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2022-07-12 12:12:02 字數 4697 閱讀 3838

葉聖陶先生也對作文教學發出過這樣的感慨:「我當教師,改過學生的作文不計其數,得到了深切體會:徒勞無功。」 反饋原理何以對作文教學失效?

用最具歷史底蘊、文化內涵的漢字記錄生活,表達喜怒哀樂,溝通資訊、宣洩情感,這就是寫作。寫作是精神享受,寫作是快樂的,然而,有幾個中學生能「寫著並快樂著」?癥結又在**呢?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引導他們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並隨時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提高學生認識生活的能力。」面對新課程改革,面對當前作文教學的盲目、低效,促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現有的作文教學模式,反思我們的作文教學行為。

長期的應試教育催生了「應試作文」這一畸形產物,打擊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他們視寫作為洪水猛獸,普遍存在怕寫作文的畏懼心理和厭煩情緒,為寫作而寫作,當寫作成為公升學工具,自然也扭曲了作文的本質屬性。那麼,廣大一線教師是否也有必要對自己的作文教學進行深入反思呢?

眾所周知,作文教學通常可分為引導、習作、批改和評講四大環節,批改與講評即為作文教學的反饋環節。我認為,長期的作文教學效益不高、學生作文水平低下的癥結正是長期以來我們對作文反饋,尤其是作文評講環節的輕視所致。

一、當前作文教學現狀的分析

(一) 望而生畏,心存疑懼。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是語文教

學和改革的重要課題,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難中之難」。作文教學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涉及字、詞、句、篇、語法、修辭、邏輯、結構等諸多因素,實施起來難度高,難以找到突破口;作文反饋工作量大、費時,許多教師對作文反饋望而生畏,心存疑懼,有「吃力不討好」的思想作祟,導致教學上的無所作為,往往認為作文指導跟不指導乙個樣,講評與不講評沒區別,於是,或作文反饋浮光掠影,或作文評講蜻蜓點水,甚至放任自流。

(二)定位失誤,本末倒置。許多教師也開展作文反饋,但在處理引導與習作、批改與評講上——尤其處理批改與評講關係時,定位產生偏差,甚至存在本末倒置現象:重視寫前指導,輕視寫後反饋;重視作文批改,輕視作文評講。

對評講環節的忽視,導致作文批改的「徒勞無功」,自然不難理解。

作文是學生的創作,教師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進行作文批改,面對學生習作中流溢的思想和豐富的教育教學資訊,輕描淡寫,了了數語以蔽之,不啻是對作文教學「資源」的最大浪費。

(三)方法單一,「主體」缺位。不少教師也意識到作文評講的重要性,但評講往往停留於形式、表面,不能從學生習作中獲取有效資訊,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利用。缺乏對作文反饋系統性、完整性的認識;缺少作文講評課明確的各階段達成目標和方法:

作文反饋粗放,「概而括之,籠而統之」;作文講評缺乏序列性、專題性,「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往往幾篇好作文當堂一念,萬事大吉。

此外,作文評講課「主體」意識淡薄、「主體」參與缺位。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學生缺少對自己「創作」的發言權。新課程標準注重對學生的人文尊重和民主教學氛圍的創設,「以學生為本」是搞好初中作文教學的基本原則,如果缺乏「主體」意識,作文反饋成「一家之言」,作文評講課成「一言堂」,其結果必然事倍功半。

如果說作文「引導」環節相對比較空洞、乏味,作文評講則建立在眾多鮮活的學生習作材料基礎之上,作文講評課往往學生最喜歡,也最易激發其對寫作的濃厚興趣。教師應演好「學習活動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充分利用好作文評講這一重要反饋環節。

我認為,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理念,聚焦作文反饋,以作文評講作為作文反饋教學切入口,使之擔綱起逐步改變當前作文教學不如意現狀、切實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重任是完全可行的。

