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素養的要求

2022-08-19 15:27:02 字數 3566 閱讀 2446

——骨幹教師材料

新課程對教師的工作賦予了新的要求和內涵,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新課程改革中作為實施主體的教師,在保持原有的職業素養的同時,還必須重新定位教育觀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改革,完善自我,倡導終身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培養一定的科研能力,不僅應做知識資訊的傳授者,而且應當在學科領域的帶頭人,以嶄新的姿態投入到新課程改革中去。教師素養是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也是新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

一、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倡導互動式教學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教育觀念,而轉變傳統教育觀念,首先應當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現行的課堂教學中,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引導,教師普遍觀點認為,教學的關鍵在於知識的傳授與訓練,教學過程就是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為主的過程,且技能的訓練是重中之中。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提法被廣大中小學教師奉為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在教學中加以貫徹與實施。

也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也確實培養出不少的高分生,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試教育的弊端也逐步的暴露出來。人們逐漸感覺到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除了能考出些高分,卻不能將理論付諸於實踐。而當今社會需要的是能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素質的人才,因此我們必須改革我們的基礎教育。

要徹底改變這種現狀,首先應當改革廣大教師的教育理念,倡導互動式的教學,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不應再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和控制者,而只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與引導者。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就設計好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教學程式,在新課程中是行不通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只是傳授知識完成任務,更重要的是啟迪、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善於把書本知識與自身體驗結合起來,激發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傳統填鴨、灌輸式教學,倡導互動式教學。

二、樹立民主、開放的教育理念,聆聽同學心聲

新課程改革要求對教師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樹立民主、開放的教育理念,廣泛的聽取同學的意見,聆聽同學的心聲。一直以來,我們的教師都把師生關係定位在乙個一上一下不平等關係的基礎上的,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具有絕對的權威性。教師在內心上不接受不同意見產生,一方面,他們害怕自己的權威與地位受到威脅,另一方面則認為這樣的行為會擾亂教學秩序,而使原定的教學程式和任務難以完成。

「我們有問題的同學先保留意見,等下課以後再個別討論。」這句話是我們在課堂上經常聽到的。然而,同學們提問大都是即興的,在當時的環境與氣氛下,思維也是最敏捷的,且很多問題帶有共性,到了下課也很難再進入到課堂那樣的氛圍中去,問題也就不了了之。

因此,我們的教師應當學會尊重不同的意見,要在內心去接受,學會聆聽,哪怕學生提的問題不正確,藉此,我們可以了解到學生們的思想,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同學們的意見中不斷的修改自己的教學計畫。另外,還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適時的開展一些討論,而不只是簡單的按照原定的程式進行。學生們的思維永遠無法預定知道的,學生的理解程度、教學環境也都是教學過程中無法控制的。

因此,我們唯有樹立民主、開放的教育理念,允許有不同意見產生。在這樣乙個基礎上,才可能保證新課程的實施,這也是理解新課程改革的乙個關鍵,是新課程改革的精髓。

三、運用多種**手段,呼叫多種感觀引導學生學習

現代通訊、網路、**等技術的高度發達,對我們的教學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我們可以借助多**技術手段,呼叫多種感觀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教師抱怨,「為什麼同樣的乙個問題,需要強調一次又次,講授一遍又一遍,而學生卻是錯了一次又一次。」老師弄不懂,學生也不明白。

殊不知,長期的教師口授,以及黑板加粉筆,早就引起學生們對這些單一刺激的疲勞,純粹的填鴨、灌輸讓學生是左耳進右耳出,課上完了,上課內容也就隨著老師而忘到了一邊。而學習是乙個多種感觀共同參與的乙個複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長時間單一方面的刺激,必將使學生對這些刺激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麻木,也就會出現學生似乎在認真的聽講、做筆記,卻根本在大腦中沒留下什麼印象的現象了。因此,我們可以借助當今發達的多**技術,充分調動多種感觀來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強化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習枯燥的一貫認為,從而轉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但同時也提高了對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教師應當具備基本的多**操作能力,一定的計算機能力,否則不能正確操作多**裝置反而會影響到教學無法正常的進行,起到相反的效果。同時,我們的教師還應當具有一定的**選擇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並不是**用得越多越好,我們還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物件,不同的教學環境,選擇適當的教學**。另外,我們的教師還應根據教學內容製作出相應高質量的多**課件來。

