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詩歌鑑賞成語閱讀

2022-08-17 03:21:09 字數 3396 閱讀 5646

[, , ]

山中雜詩

南朝梁)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

【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嵐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裡看灑落下夕陽的餘暉。鳥兒歡快地在房簷上飛來飛去,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裡飄了出來。

【賞析】

這首小詩經單純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寫生畫。

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簷上飛,雲彩從窗裡飄出來。此幽居蕩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閒適的心情。

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離「山中」的主題。煙嵐瀰漫著山谷,在山峰間飄來盪去,這正是幽靜深邃的山中所常見的現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間隙中窺見其脈脈的斜暉,由此可見竹林的茂密青蔥,山間的幽趣在首兩句中已曲曲傳出。

屋簷上的飛鳥來來往往,白雲穿窗而過,都說明詩人所居之處地勢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這四句中雖句句是景,卻時時有人在其中,如前兩句中的「見」和「窺」,都說明在景的背後分明有人,所寫之景只是人所見之景,並不是純客觀的描繪。至於三四句中的「簷上」和「窗裡」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

而且在寫景中已暗示了詩人的山居之樂,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於此可見。

全詩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脫,遠離塵囂。 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竹里館唐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譯文】

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裡,一邊彈著琴或是吹長嘯。深深的山林中無人知曉,皎潔的月光從空中映照。

【賞析】

這首詩表現了一種清靜安詳的境界。

前兩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著琴弦,一邊又發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出詩人高雅閒淡、超拔脫俗的氣質,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所以後兩句說: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意思是說,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並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裡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

全詩的格調幽靜閒遠,彷彿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致全部融為一體了。

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閒適生活情趣的詩,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閒生活。這首小詩總共四句。拆開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一句是警策。

且詩的用字造語、寫景(幽篁、深林、明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都極平淡無奇。然而它的妙處也就在於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靜人寂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匠心獨運,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這短短的只有二十個字的詩,有景有情(幽靜之景、幽獨之情)、有聲有色(琴嘯之聲、林月之色)、有靜有動(獨坐彈嘯)、有實有虛(前兩句實寫其景,後兩句虛寫其情),對立統一,相映成趣。讀這首詩,就彷彿是欣賞一幅立體而富於變化的人物風景畫,這詩情畫意,實為作者之高手妙作。

全詩優美高雅的意境,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陣陣悠揚的玉笛聲,是從誰家中飄出的? 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令人哀傷的《折楊柳》,有誰的思鄉之情不會油然而生呢?

【賞析】

該詩抒發了李白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詩的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後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

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

晉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詞語。所以,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一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麼,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

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

[, , ]

1.得心應手 :心裡怎麼想,手就能怎麼做。比喻技藝純熟或做事情非常順利。

出自《列子·湯問》,與**有關。它常被用來比喻作事非常順利。

古時,匏巴彈琴,鳥兒會隨著樂聲而舞,魚兒躍出水面傾聽。鄭國的師文聽說後,就去拜師襄為師學琴。

師文學了三年,柱指鈞弦,卻彈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師襄無奈地說:「你可以回家去了。

」師文扔掉琴,嘆息道:「我不是不會指法,也不是不能完整地彈一首曲子。而是我心不在琴弦上,心裡也沒有**。

由於內心找不到**的感受,所以手指就不能和琴弦相配合了。你再給我一些時間,讓我找一找**的感受。」

過了不久,師文回來見師襄。師襄說:「你的琴煉得如何?」師文告訴他:「我已找到**的感受,請聽我彈一曲。」

當春天時叩擊商弦彈南呂調,涼風突起,草木都結出了果實。秋天時叩擊角弦彈夾鐘調,和風徐徐地吹起,花草樹木都開花發芽了。夏天時叩擊羽弦彈黃鐘調,霜雪交下,河塘裡都結冰了。

冬天時叩擊徵弦彈蕤賓調,陽光變得熾熱,厚厚的冰塊一下就融化了。一曲將終時,則以宮弦為主與其它四弦一併奏起,這時吹來了和麗的風,天空中漂著吉祥的雲朵,降下了甘露,地下湧出了清清的泉水。

師襄撫心高蹈說:「你的彈奏真是妙啊!即使師曠之清角,鄒衍之吹律,也比不上你。

我得挾琴執管向你學琴了。」 由上可見,**既可以使春天變成秋天,也可以使秋天變成春天,既可以使夏天變成冬天,也可以使冬天變成夏天。上述種種變化,皆是驟變,而非漸變。

**的力量不言而喻。

注:師襄:春秋時魯國樂官,擅擊磬,也稱擊磬襄。

也有一說是衛國樂官,亦稱師襄子。《史記》裡說他「以擊磬為官,然能於琴」,師文曾從他學琴。《史記.

孔子世家》、《韓詩外傳》也都說孔子曾從他學琴。

2.老生常談

管輅是三國時魏國人,精通《周易》。

一次,尚書何晏請來管輅。鄧颶也在座,何晏問管輅:「這幾天我老夢見蒼蠅叮在鼻子上,趕也趕不走。

這是什麼預兆?」 管輅說:「從前周公忠心輔助周成王,晚上睡覺都不踏實,怕自己沒有盡心盡力,大家都感謝他的恩德,沒有人怕他的權勢。

現在君侯的權位比周公還高,可是感謝君侯恩德的人很少,懼伯君侯權勢的人很多,這不是好兆頭。鼻子叫做天中之山,蒼蠅盤踞在這裡,權高的人地位將保不住權勢,意氣用事的人將有殺身之禍,希望君侯多效仿周公,也許可以躲過這一難。」

鄧颶說:「又是長壽的人講大道理,有什麼意思!(老生常談)」 管輅嘆道:「長壽的看見了不長壽的,講大道理的遇見不講理的。」何晏說:「請先生明年再來吧!」。

回到家裡,管輅的舅母有些害怕,管輅:「不要害怕快死的人。」舅舅罵他狂妄。不久,新年到了,傳來訊息說何晏、與曹爽謀反而遭誅殺。

「老生常談」指聽慣聽厭的話。

出處《三國志·魏志·管輅傳》)

3.拋磚引玉

趙嘏(gǔ)和常建都是唐代詩人,常建很佩服趙嘏的詩。

有一次,趙嘏到蘇州去遊覽。常建正好在蘇州,他想:「這是個好機會,一定要讓趙嘏留下幾句好詩來!

於是,常建就在靈巖寺的牆上寫了兩句詩。

古典詩歌閱讀比較鑑賞

詩歌鑑賞練習 1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下題。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 凌波 仙子靜中芳,也帶酣紅學醉妝。有意十分開曉露,無情一餉斂斜陽。泥根玉雪元無染,風葉青蔥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雲錦畫船涼。注 范成大 1126 1193 蘇州人,晚年退居家鄉石湖。此詩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時所作。凌波 水面之上...

初一語文期中複習之詩歌鑑賞

詩歌專項練習 一 默寫 次北固山下 1 這是朝詩人王灣的代表 體例上屬於 詩,內容上屬於 之作。2 解擇加點詞語。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鄉書何處達 3 詩人對旅途的感覺是順利的,還是不順利的?從詩中哪個地方可以表現出來?答5 殘夜將盡未盡之時遙望東海,一輪紅日正在公升起,舊年將盡未盡之時,春天的氣...

詩歌鑑賞之比較閱讀二

14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春夜喜雨春雨 杜甫周邦彥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耕人扶耒語林丘,花外時時落一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欲驗春來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1 這兩首詩都表現了詩人對 春雨 的喜愛之情。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兩位詩人喜愛 春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