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體工藝設計說明書

2022-05-17 01:31:53 字數 2802 閱讀 9484

第1章零件分析

1.1零件作用

缸體是發動機中最大的單獨式部件,它基本上是乙個金屬體,其主要作用是潤滑和冷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該部件被製造成既有汽缸又有油道和水道網。

1.2設計任務

本次的設計任務是缸體的工藝設計,而根據課程設計任務要求,為了能準確的表達設計的理念和思想,且清楚順利的完成本次缸體的工藝設計,特將設計任務分成一下四個部分:

1.零件圖1份

2.毛坯圖1份

3.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綜合卡片1份

4.說明書1份

一、零件圖

該零件的零件圖見圖1—1

圖1—1 零件圖

二、 毛坯圖

由於缸體毛坯為鑄件,毛坯最小加工餘量為3mm~5mm,故選擇加工餘量為5mm。根據主要加工表面的選擇和定位基準的確定,在主要加工表面上增加加工餘量,畫出零件毛坯圖。

該零件的毛坯圖見圖1—2

圖1—2 零件的毛坯圖

三、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綜合卡片(見附錄)

1.3主要加工表面

主要加工表面是根據零件圖上的粗糙度要求確定的,粗糙度要求比較高的表面均需要加工,所以有以下5個主要加工表面;

1.端麵通過先粗銑後精銑的工序使其達到1.6的精度要求

2.內圓經過粗鏜、半粗鏜、精鏜的工序使其達到6.3的精度要求

3.錐孔內表面通過先粗銑後精銑的工序使其達到3.2的精度要求

4.底面通過粗銑直接使底面精度達到12.5

面在鏜床上加銑刀銑表面e使其達到12.5的精度要求

1.4確定定位基準

選擇合理的加工工藝基準,直接關係到能否保證零件的加工質量。一般來說,工藝基準可以分為粗基準和精基準。

1.4.1粗基準的選擇

粗基準的選擇原則:

a.對於同時具有加工表面和不加工表面的工件,為了保證不加工表面與加工表面之間的位置要求,應選擇不加工表面為粗基準。

b.對於具有較多加工表面的工件,在選擇粗基準時,應考慮合理的分配各表面的加工餘量。

c.粗基準應避免重複使用。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準通常只允許使用一次,以免產生較大的定位誤差。

對於上線的毛坯,其粗基準的選擇尤為重要,如果粗基準選擇不合理,會使加工餘量分布不均勻,加工面偏移,造成廢品。所以根據以上3個原則,在本次缸體的工藝設計中,採用f面為粗基準,因為該面不需要加工且不影響加工餘量的確定

1.4.2精基準的選擇

精基準的選擇原則:

a.基準重合原則採用設計基準作為工定位基準稱為基準重合。

b.基準統一原則在工件要求中盡可能地採用統一的定位基準稱為準統一原則。

c.自為基準原則當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餘量小而均勻,應選加工表面本身作為定位基準。

對於缸體來說,根據以上原則,選擇 「一面兩孔」為全線的統一基準。即底面和底面上的成對角線的兩個孔作為定位基準。

1.5 工藝規程的制定

1.5.1 確定生產型別

由生產型別的規範表、零件的年生產綱領為輕型機械所、中批生產,所以初步確定工藝安排為:加工過程劃分階段;工序適當集中;加工裝置以通用裝置為主,大量採用專用工裝。

1.5.2確定工藝路線

一、確定毛坯的製造形式、加工階段的劃分

確定毛坯種類:零件材料為ht150。考慮到缸體零件的工作場合及其在工作過程中的受力,在執行過程中受到的衝擊力不大,零件結構也不複雜,生產型別為中批生產,所以選擇鑄件毛坯。

查《機械製造工藝及裝置設計指導手冊》,選用缸體的鑄件尺寸公差等級為it9級。

二、加工階段的劃分

根據缸體的加工表面要求,將加工階段分為粗加工階段、半精加工階段、精加工階段。

三、加工原則:

1、基面先行原則首先加工基準面:底面

2、先粗後精原則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後安排精加工工序

3、先主後次原則先加工主要加工表面,後加工次要加工表面

4、先面後孔原則先加工面,再加工孔

5、工序集中原則盡量選擇集中在一道工序一次裝夾完成全部加工內容的方案

四、工藝流程路線

工序1、鑄造毛坯 (預鑄孔為30 材料為灰鑄鐵)

工序2、人工時效

工序3、粗銑b面通過粗銑,使其達到12.5的精度

(因為b面將是整個加工過程的基準面,所以安排在第一道工序,以保證之後的加工精度要求)

工序4、鑽b面孔4x 9 擴孔至15深9 2x 4圓錐孔配作

(因為工序採用「一面兩孔」為定位基準,其中兩孔為b面上成對角線的兩個孔,為了保證該零件各個部分的位置精度,所以

該工序應放在前面)

工序5、鑽d面通孔2x 6 擴孔至2x 9.6 孔口倒角1x45 °

工序6、鍃d面孔2x 24深2

工序7、工螺紋孔2xm12

(根據工序集中原則,可將上述3個工序集中在同乙個組合工具機上一次完成)

工序8、粗車----半精車c面

(在加工c面大孔之前應先對c面進行加工,使其達到6.3的精度要求,以確保孔的位置精度)

工序9、粗鏜---半精鏜---精鏜 c面孔35h7

(該表面為主要加工表面,應在各個基準都加工保證精度之後,再加工,以保證其位置和尺寸精度)

工序10、粗銑e面

(該表面精度要求為12.5,因其位置比較特殊,故在鏜床上安裝銑刀對其進行加工,粗銑後達到12.5的精度要求)

工序11、鑽c面孔6x 4.8 深14 工螺紋孔6xm6深16

(最後加工螺紋)

工序12、檢驗

參考文獻

[1]黃鶴汀.機械製造裝備, 機械工業出版社,2023年.

[2]吉衛喜.機械製造設計,機械工業出版社,2023年.

[3]李益民.機械製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23年

[4]李益明.機械製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023年.

工藝設計說明書

課程設計說明書 課程名稱機械製造工藝學 設計課題車床撥叉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班級姓名 學號年月日 課程設計任務書 機械工程系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學生姓名班級學號 課程名稱 機械製造工藝學 設計題目 車床撥叉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設計內容 1 產品零件圖1張 ...

機械工藝設計說明書

機械製造術 課程設計說明書 班級 學生姓名 學號 指導教師 2011 年 7 月7 日 目錄1.零件分析3頁 1.1 零件作用分析3頁 1.2 零件工藝分析3頁 1.3零件的生產型別4 頁 1.毛坯的選擇4 頁 2.1選擇毛坯4頁 2.2確定毛坯尺寸及公差4 頁 2.3設計毛坯圖6 頁 1.工藝規程...

連桿工藝設計說明書

專業課程設計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連桿加工工藝說明書 班級 機制二班 姓名學號 教師山東大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研究所 2012年12月30日 目錄柴油機連桿的加工工藝 3 1.1 柴油機連桿的用途及其特點 3 1.2 連桿的的材料及毛坯製造 3 1.3 連桿的加工工藝過程 4 1.3.1 連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