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語文預習

2022-06-05 09:48:04 字數 903 閱讀 8835

語文預習是一種複雜的智力活動,是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它需要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課文,去開展觀察、識記、聯想、想象、辨析、比較、綜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動,去鍛鍊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說,預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在已獲得知識能力的基礎上,在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指導下,利用各種學習條件和途徑,有目的、有計畫地主動學習新知識的過程。預習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更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

但如今,提起語文預習,有的學生認為太簡單了:不就是讀讀課文嗎?是呀,預習離不開讀課文,但是,單純的讀一兩遍課文是達不到預習目的的。

大部分學生把預習理解為對課文的通讀和瀏覽,卻不動腦分析。這時教師的正確引導,對學生的有效預習就顯得非常重要。那麼,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文預習呢?

一、引導學生養成自覺預習的習慣

習慣的形成,首先要有內驅力,在心理學上,這種內驅力稱之為動機。我們知道,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筆者常採取以下方法刺激學生形成自覺預習的內驅力。

1.利用好勝心理。在初始階段,教師要給學生布置一些預習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借助這些問題,學生基本上能搞清課文內容,但是對主觀性較強的題目,他們很難有把握。在聽課的時候,他們急於想知道自己的解答到底做對了沒有,急於和別人一比高下。在課堂上,優秀的教師會進一步挑起學生的這種急切心理和好勝心理。

例如,劉謙式的:見證正誤的時刻即將來臨;又如,張三李四,誰又技高一籌,答案能使多數同學滿意呢?利用心理手段,不僅刺激了學生的預習積極性,而且能促使他們課堂上更加集中精神。

2.巧妙設定懸念。關注謎底是人性的共同弱點,否則劉謙也不會紅遍大江南北,因為大家都知道魔術是假的。

「投入水中的東西會漂走,風中的東西會被吹走,埋在地下的東西怎麼也會走呢?」在教學《科里亞的木匣》之前,我這樣對同學們說。帶著這種懸念,學生的預習效果明顯提高。

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文預習

預習是上好語文課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成功與否,是要看學生最終能否離開教師自己去讀書 作文,做好課前預習不僅能提高聽課效果,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現在北師大版的教材,容量大 密度大 難度也大,幾乎是天天都有新內容。在這樣密度大時間緊的情況下,預習...

怎樣指導小學生做好語文預習

摘要 預習對於每一位老師和學生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事情。學生預習是否充分,對課堂教學能否取得好效果尤為重要。良好的預習習慣,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著重從 看 查 想 畫 問 寫 六個方面來闡述怎樣指導小學生正確預習。關鍵詞 預習 充分 正確...

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朗讀

1 教師要重視朗讀,加強指導。語文教學大綱 明確指出,應重視朗讀,教師的朗讀要起示範作用。教師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以喚起學生朗讀的慾望。這就需要老師有過硬的朗讀水平,老師富有表情的朗讀多了,學生才會讀出豐富的情感,老師也才能正確的指導 點撥學生,從而激發起學生朗讀的慾望。只有通過教師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