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縣食品衛生安全情況的調研報告

2022-07-12 18:51:05 字數 2773 閱讀 5015

為了進一步了解我縣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運**況,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推進我縣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們在寒假期間對本縣各個超市、門市部、學校等地進行了食品衛生安全情況調研。

一、基本情況

我縣農作物總播面積41.7萬畝,年生產糧食9.7萬噸,蔬菜種植面積6.

7萬畝,年產蔬菜7.3萬噸。年屠宰豬2.

5萬頭,產地檢疫2.3萬頭;牛羊產地檢疫0.3萬頭,屠宰檢疫0.

2萬頭。食品生產經營單位793戶,食品從業人員2175人。

《食品衛生法》頒布實施十多年以來,縣**對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機構,成立了由縣**分管副縣長為主任,24個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縣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健全了規章制度,制定下發了《屯留縣**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屯留縣食品安全委員會工作規則》及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縣里組建成立了衛生監督所,強化了各職能部門的職責。衛生部門加強了對食品衛生的監督檢查,食品衛生抽檢合格率為85.

46%,餐具消毒合格率85.49%。認真開展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培訓2175人,共發放從業人員健康證2175個,「五病」檢出人員52人,均調離從事直接入口的食品工作崗位,調離率100%。

取締不合格家次數1家。與此同時,縣食品藥品監督局、縣農業局、畜牧水產局、質監、經貿、工商、衛生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分工,切實加強了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和餐飲消費等環節的監管。在種植業監管方面,縣農業局督促農資經營部建立進銷貨臺帳,杜絕違禁農藥進入市場,建立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種植基地10610畝。

畜牧水產局認真做好動物疫病的防疫,加強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檢疫,進一步規範水產品養殖用藥行為;經貿局全年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28起,處理非法肉品2150公斤,加強了對定點屠宰企業的監管;縣質監局加大對食品加工企業的監管力度,落實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建檔和食品新增劑備案,備案率100%,督促業主建立進貨、包裝物、新增劑、銷售臺帳。縣食品藥品監督局積極協調有關監管部門,在做好日常監管同時,開展重大節日、「學校周邊食品的安全」、「肉品質量安全」、「餐飲業食品安全」等專項檢查和整治工作。全縣食品衛生安全總體趨好,食品消費總體安全,全年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取得了較好成效。

二、存在問題

我縣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食品流通環節經營不規範。一些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規模小,屬於「小作坊」式的生產方式,防塵、防蠅、防鼠等硬體設施達不到要求,存在交叉汙染。沒有原料處理、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

如羅氏麵包屋及農貿市場熟食加工店。熟食攤點及快餐店防塵防蠅設施流於形式。有檢查時加蓋,而在我們進行暗訪時,防蠅的紗窗基本敞開。

烤鴨加工缺乏監管,鴨源缺乏檢疫管理。校園周邊的食雜店仍有銷售「三無」和偽劣食品,如夏陽學區門口食雜店、一中門口小攤販、職中食堂超市等。這些問題的存在,給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脅。

(二)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缺失。一些鄉鎮沒有工商所,食品安全監管沒有專人負責,縣里有關部門由於人員經費不足,對農村食品安全監管不到位,一些有問題食品在農村得不到有效監管,佔全縣三分之二的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得不到有效監督。

(三)食品檢測裝置落後,且分散在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部門,食品衛生安全監管人員少,經費不足,難以滿足食品檢測工作的需要,不能及時、準確、全面檢測一些食品的基本專案。

(四)小型餐飲業的整體衛生水平低。快餐店、小餐館、露天餐飲業從業人員因流動性大,仍存在著未經健康檢查就上崗和餐具不消毒的現象。食品衛生准入門檻過低,一些持證的也達不到規定的衛生要求,很難保證就餐人員的飲食安全。

(五)食品衛生安全涉及的監管部門多,監管力量分散,監督網路不健全,形不成合力,職能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存在走過場和打折扣現象,監督存在盲區和漏洞。同時,食品安全保障隊伍素質有待提高,食品安全監督專業技術人員匱乏。

三、意見建議

食品安全是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各級**應把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看作民生工程,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一)加強對《食品衛生法》和即將正式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的宣傳力度和廣度,使廣大人民群眾提高認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把食品衛生安全引進課堂,增強學生食品安全意識。根據《食品衛生法》及《食品安全法》等法規,切實加強食品衛生安全制度建設,使食品從原料到餐桌,在生產加工和經營銷售的每個環節都能夠做到有序可控,真正提高食品衛生安全監督的實效。

繼續加大《食品衛生法》的執法力度。雖然每年縣食品安全委員會都有組織聯合執法檢查,取得一定成效,但未能形成長效機制。要通過制度約束和執法檢查,加大對食品生產經營業主和從業人員的法制觀念教育,形成全社會關心、理解、支援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強化鄉一級**的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進一步明確衛生部門與藥監、農業、工商、經貿、質監、畜牧水產等有關部門的職責,確保把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三)要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強對城鄉結合部及鄉(鎮)、村食品衛生安全的監管。鄉鎮應配備一名食品衛生安全監督員或資訊員,加強鄉鎮的食品衛生安全管理。

(四)搞好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牢固樹立全程監管的理念。一是加強對食品風險的預防,嚴格食品生產經營衛生許可的准入,逐步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及餐飲業進行整頓,使其達到質量管理規範和衛生安全要求。加強對農產品的源頭管理,加大對畜藥、農藥和畜禽屠宰的監管。

搞好食品跟蹤檢測和對食源性疾病的控制。二是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互相配合,認真履行各自的監管職責,食安委要經常性地組織各職能部門開展食品衛生安全專項檢查和暗訪,把日常監管與重點整治結合起來,提高食品衛生安全監管實效。

(五)要堅決取締無證生產加工食品窩點,重處濫用食品新增劑的行為。對無證的小作坊要堅決取締,對已達到條件的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加工企業要作為非公有制企業積極從政策上和資金上給予扶持,建議把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引進工業園區,使其不斷壯大,逐步走上規模經營,守法經營,誠信經營的軌道。

關於我縣林業生產情況的調研報告

為推進我縣林業工作,依法保護 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五月中旬,縣政協經濟法制委員會邀請相關委員在李志龍副主席的帶領下,深入縣林業局 縣林區及鎮村,通過召開座談會 現場察看等形式對全縣林業生產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 近...

關於我縣甘蔗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我縣自然條件優越,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河網密集,水庫眾多,雨熱同季,是發展農產品的理想基地,非常適宜甘蔗的生長和甘蔗糖分的積累。近年來,我縣甘蔗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培植壯大甘蔗生產已經成為我縣的一大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維護好 鞏固好和發展好我縣甘蔗產業,增強甘蔗產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

關於我縣市場中介組織有關情況的調研報告

根據 關於對市場中介組織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摸底的通知 運紀辦 2012 15號 檔案精神,按照機構編制管理許可權,7月16日 18日,我辦對全縣從事中介業務的事業單位進行了認真的調研摸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一 基本情況 我縣機構編制部門管理的從事中介業務的事業單位共有11家。從登記情況看,已登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