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天氣多變如何減衣不感冒

2022-05-08 04:48:04 字數 1070 閱讀 6765

一場寒潮來,幾多咳嗽聲。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冷暖難測,一天之內天氣都有可能發生急劇變化:有時早晨是春寒料峭,冷氣逼人,中午又陽光乍現,春風送暖,但到了夜間就可能寒流突至,氣溫驟降。

因此,春季衣著單薄很容易感受春寒引發疾病,應不忙減衣。

早春切莫薄、透、露

每年的初春時節,風濕病人都會明顯增多,天氣的潮濕和風寒是其主要發病誘因。俗話說「春捂秋凍」,在這種由冷轉暖的天氣裡應該特別注意保暖和防潮,尤其是足部和腿部要穿得更暖和些。

「寒從腳起」,下半身多穿一條褲子甚過於上半身多穿兩件毛衣。有些愛美的女士迫不及待地穿起了漂亮的裙裝,這也不利於健康,早春薄、透、露的代價往往是發冷、發燒、咽痛,而膝關節也受害,它是最容易受風寒侵襲的關節部位。對於沒有風濕病的人來說同樣應該保暖,許多風濕病人的首次發病就是因受了風寒引起的。

減衣之道:

把握4個「春捂」指數

隨著醫療氣象學的興起,科學家對春捂有了許多更科學、更具體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供人們在實踐中便於「操作」的資料,姑且稱它是春捂指數。

該捂的時機

冷空氣到來前1~2天。醫療氣象學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

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在冷空氣過境時也會驟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台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再晚便是雨後送傘了。

該捂的氣溫

15℃是臨界溫度。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該捂的訊號

日夜溫差大於8℃。春天的天氣,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剎那間則可能寒流湧動,「花開又被風吹落」,讓你回味冬日的肅殺。面對「孩兒臉」似的春天,你得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

而何時加衣呢?現在認為,日夜溫差大8℃時是該捂的訊號。

該捂的時間

7~14天恰到好處。捂上身的衣衫,隨著氣溫回公升總要減下來。而減得太快,就可能出現「一向單衫耐得凍,乍脫棉衣凍成病」。

醫學家發現,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即使此後氣溫回公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者或高齡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體才能適應。減得過快有可能凍出病來。

多變的天氣

知識目標 學會閱讀天氣預報中的衛星雲圖和城市天氣預報圖。識別天氣預報中常見的天氣符號所表示的天氣現象。了解空氣質素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能力目標 初步學會閱讀天氣預報中的衛星雲圖和簡易的天氣預報圖的技能。養成收聽 收看天氣預報的良好習慣。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識人類生產 生活與天氣的關係,提高...

多變的天氣教學反思

開陽二中涂明鳳 2015.10.29 本節內容主要講述了 天氣及其影響 以及 明天的天氣怎麼樣 兩個框題,教材緊貼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天氣及其影響 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能夠判讀天氣預報圖包含的天氣資訊是本節課的重點,熟悉常用的天氣符號,閱讀分析天氣預報圖,是中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所以本課堅...

多變的天氣教學反思

多變的天氣 是人教版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由 天氣及其影響 明天的天氣怎麼樣 和 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 三部分組成。在師生的共同交流 學習中,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順利達成,回顧本節課,有成功之處,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下面將本節課的教學體會作以下總結。成功之處 本節課根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