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麼》教學案例

2022-07-26 20:54:06 字數 2191 閱讀 1310

《我是什麼》教學案例教學目標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樹立環保意識。教學重點正確、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及與人類的關係。第一課時1、故事匯入:

同學們,今天我想把乙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介紹給你們,大家想不想認識他們呀?(**錄音故事)(這樣設計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慾望。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內容,了解了課文大意。

)2、謎語匯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條謎語,看看你能猜到謎底嗎?"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中看不見。

"(板題)對話平台1、給學生充分地時間自由讀課文。同時用筆標出生字、詞語和不懂的地方。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生評議讀書情況。強調標出的生字、詞語,注意難點的字音。如:

"躁、災"是平舌音;"稼"是第四聲,在"莊稼"一詞中,讀輕聲等。3、讀書交流,鼓勵質疑。說說讀完課文你了解了什麼?

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對問題進行梳理、歸納、解答。(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讀書質疑的良好習慣。

教師有效地收集學生讀文後的反饋資訊,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程序與走向。)識字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會認"中的11個字。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指認,交流識字的方法。

2、請同學來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生字和詞語。(參見"我會讀")。3、分組**車讀字詞比賽,評出優秀小組,讀得不准的,請組內的同學幫助糾正。

寫字1、出示"我會寫"中的"衝、曬、池、浮"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的特點,以及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字。

2、教師範寫。邊寫邊強調重點。如:

"曬"的第九筆是豎彎,不是豎彎鉤;以及"兩點水"和"三點水"在寫法上的異同。3、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教師巡視,師生共同評議。

談話師:同學們,學到這裡你已經學到了什麼或會幹什麼,接下來你們想做些什麼呀?(學生自己說想幹什麼,學生可能說出以下的活動意向。

)1、用學會的詞語說說話,給生字找朋友。2、和夥伴一起合作讀課文,讀最喜歡的段落。3、一邊表演動作,一邊朗讀。

小組合作。等等其他方法也可以。(要學生讀文識字以後,充分尊重學生意願,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培養學生自主意識。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紮實有效地學習。)匯報學生根據自主的學習活動,匯報學習成果,交流學習感受。第二課時對話平台匯入1、用自己喜歡的記生字詞。

聽寫生字詞,然後說出自己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鞏固識字。同桌檢查寫字情況。2、指讀課文,師生評議。

啟思1、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水是會不斷變化的。那麼水是怎樣變化的?水除了變化以外,還有什麼特點呀?

你能不能想個好辦法,把這些問題弄懂呢?2、學生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3、交流方法。

(學生可能會提出"小組讀書,邊讀邊記"、"畫**填寫"、"故事表演"、"繪畫表現"等方法。)(這樣的設計應該建立在學生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問啟思,討論**閱讀理解的方法,充分發揮了閱讀主體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學生的特點可能會找出一些方法,但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注意方法的可行性,以幫助學生進行科學有效地學習。)**組織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學習方法,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及時關注各組學習情況,因材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正確地運用自主選擇的閱讀方法,以確保學習質量。

展示1、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小組學習),匯報學習情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以下的問題。(1)水的不同狀態及變化過程。

(2)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樣子。(第3自然節)(3)水在人類生活中的利弊。2、教師可利多種方式,幫助學生鞏固認識和理解。

組織評價各組的學習情況,特別注重對學生合作情況,創新方法及學習態度的評價。(充分相信學習,引導學生發現、**、自主學習。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組織者、合作者、促進者的作用。

培養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合作學習及主動**的意識。)談話你還知道哪些水的作用與危害?演讀1、引導學生結合對文中重點語句的體會和理解,練習感情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如:用突出重音的方法讀出"落、打、飄";用愉快、輕柔的語氣讀出白雲與紅霞的美麗、可愛;用沉悶的語氣讀出雲的"沉甸甸";用輕而慢的語調讀出水的"平靜、溫和";用稍強的語氣讀出水"洶湧澎湃"等。2、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水的變化"及"水的不同性格"。

3、組織學生分別戴上"水、汽、雲、雨、雹子、雪"的頭飾,表演課文內容。適當加上運用和表情。(從讀到說最後到演,科學地遵循了兒童思維發展規律。

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利用了兒童善於表現自我的特點。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培養了創新的膽識和表演能力。

陳源《我是什麼》導學案

4對話課堂導學案設計 注 此頁供教師使用 班級姓名綜合評價 個星 導學單 課前預習完成情況 個星一 想一想 讀了課文,我知道 我 是誰,是 二 我能把課文讀通順 研學單 課中生成合作情況 個星 1 我會變成哪些形態?2 我是如何變成雨,雹子,雪的?3 我平常都在 幹什麼呀?3 我的性格是什麼樣的?4...

我是什麼教學設計

30 我是什麼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執教者 黃李芳 學習目標 1 認識 浮碰雹 3個生字,會寫 曬浮 2個生字。2 借助 多 演示採用自由朗讀 指名朗讀,小組讀,全班讀,動作演示 創設情景讀等不同的方式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讀出水的神奇。3 在反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知道雲 雨 雹子 雪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

《我是什麼》教學反思

楊玲 我是什麼 雖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是卻描寫得生動活潑,充滿童趣。作者運用了第一人稱自我介紹的方法以樸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描繪了水的各種形態。文中不點明 我 就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在教學時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 魔術激趣整體感知 課文是用第一人稱描寫手法寫的,並且抓住了水是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