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 帶傳動

2022-08-18 07:06:02 字數 4651 閱讀 1851

(外傳動為帶傳動)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第一章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

設計計算說明書既是圖紙設計的理論依據,又是整個設計計算過程的總結,同時也是審核設計是否合理,能否滿足生產和使用要求的技術檔案之一。因此,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是設計工作的乙個重要環節。

第一節設計計算說明書的內容與要求

設計計算說明書應以計算內容為主,要寫明整個設計的主要計算及簡要的說明。

設計計算說明書必須用鋼筆或原子筆書寫(也可列印)在規定格式的用紙上,並裝成冊。

對於計算過程的書寫,要求先寫出公式(註明公式**),代入相關資料,直接得出運算結果、並註明單位,略去演算過程。對於計算結果應作出簡短的結語,如:「滿足強度要求」、「在允許範圍內」等。

在設計計算說明書中,應附有與計算有關的必要簡圖,如在軸的設計計算中應繪製軸的結構簡圖、受力圖、彎矩圖和轉矩圖等。

設計計算說明書除包括計算內容之外,還應包括一些技術說明。例如在裝配和拆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傳動零件和滾動軸承的潤滑方法及潤滑劑的選擇等。然而,由於設計的時間較短,關於技術說明的內容可不詳細編入。

重點放在設計計算內容的整理上。

第二節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大綱

設計計算說明書應在全部計算及全部圖紙完成之後進行整理編寫。所包含內容概括如下:

(1)目錄(標題及頁次);

(2)設計任務書(原發的任務書);

(3)電動機的選擇計算;

(4)傳動裝置的運動與動力引數的選擇和計算;

(5)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

(6)軸的設計計算;

(7)滾動軸承的選擇與壽命驗算;

(8)鍵聯接的選擇和驗算;

(9)聯軸器的選擇;

(10)減速器潤滑方式與密封形式的選擇,潤滑油牌號的選擇及裝油量的計算;

(11)課程設計總結(簡要說明設計體會,本設計優缺點及改進意見等);

(12)參考資料目錄(編號[×]、書目、著者、出版單位、出版年月)。

第三節設計計算說明書的書寫示例

設計計算說明書的書寫格式示例:

圖x 低速軸計算簡圖

第四節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大綱模式

1 電動機的選擇或1 電動機的選擇

1.1 選擇電動機的轉速1.1 選電動機型別

1.1.1 計算傳動滾筒的轉速1.2 選擇電動機功率

1.1.2 計算總傳動比範圍1.2.1 工作機的功率

1.1.3 確定電動機的轉速1.2.2 傳動裝置的總效率

1.2.3 所需電動機的輸出功率

1.2 所需電動機的輸出功率1.3 選擇電動機的轉速

1.2.1 工作機的功率1.3.1 計算傳動滾筒的轉速

1.2.2 傳動裝置的總效率1.3.2 計算總傳動比範圍

1.2.3 所需電動機的輸出功率1.3.3 確定電動機的轉速

1.3 選擇電動機的型號1.4 選擇電動機的型號

(列出其主要效能資料列出其主要效能資料)

2 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引數計算

2.1 分配傳動比

2.1.1 總傳動比

2.1.2 各級傳動比的分配

2.2 各軸功率、轉速和轉矩的計算

(計算結果彙總列表)

3 傳動零件的設計汁算

3.1 減速器箱外帶傳動的設計計算

3.1.1 確定v帶截型

3.1.2 確定v帶輪直徑

3.1.3 確定中心距及v帶基準長度

3.1.4 確定v帶根數

3.1.5 計算作用在軸上的載荷

3.1.6 帶輪結構設計

(帶輪的結構簡圖和結構尺寸列表(待軸設計結束後畫圖和列表))

3.2 減速器箱內的圓住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

3.2.1 選定齒輪材料和齒面平均硬度(在本節中應確定齒型和設計準則)

3.2.2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

3.2.3 確定幾何尺寸

3.2.4 校核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齒面接觸疲勞強度)

3.2.5 齒輪的結構設計

(齒輪的結構簡圖和結構尺寸列表(待軸設計結束後畫圖和列表))

4 軸的設計計算

4.1 減速器高速軸的設計

4.1.1 選擇軸的材料

4.1.2 按轉矩初步估算軸伸直徑

4.1.3 設計軸的結構,初選滾動軸承(畫出軸的結構圖)

4.1.4 軸的計算簡圖

4.1.5 求垂直面內的支承反力,作垂直面內的彎矩圖

4.1.6 求水平面內的支承反力,作水平面內的彎矩圖

4.1.7 求合成彎矩,作合成彎矩圖

4.1.8 作轉矩圖

4.1.9 求當量彎矩,作當量彎矩圖

4.1.10 校核軸的強度

4.2 減速器低速軸的設計

4.2.1 選擇軸的材料

4.2.2 按轉矩初步估算軸伸直徑

4.2.3 初選聯軸器,設計軸的結構,初選滾動軸承(畫出軸的結構圖)

4.2.4 求大齒輪上的作用力(軸的其他計算略)

