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訓練方法探索

2022-05-03 18:48:04 字數 2805 閱讀 1467

摘要:隨著2023年我國羽毛球選手林丹在倫敦奧運會羽毛球男子單打決賽中的獲勝,羽毛球這項運動再次在我國「火」了起來,有關羽毛球的訓練方法與手段也再次廣得人們的關注。對於羽毛球運動員來說,正確的訓練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訓練方法尤其重要,本文將從生理、心理和技術三個方面對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訓練方法進行探索,以增強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訓練效果。

關鍵詞:少年羽毛球運動員訓練方法

1 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生理訓練方法

生理訓練包含很多內容,在此主要介紹一下運動員的耐力和力量訓練。

1.1 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耐力訓練方法

耐力是指人體在盡可能長的時間內進行肌肉活動的能力,也可以稱為抵抗疲勞的能力。①就運動訓練的角度而言,耐力主要包括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耐力兩個部分。研究發現,一般情況下,少年肌肉的發展存在不平衡發展的現象。

這一點突出地表現在乙個12~13歲未經過訓練的少年身上,他們的肌肉發展往往是不平衡的。通常發展較好的肌肉主要有背肌和大腿前面的肌群、小腿肌群和臀部肌群、屈臂肌群和四肢的內收肌群等。而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常用的肌肉的發展則相對較差,這些發展較差的肌群主要有伸臂肌群、大腿後側肌群、四肢外展肌、腹肌和軀幹的斜肌等。

另外少年的心肺功能也並未發育成熟,因此在進行耐力訓練時,教練員要根據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生理特點、運動特點、個人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訓練。

就羽毛球運動員的肌肉耐力訓練而言,有的教練員會採用輕負荷、肌肉用力相似的重複性動作結構訓練方法進行訓練,如蛙跳;有的教練員採用高強度、少重複的的訓練方法鍛鍊球運動員的耐力素質,但考慮到少年時期運動員的肌肉發育主要以增長長度為主,肌肉纖維較為纖細,肌組織中的蛋白質、無機鹽等含量較少等特點,因此很容易疲勞,所以在進行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耐力訓練時,適宜選擇動作結構相似、輕負荷、快速間歇和持續訓練相間的訓練方法。

1.2 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方法

力量是運動員在運動中身體肌肉發力的能力,它是一切運動素質的基礎,是羽毛球運動員的一項重要素質。發展力量素質對人體的形態結構、能量代謝、神經系統調節能力的改善都有積極影響。力量素質有助於其他各項素質的發展,它可以更好地幫助身體克服地心引力,從而更快地完成移動和擊球動作。

力量素質的發展與神經系統和肌肉的生長、發育有密切關係。肌肉橫斷面積的大小,與肌肉收縮時產生的肌力大小有直接關係。肌肉橫斷面積越大,收縮時產生的力量也就越大。

少年時期,由於神經系統、骨骼、肌肉發育還不成熟,他們的力量素質也相對差一些。

因此,根據運動員的不同的身體素質、年齡階段,需要制定相關的力量練習方法。一般情況下,少年羽毛球運動員處於訓練的初始階段,他們的力量訓練重點以全面性的基礎力量素質訓練為主,以便為全面身體素質的提高創造條件。隨著身體發育和運動水平的提高,力量素質訓練重點可突出專項性,加強羽毛球運動專門性力量的訓練,在循序漸進中逐漸增加訓練的強度。

2 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方法

統計發現,當前少年羽毛球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幫助其消除競賽心理障礙,下面對其進行介紹。

要想幫助少年羽毛球運動員消除競賽心理障礙,就必須先了解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心理特徵,只有掌握了他們的心理特徵,才能夠依此為據,採用適宜的訓練方法。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7~12歲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心理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正處在由較低的心理活動過程向高階心理活動過程過渡發展的階段。他們的心理已經逐漸形成自身獨特的個性特徵,但具有較強的可塑性,自我調節能力較差,表現為半成熟半幼稚,容易受到他人態度的影響。

