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對基礎教育意味著什麼

2022-08-28 09:57:07 字數 2437 閱讀 8651

將對課堂產生哪些影響?教師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發展受到哪些限制?

《 中國教育報 》 2013 年 1 月 7 日 3 版

席捲全球的「慕課」風暴,如**海嘯般從高等教育湧向基礎教育,對中國基礎教育將產生哪些衝擊?真的能夠翻轉基礎教育課堂嗎?如何打造更加適合中國基礎教育的「慕課」?

在中國教育學會日前舉辦的「教育家沙龍」上,這個話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慕課』是繼班級授課制以來最重要的教育方式變革。」華東師範大學「慕課」研究中心主任陳玉琨評價說,與高等教育的課堂有很大不同,基礎教育的「慕課」是和「翻轉課堂」的概念聯絡在一起的。它們有可能改變基礎教育傳統教學模式,催生和造就一批新時代名師,讓已成格局的名校、普通學校和薄弱學校的系統重新洗牌。

陳玉琨認為,正如翻轉課堂給傳統教學帶來的變化——課堂上老師的時間不再主要用在講授新課而用在答疑解惑,課堂上學生討論互動、合作學習明顯增多,「慕課」對基礎教育的「教」與「學」會產生強烈的衝擊,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方式將發生根本改變,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意識、學習質量和**能力都有可能提高,能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

對教師而言,借助於「慕課」的大資料和雲平台的支撐,可以清晰地看出每個學生在某個知識單元停留多長時間,在**停留,反覆回看了幾遍,回答對了幾道題……也知道學生哪方面學習有困難,並及時在課堂上給予更有針對性的反饋、指導,從而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

網路上很多關注「慕課」的家長認為,如今中小學的課業負擔已經很重,學生多數時間在學校度過,哪有多餘時間看「慕課」?這無疑會加重學生課業負擔。另外,從目前中國農村教育現狀看,很多地方還處於「黑板加粉筆」時代,「慕課」不可能縮小只能加大城鄉教育差距。

「『慕課』對於現在的中國基礎教育來講,還是比較高階的,理論上可以助推教育公平,但以目前的發展水平來推廣還不太現實,還面臨諸多挑戰。」**電化教育館館長王珠珠認為,中國的教育資訊化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讓老師學技術,第二階段是讓老師使用技術能夠去教,第三階段是根據技術發展提供的新要求來變革教學。「目前我們的教師大多數還處在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的發展過程中,會利用網路資源來進行教學,但還談不上對網路資源進行整合」。

在王珠珠看來,現實條件也限制了「慕課」的大面積推廣,網速跟不上,教師水平達不到,經費沒有保障,這些都是問題。「對於大多教師來講,在網路班班通的情況下,目前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最短的時間裡把自己的教學目標把握清楚,把知識教好,在多**環境下讓學生學好。」

陳玉琨強調說,「『慕課』把測驗、作業融入課程,能減少實體作業的比例,從理論上講能夠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但這需要教師對教學流程的重新建造,不能仍然按照舊的框架去設計教學、布置作業。」

「『慕課』並非簡單地製作教學**,對中小學教師綜合能力是個挑戰。」在陳玉琨眼裡,「慕課」是對中小學教學流程的再造,在製作微**之前需要有乙個團隊進行研究,他稱之為「知識圖譜」,也叫做思維導圖,呈現出的是乙個個知識點,「但是給學生的不能是零碎的東西,一定是整體的,這個概念和那個概念是什麼關係,開始就要設計好。」

陳玉琨認為,基礎教育的中國式「慕課」應該是網上學習與課堂學習結合的產物,課堂翻轉以後難點在於怎麼組織學生進行研討,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微**是乙個個零散的知識點,儘管有知識圖譜,但並不是所有學生都清楚知識的脈絡。因此教師的任務就是把知識串聯起來,系統化,引導學生進一步拓展深化並進行**創新,在課堂上直接完成研究性學習。

據陳玉琨介紹,「翻轉課堂」是近年**自美國、風靡全球的教育模式:教師課前錄製一段10分鐘左右的學習**,然後上傳雲伺服器,學生先學習**,然後完成**裡老師留下的練習。在課堂上,教師先聚焦主要問題,師生互動交流,再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習。

「在學生已經掌握知識點的情況下,第二天的課堂學習才是關鍵。」陳玉琨說,「教師應該考慮如何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育,怎樣能講解得更有針對性、更能考慮到每個學生學習的需求。這樣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

教師因材施教,學生有效學習。」

「慕課」這一全新教育模式對中國基礎教育的傳統教學提出了挑戰,使得每乙個教育工作者必須重新審視與思考教育的未來走向。

陳玉琨認為,現階段「慕課」將定位在對傳統課堂的補充與完善。

「『慕課』的產生是基於美國的文化背景、美國人的價值觀,本土化『慕課』一定要植根於中國的文化土壤,去研究如何借鑑與創新。」與會專家在這一點上形成了共識,認為「慕課」進入中國必定會存在乙個消化和探索的過程,建議學校不一定要大規模地運用,可以先做點嘗試,有了經驗後再推廣。

「『慕課』的試題、課程,在我看來還是具有實驗性質的,我們要認真消化並進行深加工,而不是照單全收。」北京光明小學校長廖文勝說,目前,「慕課」教程系統還不完善,還缺乏系統的政策法律法規的支援,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尚無法撼動現有的教育教學。

「『慕課』只是**學習的一種形式。」王珠珠說,如果現在真要把「慕課」平台放到網上,網路通不了,老師也掌握不了。當然,可以鼓勵一部分感興趣的老師進行實驗。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認為,作為乙個發展中的新生事物,「慕課」使知識傳遞更加立體,給整個教育發展帶來嚴峻的挑戰。「慕課」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需要我們高度關注,保持一定的敏銳性。不管是理論上還是實踐方面,都需要積極穩妥地參與探索,最後怎麼樣還要靠實踐檢驗,我們的目的只有乙個,就是要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我對基礎教育改革的感受

我對基礎教育改革中高中新課程改革方面的一些感受與思考 結合我的高中學習實際而談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國家的綜合國力日益成為各國間在國際競爭中的主要因素,而作為綜合國力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教育,也成為各國之間發展過程中所重視的因素,各國先後思考本國教育發展中的問題,並進行一定的改革。我國的基礎教育...

談對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看法

還要說的是,年輕教師對課改的態度應該是積極的 主動的,應該把年輕人應有的活力帶入校園,盡可能多地應用一些新理念新方法到實際教學中,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那些保持觀望態度的同事。當然,具體涉及到的一些為人處事,就不好說了。一句話,在利己不損人的條件下,積極推進課程改革。當涉及到個人利益時,那就要考慮清楚了...

《基礎教育研究》雜誌

期刊介紹 國內統一刊號cn45 1094 g4 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2 3275 為了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改革服務 為教師服務,更大地發揮學術期刊的效益,應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經出版管理部門批准,2009年起,基礎教育研究 由月刊改為半月刊。敬請作者踴躍投稿,歡迎讀者積極訂閱。基礎教育研究 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