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2022-08-02 02:06:02 字數 1052 閱讀 8639

摘要:思想品德課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要有正確的問題意識,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還要「授之以漁」。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問題意識;培養

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強調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把問題看做是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過程的主線;另一方面通過學習來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直接關係到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素質的發展。

新課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課教學,必須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問題意識,「學源於思,思源於疑。」那麼,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問題意識呢?

一、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問題意識

在傳統的思品課堂上,教師滿堂灌,講概念、講重點、講理論、講事例、講問題的標準答案,一直講到讓學「沒有問題走出教室」。學生在課堂上也只是靜聽、接受、服從。這樣勢必培養出「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書呆子。

問題是思維的火花,有問題才會思考,有思考才會有探索,有探索才會有創新。只有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再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走向課外,拓寬知識,才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要糾正學生對問題意識理解的偏差。在部分教師的觀念中,認為課堂上多提問,多問幾個「為什麼」,就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啟發式教學,其結果是課堂發問的泛化,不少問題根本不需要思考,有的甚至「照本宣科」就能應答自如。看起來課堂上熱熱鬧鬧,而學生的思維毫無鍛鍊。

只有科學地創設問題情境,適時、適量、適度地處理好問題材料,不是單純依靠教師去問學生,更要培養學生獨立設問的態度和能力。

二、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敢問」「想問」

著名教育學者葉瀾教授提出: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氣息。面對千姿百態、變化多端的社會生活,學生才會有疑問,因而學生才會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

但問題意識能否得以顯現和發展,往往取決於乙個適宜的環境和氣氛。傳統的思品課堂往往抑制了處於萌芽中的學生問題意識的表露,具有問題意識的學生往往缺乏「表現機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獲取知識,學會方法。

只有真正貫徹主體性原則,學生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才能使學生思維處於積極狀態,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智力和潛能。

思想品德課教學學生素質培養

目前,初 高中學生中存在著一些現象 不管家庭條件好壞挑吃穿 講派場,稍有得不到滿足便和父母吵鬧 不愛護環境,亂扔垃圾 明知道是吸菸有害健康卻有學生吸菸 懂得法律知識卻偷搶 打架等不正常現象。而且這些學生考試成績很好,學生為什麼明知故犯呢,我認為這叫 智高德劣 這就說明一些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只講學科內...

思想品德課的評價

一 思想品德評價的意義 學生思想品德評價是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機構重要手段,通過對學生思想品德評價,鼓勵學生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促進學生不斷進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二 評價的原則 一 知行統一的原則 二 正面教育的原則 三 全面評價的原則 三 評價的方法 一 觀察法 觀察法主要是教師在自然狀態下,有目...

思想品德課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作者 吳萬廣 中學教學參考 文綜版 2013年第01期長期以來,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學生相比,我國學生偏重死記硬背書本知識,識記教師傳遞的現有知識,而缺乏應有的問題意識和創造性思維,不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去,成為其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的實戰能力。21世紀的國際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尤其是高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