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果園管理

2022-05-18 07:57:04 字數 2810 閱讀 7190

第一節土、肥、水管理

一、果園土壤管理(一)樹盤和株間的土壤管理 1.刨樹盤:(樹盤即樹冠投影範圍)在秋季上凍前刨一遍樹盤,刨土深度為10-15cm,在樹幹附近可淺些,較遠的地方深些。

在成齡的果園裡,以樹冠為直徑,在株間刨成帶狀,再結合行間耕翻,達到全園鬆土。 作用: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地下水分,提高土溫,增加土壤的通氣性,切斷一部分表層根系,促使根系不深入下層,防止雜草生長。

2.樹盤和株間覆蓋:利用雜草、綠肥作物的秸稈等材料覆於樹幹周圍或呈帶狀覆於株間,厚約10-15cm。

作用:可減少地面水分蒸發,提高土壤濕度,調節土溫,防止春旱,防除雜草,促進新根活動,覆蓋物腐爛後,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二)幼齡果園的行間利用樹小根狹,可實行果蔬、果糧、果藥、果薯、果苗間作,注意應在樹冠外的行間進行,不可距樹體太近。

間作作物的要求:植株矮小,經濟價值高,能提高土壤肥力,不與果樹爭奪營養和水分,與果樹無共同病蟲害。三、成年果園土壤管理進入盛果期應停止間作。

1.清耕法:經常耕作,使土壤保持疏鬆通氣。

一般秋季深耕,春夏多次中耕。優點:短期內可顯著增加土壤有機態氮,除雜草、保肥、保水作用。

缺點:長期採用會使土壤有機質迅速減少。2.

生草法:即果園內適當栽培或保留一定數量的草。優點:

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有效養分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同時還可以保護表土不被沖刷。缺點:長期生草易使表層土壤板結,影響通氣,與果樹爭奪水分和養分。

生草方式有人工種草和自然留草兩種。

3.清耕覆蓋法:清耕覆蓋法在果樹需要肥水最多的生長前期保持清耕,後期或雨季種植覆蓋作物,待覆蓋作物長大後,適時翻入土壤作綠肥,這種方法叫做清耕覆蓋法。

這種方法兼有清耕法、生草法的優點,減輕了二者的缺點。是一種較好的土壤管理方法。二、果園施肥

(一)常用肥料的種類及特點1.有機肥料:通常作基肥,也可與適量的無機速效氮肥混合施用以加速有機肥的分解,是綠色食品生產的主要用肥。

有機肥的特點:(1)養分豐富,肥效長,逐漸供給果樹生長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大量的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機質供果樹吸收利用。

(3)增加腐殖質,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力,形成土壤的團粒結構。(4)調節土壤溫度,減輕凍害。

2.無機肥:特點是肥效發揮快、易吸收,但是肥效持續時間短,通常做追肥。

種類:p583.菌肥:

是人工培養的微生物肥,常與有機肥製成混合製劑。主要特點是促進有機肥分解,有利於植物的吸收利用。主要應用在綠色食品生產中。

(二)綠肥:直接施入土壤、池塘中或經堆漚作肥料用的綠色植物或用作肥料的綠色植物體。既改良土壤,又經濟利用土地,節省勞力,收效大而快;沙荒坡地上可防風固沙,保持水土。

由於對土壤理化性質的改善,所以果樹根系發達,新梢生長期良好,花芽多,坐果率高,單果生,產量高,果實含糖量高,硬度大,耐貯性提高,爛果率降低。(三)施肥的時期1.基肥:

以有機肥為主,以秋季施用為宜,這時正值根系第二次生長高峰,傷根容易癒合,可促發新根,肥料有充分的時間分解,部分肥料吸收後能增加樹體內養分積累,提高樹體的越冬能力和抗寒性。2.追肥:

以基肥為基礎,依據樹體生長發育不同時期對肥料需要的特點和營養元素的需求,追施速效肥來滿足果樹生長發育的需要。目前,生產上對成年結果樹的追肥主要是在以下時期:(1)萌芽前追肥:

適於弱樹、結果量大的樹。若樹勢強旺且基肥數量充足則不宜施肥。(2)花後追肥:

可促新梢生長,擴大葉面積,提高光合效能,減少生理落果。但氮肥量不宜過多。(3)果實膨大和花芽分化期追肥:

提高光合效能,促進養分積累,有利於果實肥大和花芽分化,既保證當年產量,又為下一年結果打下基礎。(4)果實生長後期追肥:重點針對結果多的晚熟品種,以解決大量結果造成樹體營養虧缺和花芽分化的矛盾,既有利當年產量,又促進花芽分化,但注意不能過量。

(四)施肥量依據樹種、品種而不同。大樹量多,幼樹量少。 1.