此外,少年羽毛球運動員大多具有較低的羽毛球水平與旺盛的羽毛球運動精力,對家長、教練員的依賴性較大的同時也要求自身的獨立性,有很強的衝動性的同時也有了一定的自覺等心理特點。總體而言,即少年運動員的心理並未發育成熟,處於這一階段的運動員,對新穎、多樣的訓練方法興趣較大,也容易被一些新鮮事物吸引。同時情緒波動較大,很容易大喜大悲,這種情緒很容易造成他們競賽心理障礙的產生。

針對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賽心理障礙的產生原因,教練員可以從賽前、賽中和賽後三方面入手,訓練運動員消除競賽心理障礙。

就賽前訓練而言,教練員在賽前應先制定合理、科學的訓練計畫,並將運動員的心理變化和心理狀態考慮到計畫中,即合理運用心理訓練方法進行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賽前訓練。具體方法如注意力轉移、自我暗示、**調節、表象重現等,幫助減少運動員的心理壓力。

就賽中訓練而言,運動員自進入賽場開始準備活動起,其心理狀態就對比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運動員在賽中應保證有一定的興奮點,同時也要輕鬆自然,要對自己有信心的同時也要給對手施加一定的壓力。另外,賽場上的情況千變萬化,需要運動員時刻做到審時度勢,這就需要其有穩定的心理狀態,這就需要運動員有很強的心理素質。

一般情況下,賽中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方法主要有放鬆訓練法、想象訓練法、自我暗示訓練法、注意力集中訓練法、模擬訓練法等。

就賽後而言,教練員應在比賽結束後,對運動員進行適當的恢復訓練,即運用各種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幫助運動員消除精神疲勞,使其恢復精神活力。

3 少年羽毛球運動員技術訓練方法

3.1 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握拍訓練方法

每個羽毛球技術動作對握拍和指法都有不同的要求,從不同角度擊球或擊出不同路線的球也要相應使用不同握拍法。只有符合解剖學原理,易於發動並符合動作一致性和突變性的需要,才是合理的握拍法和技術動作。對少年運動員而言,常見的握拍訓練方法有對牆擊球訓練、徒手揮拍訓練等。

3.2 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擊球訓練方法

擊球是羽毛球運動十分重要一項技術,它包括擊高遠球、扣殺球、擊吊球、抽球等,對少年運動員而言,常見的擊球訓練方法有擊固定球訓練、多球訓練、對牆擊球訓練、兩人對擊訓練等。

參考文獻

[1] 餘曉.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賽心理障礙及訓練方法[j].湖北體育科技,2009.

[2] 張寧,黃禎耀,張李飛,等.**羽毛球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方法[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研究生**專刊,2010.

[3] 楊強益.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耐力特點及其訓練[j].中國體育科技,1994.

網球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方法

摘要 乙個優秀的網球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本文闡述了速度與靈敏性素質 力量素質 耐力素質 柔韌性素質在網球運動中的作用及其訓練方法 在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基礎上,通過加強自己的身體素質方面的練習,提高身體素質,以達到最佳擊效果。關鍵詞 網球 運動員 身體素質 發球訓練 0.引言 目前世界網球發...

足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訓練方法及手段

在闡述體能訓練與身體訓練的區別的基礎上,提出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內容。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基本內容主要有力量素質訓練 速度素質訓練 運動耐力訓練及心理機能訓練。目前世界足球發展的趨勢是技術越來越全面,戰術越來越靈活多變,場上運動員分工越來越不明顯,對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水平的要求非常高,運動...

短跑運動員訓練新理念心理訓練方法

摘要 我們在長期的一線工作中發現 許多體育老師在代表隊訓練中,秉持的還是傳統的訓練理念與方法,很不重視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所以,很難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為此,本人就怎樣引入現代短跑研究成果?怎樣加強運動員的心理歸因訓練?等問題進行了研究。並取得了較好的訓練效果。關鍵詞 中學生 短跑訓練 最新成果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