二、改進作文教學的基本策略與思路

寫作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選材立意、篇章結構、語法修辭等諸多要素,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講評方式的規範和創新,但又不是僅靠作文評講就能一勞永逸解決的,這就要求作文講評課應做到「四個結合」,即:閱讀教學與寫作評講相結合,寫作理論與評講實踐相結合,課內評講與課外訓練相結合,批改、講評與作文修改相結合。

(一)閱讀教學與寫作評講相結合。語文教材的課文多是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入選新教材的課文則更具「人文氣息」和「時代精神」,更貼近學生的思想認識實際。閱讀這些作品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這些佳作也是學生進行寫作時可供借鑑、模仿的優秀範例。

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寫作,評講的最終目的也是寫作,兩者並行不悖。作文評講應將閱讀課文和寫作講評緊密聯絡起來,閱讀課上有寫作知識的介紹,作文評講注重知識遷移,將閱讀課文裡的寫作方法和作文技巧——構思立意、篇章結構、譴詞造句等,遷移到習作中去,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二)寫作理論與評講實踐相結合。語文教材(老教材)的「表達」部分,有豐富的寫作理論知識的闡述,一方面,作文評講要理論聯絡學生實際,將學生習作與作文理論知識有機結合——語言的運用、條理的安排,內容的選擇與處理、中心的表達等;另一方面,寫作與漢語知識中詞性、單句、複句、修辭等緊密相連。作文評講應注意教材中寫作理論、語法知識等的靈活運用,做到學以致用,「溫故而知新」。

(三)課內評講與課外訓練相結合。雖然一節作文評講課的時間是有限的,但學習的課堂是廣闊的,不受時間和地點侷限。作文評講應將教師的課堂講授與學生的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提倡學生多讀課外作品,包括優秀中學生習作;重視日常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動筆習慣,如寫日記、隨筆等,可嘗試讓學生課外摘抄、評點中學生優秀作文或者「名家作品」的方式,將教師課堂評講和課外學生點評相結合,提高學生對優秀作品的鑑賞能力,為己所用,從而通過作文評講,使學生在薰陶和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寫作能力。

(四)批改、講評與修改相結合。批改是評講的前提,修改是評講的目的。作文評講一方面可使學生少走彎路,避免再現別人寫作時所犯錯誤;也可使其借鑑同齡人習作的立意構思、方法技巧等。

作文的修改也是寫作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應與評講目標、內容統一,可在作文評講基礎上,嘗試自改、互改,改寫、仿寫等評講與修改結合的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創作」熱情,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樣的作文評講才更有效。

那麼,如何規範我們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的作文反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是怎樣的?何以通過作文評講展開作文教學並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呢?

三、改進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初步實踐。

(一)查詢問題。記敘文寫作是初中作文教學的重點,寫作中反映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選擇內容、表現中心、安排條理與語言表達等方面。如安排文章結構條理時:

開頭冗長、流水帳、老三段或首尾不能呼應,抓不住重點,不會自然過渡等;處理材料與中心方面:生活面狹窄導致內容單調;內容胡編亂造、缺乏真實性;內容不能為中心服務,中心無法通過材料體現;不清楚一篇文章只能表現乙個中心,中心分散或游移;揭露社會陰暗面,而非弘揚真、善、美,反映學生真實內心世界或反映時代主旋律等。

學生寫作能力的不足和缺陷,必然會在寫作訓練中得到反映。要全面了解全體學生及每位學生的寫作情況,必須首先認真做好作文批改工作。《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當然,作文批改也要有針對性和側重點,可嘗試教師批改、學生批改(互相批改、輪流批改、小組批改等)。每次批改,教師必須善於發現、篩選、整理、歸納出學生習作中的常見病或帶有共性的典型性問題,找準「毛病」才能「對症下藥」——為作文評講做材料上的充分準備。

