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給老師的一百條建議》有感

2022-06-07 21:42:03 字數 1315 閱讀 9596

《給老師的建議》讀後感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我從中受益匪淺,讀著他的《給老師的建議》一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憂解難,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

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當我在忙中偷閒的時候,我常常會開啟電腦上一會網,我何時想過讀書呢?當在教學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常常會臨時抱佛腳去翻閱一些資料,也是在這個時候我才會覺得知識的缺乏,我才會對自己不經常閱讀進行指責,但過了又忘記了,又會給自我找一些不閱讀的理由:

「工作太忙了,事情太多了。」看了教育理論家的話,我不禁感到慚愧。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學科中,使教材裡包含的那點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今日讀一點,明日讀一點,日復一日,這無數的書就可以從你眼前消失,成為你思想的一部分,從你心裡流淌出來的,當哪一天你用到它的時候,你就可以做到「下筆如有神了」。

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不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明白了這樣的道理,我就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

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面對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面對新時代的學生,要做一位好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公升自身素質,需要我們老師有較好的心理素質來適應這個多彩紛繁的世界。他告訴我們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很簡單,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

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書。

持之以恆的讀書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老師的時間從那裡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這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常我也是這樣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各小時擠的滿滿的:

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給學生談心等,還要抽出時間搞教研;下班回家還要忙家務。可是教師的時間到底從**來呢?帶著這樣的問題和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

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天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

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扣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有感

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呢?俗話說 活到老,學到老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為乙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 精神底子 我們不要抱怨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不要將精力付諸於疲於應付上,...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有感

徐州市蘇山初級中學孫秀麗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書中每一條都談乙個問題,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既有生動的現實作為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給予合理的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它讓教師明白了乙個道理,原來學生該這樣教。在看過 給教師的建議 這本書之後,帶...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有感

這次我有幸拜讀蘇大師的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在最近幾天的學習中感想很多,現將部分感受在此談談。在蘇霍姆林斯基的 關於寫教師日記的建議 中寫道 那種連續記了10年 20年甚至30年的教師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每一位勤於思考的教師,都有他自己的體系 自己的教育學修養。對於這句話,無可厚非。經過十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