田間肥料試驗: 注意n、p、k比例。例如:

蘋果幼樹1︰2︰1,結果樹2︰1︰2;梨樹1︰1︰1。 2.參考當地果園的施肥量:

p59(五)施肥方法 1.土壤施肥應將肥料放入根系分布的土層內,便於吸收和發揮最大肥效。一般將有機肥施在距根系集中分布層稍深、稍遠處,以誘導根系向深、廣區域發展。

其中n肥可淺施,而p、k可深施。(1)環狀施肥:在樹冠外圍稍遠處挖環狀施肥溝,寬30-40cm,深30-45cm。

適於幼樹。(2)放射狀施肥:以樹幹為中心,距樹幹1m以外,由淺漸深挖放射狀溝4-8條,溝的裡端寬30cm,深20-40cm,內窄外寬,內淺外深。

適於盛果期大樹。(3)條溝狀施肥:在果樹行間、株間或隔行開溝施肥,挖橫向或縱向長條溝,坡地只能順等高線橫向挖溝。

(4)全園施肥:將肥料均勻撒於地面結合中耕施入土中,深約20-25cm。適於施肥量大的成齡果園和密植果園。

(5)穴狀施肥:在樹冠以內,均勻挖直徑20-30cm、深30-40cm的施肥坑10餘個,施入。適合新地果園或庭院果樹。

2.根外追肥(葉面施肥):簡單易行,用肥量少,發揮作用快,可及時滿足果樹的急需。

應在無風晴天下午15︰00後或上午10︰00前進行。p60三、果園灌溉(一)灌溉時期根據不同時期及土壤墒情進行。1.

開花前期:有利於新梢生長、葉面積擴大、增強光合作用、促進開花坐果有積極作用。2.

新梢生長和幼果膨大期:是對水分需求量最大的時期。

3.果實迅速膨大期:既是果實聲帶生長期,也是花芽大量分化期,不能缺水。

4.果實採收前後和休眠期:土壤中有足夠水分時有利於肥料的分解,有利於果樹第二年春季的生長,也利於果樹越冬。

(二)灌溉方法1.地面灌水:簡單易行,但耗水量大,且灌溉不均勻,易造成土壤板結。

2.設施灌溉:省水、省工、保土保肥,受環境影響小。

(1)噴灌:p61(2)滴灌:p61四、作業

p69第1 、2、3、4、5

第四章績效管理

第一節績效考評指標與標準設計 第一單元績效考評指標體系設計 一 簡答題 1.採用問卷調查法設計績效考評指標體系的具體步驟有哪些?14分 2.簡述績效考評指標體系設計的程式以及績效考評標準的設計原則。12分 二 參 1.採用問卷調查法設計績效考評指標體系的具體步驟有哪些?14分 p326 327 採用...

第四章績效管理

4 自我考評 能充分調動被考評者的積極性,但受到個人多種因素影響,使其有一定的侷限性,佔10 左右。5 外部人員考評 能較客觀公正地參與績效考評 但很可能不大了解被考評者的能力 行為和實際工作的情況,使其考評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在設計績效考評的方案時,在被考評者明確的情況下,具體考評者由哪...

第四章績效管理

1 績效管理系統設計的基本內容 績效管理制度的設計和績效管理程式的設計。績效管理制度是企業單位組織實施績效管理活動的準則和行為的規範。績效管理程式的設計又有管理的總流程設計和具體考評程式設計兩部分。2 企業績效管理包含哪五個具體階段,每個階段的工作內容和實施要點。1 準備階段。1 明確績效管理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