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學生在語境中體會詞語的意蘊

2022-05-22 08:06:08 字數 764 閱讀 2757

作者:王軍

**:《教育教學論壇》2023年第45期

摘要:本文以語境理論為基礎,提出了小學詞語教學的策略,以期對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深入研究和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有所啟示。

關鍵詞:詞語理解;領悟含義;內化詞語

詞語理解是閱讀教學的乙個重要內容。學生對詞語的理解需要在不斷的閱讀訓練中、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去體會,逐漸增強理解詞義的能力。因此,詞語教學必須走出「就詞解詞」的誤區,重視詞語教學的呈現方式手段——在語境中學習,將詞語融入到特定的語境之中,在具體語境的分析、理解中準確把握詞語的內涵意義,深刻體會詞語的深層意蘊,讓學生一接觸詞語就建立深刻的感知印象,以便隨時被啟用提取。

一、讀中體會,領悟含義

朗讀是一種複雜的心智過程,它有助於幫助學生加深對詞語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並且在情感體驗的昇華中形成和發展語言。因此,讀中求解是領悟詞語含義的一種好方法。學生朗讀時,通過表面的語言文字,腦中閃現其情境,進入特定的情感世界,繼而用有聲語言表達出來,在頭腦中再現它那難以言傳的詞語的美妙意境,在讀中體會和理解詞語的深刻內涵。

如,教學《二泉映月》一文中描寫二泉月夜的八個詞語「茫茫月夜、如銀月光、一泓清泉、靜影沉璧、流水潺潺、蜿蜒而來、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時,我通過讓學生沉入語境,反覆朗讀,讀著讀著,這些詞變成了一幅充滿詩意的畫,變成了一首夢幻般的詩,將學生帶進了清幽的二泉池邊,學生沉浸在如銀月光中,流連於一泓清泉畔。這樣,通過引導學生品讀,想象畫面,感受美景,由美景引發出至情,情景交融,從而感悟其優美而深邃的意境,自然體會了其含義,這比空洞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使學生不僅理解了詞語,而且在無形中培養了語言感受力。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

作者 王炎萍 小學教學研究 2013年第11期 活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方式,學生在活動中感受 認識世界,在活動中體驗 理解數學。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我深刻地感受到如果將學生置身於活動情境中來學習數學,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而且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理解 ...

讓學生在遊戲中體會學習的快樂

興趣是行為驅動系統中最現實 最活躍 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通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藝術來激發,因此教師要善於抓住教學環節的一切機會來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 學生有了興味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情,所以 學 和 樂 是不可分離的。在我們身邊,可能有厭倦學習的孩子,...

讓學生在多樣化數學作業中體會快樂

作者 盛天文 中學生數理化 教與學 2014年第06期形式單一的數學作業容易抑制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抑制學生的好奇心 求知慾 創造性,不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教學呼喚多樣化的數學作業,設計開發出多種形式的數學作業,是一線數學教師落實課標精神的義務.這需要每個教師細挖教材內容,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