5 滾動軸承的選擇及其壽命計算

5.1 減速器高速軸滾動軸承的選擇及其壽命計算

5.1.1 選擇軸承型別及初定型號

5.1.2 計算軸承的受力

5.1.3 計算當量動載荷

5.1.4 計算軸承壽命

5.2 減速器低速軸的滾動軸承選擇及其壽命計算

5.2.1 選擇軸承型別及初定型號

5.2.2 計算軸承的受力

5.2.3 計算當量動載荷

5.2.4 計算軸承壽命

6 鍵聯接的選擇和驗算

6.1 減速器大齒輪與低速軸的鍵聯接

6.2 大帶輪與減速器高速軸軸伸的鍵聯接

6.3 聯軸器與減速器低速軸軸伸的鍵聯接

7 聯軸器的選擇

7.1 聯軸器型別的選擇

7.2 聯軸器扭矩的選擇

7.3 聯軸器轉速的選擇

8 潤滑與密封

8.1 減速器齒輪傳動潤滑油的選擇

8.2 減速器軸承潤滑方式和潤滑劑的選擇

8.3 減速器密封裝置的選擇、通氣器型別的選擇

9 減速器箱體結構尺寸的確定

9.1 減速器箱體材料的選擇

9.2 減速器箱體結構尺寸

(以表形式表達各部分結構名稱及尺寸值)

第五節設計計算說明書的裝訂順序

1 封面

2 任務書

3 目錄 (可按照第四節的給定的大綱模式進行)

4 正文

5 課程設計總結 (要另起頁)

6 參考文獻要另起頁)

第二章總結與答辯

總結與答辯是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最後環節。

學生在完成全部圖紙及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任務之後,全面地分析此次設計中存在的優缺點,找出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掌握通用機械設計的一般方法和步驟。通過總結,鞏固和提高分析與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答辯是檢查學生實際掌握知識的情況和設計的成果,評定設計成績的—個重要方面。學生完成設計後,應及時做好答辯的準備。通過準備答辯可以對設計過程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總結,因此準備答辯是乙個再提高的過程。

通過個人系統地回顧總結、準備答辯和教師的質疑、答辯,學生能更一進步發現設計計算和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搞清尚末弄懂的,不甚理解或未曾考慮到的問題。從而取得更大的收穫,圓滿地達到課程設計的目的。

總結和準備答辯時,學生應認真整理和檢查全部圖紙和說明書,進行系統、全面的回顧和總結。搞清設計中每乙個資料、公式的使用,弄懂圖紙上的結構設計問題,每一線條的畫圖依據以及技術要求等其他問題。做好總結可以把還不懂或尚未考慮到的問題搞懂、弄透,以取得更大的收穫。

總結以書面形式寫在設計計算說明書的最後一頁,以便老師查閱。

為了便於學生的總結和準備答辯,針對課程設計的要求,編制出下列題簽:

1.綜合題目

(1)電動機的額定功率與輸出功率有何不同?傳動件按哪種功率設計?為什麼?

(2)同一軸上的功率、轉矩、轉速之間有何關係?你所設計的減速器中各軸上的功率、轉矩、轉速是如何確定的?

(3)在裝配圖的技術要求中,為什麼要對傳動件提出接觸斑點的要求?如何檢驗?

(4)裝配圖的作用是什麼?裝配圖應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5)裝配圖上應標註哪幾類尺寸?舉例說明。

(6)你所設計的減速器的總傳動比是如何確定和分配的?

(7)在你設計的減速器中,哪些部分需要調整?如何調整?

(8)減速器箱蓋與箱座聯接處定位銷的作用是什麼?銷孔的位置如何確定?銷孔在何時加工?

(9)起蓋螺釘的作用是什麼?如何確定其位置?

(10)你所設計傳動件的哪些引數是標準的?哪些引數應該圓整?哪些引數不應該圓整?為什麼?

(11)傳動件的浸油深度如何確定?如何測量?

(12)伸出軸與端蓋間的密封件有哪幾種?你在設計中選擇了哪種密封件?選擇依據是什麼?

(13)為了保證軸承的潤滑與密封,你在減速器結構設計中採取了哪些措施?

(14)密封的作用是什麼?你設計的減速器哪些部位需要密封?你採取了什麼措施保證密封?

(15)氈圈密封槽為何做成梯形槽?

(16)軸承採用脂潤滑時為什麼要用擋油環?檔油環為什麼要伸出箱體內壁?

(17)你設計的減速器有哪些附件?它們各自的功用是什麼?

(18)布置減速器箱蓋與箱座的聯接螺栓、定位銷、油標及吊耳(吊鉤)的位置時應考慮哪些問題?

(19)通氣器的作用是什麼?應安裝在哪個部位?你選用的通氣器有何特點?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 2019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1 機械設計 2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一 課程設計概述 參考 2 p1 二 設計任務及設計工作量 1 任務 如圖 設計帶式運輸機的傳動裝置。減速器 設計要求 輸送帶的有效拉力f 4200n,輸送帶的有效速度v 0.9m s,滾筒直徑d 330mm。工作條件 載荷有輕微的振動,單向連續...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書

如果選用的單列鏈尺寸過大,則應該選雙列鏈.畫鏈輪結構圖時只需要畫其軸面齒形圖.3,開式齒輪傳動1 開式齒輪傳動一般布置在低速級,常採用直齒齒輪.因開式.第一章 機械設計基礎 課程設計總論 一 課程設計設計的目的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機械設計課程的重要實踐性環節,是學生在校期間第一次較全面的設計能力訓練...

復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 西京

一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目的 機械設計課程是培養學生機械設計能力的技術基礎課 課程設計則是機械設計課程重要的實踐環節,其基本目的是 1 通過課程設計,綜合運用機械設計課程和其他先修課程的理論和實際知識,掌握機械設計的一般規律,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培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學會從機器功能的要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