這些都是新課程對我們的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

四、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改革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全方面的發展,提公升綜合素質,倡導終身學習,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改革。而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的強調競爭,使得有些同學把比自己強的同學視為眼上釘,前進道路上的障礙。一本好的參考書,課堂筆記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借給別人的,比自己差的怕追上自己,比自己強的怕自己追不上,於時同學之間勾心鬥角的事常有發生,造成不和諧的人際關係。

更重要的是,在這種環境下,使得學生的人格和心理得不到健康的發展。要倡導高效、開放的學習方式,同時使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得到健康的發展,我們就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改革,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能培養出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人,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應適當的留出一定的空間,讓學生有自己發展的空間,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而傳統的教學都是鋪天蓋地,教師總是擔心自己有什麼知識點沒有講到。一味的追求知識點全,知識面廣,反而會促進學生的懶墮思想的形成。

「反正老師是會講的,不用擔心。」從而導致學習缺乏主動性。實際上,認為把所有的東西都講到、講全也是不可能的,在這個日新月異發展的社會裡,知識在不斷的更新,老師是不可能保證把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同時,也不可能保證今天所傳授的知識到日後就是有用的,都是正確的。

因此,我們必須由單一的傳授知識結構轉化到都必須給學生如何做人,培養合作意識,團隊精神,更重要的是傳授學生學習的能力和技巧,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五、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倡導終身學習

課程歷來推動著教學的執行。新課程對教學的影響力在明顯地加大。課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新知的過程,教師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並作為主體而存在。

因此,教師需要在新的課程環境下重新塑造自己。不斷完善自我,提高各方面的綜合素質能力。首先,我們的教師自身應當具備乙個健康的心理。

多年的教學讓我們的很多教師患上了一些教師特有的職業病。具體表現在對成績好的、表現好的帶有一定的偏愛,而對於成績差的特別是表現差的帶有一定的歧視,這種病態在教師中普遍、廣泛的存在。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會有意無意的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使其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嚴重的會造成學生心理扭曲,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影響其人格的發展。

因此,我們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對待學生不能存在絲毫的偏見,不放棄每乙個學生,對待每個學生如同己出,在教學中實行仁愛、博愛教學,無論是什麼樣的學生都應當一視同仁。且每乙個學生本身便於工作要承受社會、家庭、同學間的壓力,因此,我們不應當再給學生任何學習以外的壓力,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的發展。

總之,在具體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的教師應當具有一定的危機感,感受到自身的挑戰。規劃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觀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改革,逐步培養自身學術科研能力,積極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在具體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同時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能力。

唯有這樣才能全面貫徹實施新課程改革,把我國的基礎教育推向二十一世紀。

——骨幹教師材料

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

青海省格爾木市第一中學安冉 816000 131 摘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樹立與時俱進的培訓觀念,注重教師專業需求的多樣性 整體性,考慮教師專業發展的漸進性。強調參與互動,拓展師生合作空間,鼓勵教師審視並提公升自己的經驗。關鍵詞 新課程教師專業培訓專業發展 從教師與課程的關係來說,教師是課程的...

對中學新課程改革要求改

對中學新課程改革要求改 接受 學習方式為 自主 合作 學習方式,在這三個學習方式中,自主是前提,合作是重點,是關鍵,而自主的關鍵是自疑,學生不能自主提出問題,就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 學習。本人結合多年數學教學工作的探索和體會,提出幾點粗淺的看法。一實現兩個改變,把提出問題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

新課程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毛世槐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圍繞這一理念,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教師的教育觀念 教育方式 教學行為等都將發生很大轉變。作為教師必須從以下三點進行必要的角色除錯 第一,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合作者 引導者,即傳統的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