(二)精選典型。作文評講建立在對學生作文進行認真批改的基礎之上。面對大量的學生習作及學生在作文訓練中反映出的個別性、特殊性問題,可通過個別指導的形式予以解決;但批改中所發現的學生作文中的常見病或帶有共性的典型問題,必須進行作文講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作文評講要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講評例文必須精選,須最具典型性。成功的例文與失敗的習作對比評講;相同題目、相同題材或相同主題的作文也可對比評講;把內容不能為中心服務的作文與材料能恰當地服務中心的作文一同評講,也可把中心分散或游移的作文與主題鮮明的作文對比講評……例文必須具代表性,且通過比較的形式,可使學生加深記憶,生動、直觀地加深對寫作知識的理解,懂得什麼是「偏題、離題」,什麼是「首尾呼應」,什麼是「詳略得當」,什麼是「畫龍點睛」……引以為鑑,切實提高寫作水平。

(三)印發例文。所謂「百聞不如一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宋代學者朱熹曾經提出,讀書要做到「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說的也是要將視覺與聽覺結合起來協同記憶。視覺與聽覺同時感知的資訊要比單用視覺或單用聽覺更全面、更深刻,也更有利於保持。

針對許多教師作文評講課上,挑

一、二篇所謂優秀作文當堂念完了事的低效或無效現象,我們必須從中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出發,尊重科學規律,講評材料(例文)盡量印發,一桌乙份或人手乙份——優秀作品可署作者姓名,問題作文則避免出現作者名姓,以保護學生寫作熱情。有效的作文教學往往是教師不自覺中的教學行為卻無意中遵循了教育科學規律。印發例文,直觀感受的方法,被教學實踐證明是提高作文反饋質量、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步驟。

(四)分項指導。 「作文講評要有明確的目的,要針對學生實際存在的問題作必要的指導。」在學生寫作訓練中反映出的問題具有多樣化特徵。

這就要求我們的作文反饋,尤其是作文評講必須進行專題的分項指導,但應該注意的是:

1、分項指導必須確定明確的各階段作文反饋目標,「瞻前顧後」,長期目標與階段性(中、短期)目標相結合。

2、分項指導要有完整的序列性。如「讓題目亮起來,讓語言美起來,讓感情真起來,讓構思巧起來,讓材料精起來 」即為一種作文分項指導的有益嘗試,有一定深入**價值。

3、分項指導注重解決學生寫作的實際問題,指向明確,目標單一,講求實效。每次重點解決乙個或幾個問題,一次評講,乙個教案,乙個主題。

4、分項指導必須注意有所為,有所不為,抓大放小,循序漸進。即使在有效寫作反饋下,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是乙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5、分項指導不能因「指導」而動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在師生互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對作文的興趣,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通過自評、互評等形式,發現、品評自己或身邊同學作品中的通病或長處,提高鑑賞能力,激發寫作熱情。

此外,資訊科技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得到廣泛運用;多**技術的普及也為我們有效開展作文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具有多重感觀刺激特點的多**教學系統與作文教學整合的方式,也更樂於為學生所接受。我們要努力學習資訊科技和多**技術,不斷提高駕馭作文教學的能力,將多**技術與作文反饋,尤其是作文評講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倡導多元化、互動式評講;尊重學生勞動,動態、辨證地評價學生作品。

關於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思考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進行交流思想和社會交際的重要手段。學生作文能力的高低體現著他們語文能力的高低,作文教學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是,現階段,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學生的寫作態度不積極,有著不良的寫作心理等。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效率呢?這是乙個值...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快樂高效思考

摘要 本文就如何才能使初中語文教學快樂高效地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如何使學生願意寫作 愛好寫作。指出,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為學生營造寫作的情境,引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要激發學生快樂寫作,寫出優秀文章,同時教會學生積累生活素材,激發學生思維。關鍵詞 作文快樂興趣生活素材 寫作是培養語文素養並且用語言文本來表...

關於初中語文教學的思考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 灌輸式 滿堂講 和機械訓練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成為影響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推進的一大障礙。要想提高語文教學,就必須注意教師 學生 課堂這些與教學密切相關的環節,用新的觀念 方式方法 態度去重新審視我們的教學。語感培養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葉聖陶先生說 文字語言的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