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數學活動體驗,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2022-07-31 19:21:05 字數 998 閱讀 6345

作者:郭英芸

**:《科教新時代》2023年第01期

【中圖分類號】g232.36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326-3587(2014)01-0020-0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能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數學活動經驗又是源於數學學習經歷的、基於數學實踐活動的、具有較強個體性的感受與體驗。

經歷體驗是學生形成「數學的基本活動經驗」的必備條件。就「經驗」的形成過程來講,積累需要經歷體驗、探索的過程作支撐。所以我們要幫助學生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就要給學生創造經歷活動體驗的條件。

一、問題預設,獲取直接經驗

學生學習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都很重要。有人說,「直接經驗是儲備金、是母乳;間接經驗是紙幣,是代乳品」。教師在課前設計一系列挑戰性問題,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引領學生從生活中直接獲取經驗,這樣學生對新知的學習形成了初步理解、充滿對新知的疑問。

學生有了課前**的準備,獲取新知的過程將會輕鬆自如,同時也為通過數學活動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例如,學生在五年級上期學習「數字與資訊」時,讓學生在課前收集各種各樣的數字材料:身份證號碼、郵政編碼、各種**號碼、車牌號碼等等。再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感受這些數字資訊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實用性。

又如,學生在學習立體圖形的表面積時,課前讓學生收集各種各樣的包裝盒,然後認真觀察,對自己收集的材料進行展開與摺疊,自主**,初步感知「物體的表面積」。

二、引導探索,獲取間接經驗

《數學課標》2023年版在「教學建議」中還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等,獲得數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促使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要使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感興趣,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創設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觀察、猜想、驗證、推理、歸納,逐步形成自己的數學經驗。

巧妙設計數學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聽戴老師 有餘數的除法 有感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011版 把數學教學中的 雙基 發展為 四基 即除了 基本數學知識 和 數學基本技能 之外,加上 數學基本思想 以及 數學基本活動經驗 並指出,數學基本活動經驗 是培養學生 創新能力 的基石。在總目標中如此闡述 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

讓學生在做數學中經歷數學化的過程

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設計 龍坪朝陽小學向龍芳 角的初步認識 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的內容。只要用心去解讀教材,就會明白它是基於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 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編排的。況且學生對角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情認識。因此,對於已經經歷了一輪課改,...

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

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誌。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是學生不斷經歷 體驗各種數學活動過程的結果。數學活動經驗需要在 做 的過程和 思考 的過程中幾點,是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逐步積累的。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 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數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