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無小事

2022-08-04 11:48:07 字數 2619 閱讀 1663

優秀的職業素養造就優秀的教師

——讀《工作中無小事》一書有感宋永武

看過《工作中無小事》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在這本書中有無數個例子證明了我們每一天,都應該盡心盡力地工作,每一件小事情,都力爭高效地完成。這本書是世界500強企業推崇的優秀員工的工作態度,那能不能把其運用到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去呢?

我認為是完全可以的。所以,非常有幸校長能把這本書送給我們。

這本書是我在暑假中斷斷續續地讀完的。然而正是因為這樣的一種時斷時續的狀態讓我有更多的思索和回味:這本書樸素無華,沒有讓我有一氣呵成的衝動,但卻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牽動思緒,讓我在空閒時禁不住繼續讀下去,仔細地審視自己的職業素養。

當我讀完最後一章:點燃激情,成就卓越時,「工作原本可以因我們更精彩」在我的腦海裡閃過。特別是讀完這本書後,使我更深刻地體會:

之所以結果各不相同,是因為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些相似的工作鬆懈了,忘卻了負責任地做好工作中每一件事是成就事業的基本前提。換言之,要想成就乙份事業,不能缺少由負責任的心態、注重小事的品質和永不衰退的激情所構建的優秀職業素養。

當前,我國教育已經走進市場,學校之間的競爭也張顯激烈。由於學校是乙個師生雙邊合作的智力產品,其教育教學從形式到內容、從過程到結果的任何乙個環節都會影響到教育教學的質量,所以學校中每一位教職員工的素養就決定著我們教育事業的未來。學校立足社會於不敗之地的最終競爭也就表現在教職員工的素養較量。

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我深深地感悟,要做好教師的職業,首先要有三個認識:一是在我們的工作中,任何崗位都不存在大事小事,只要關乎學生的發展,就值得我們每個人負責任地做好。二是要對職業負責。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可能我們不期望有一天站在乙個平台的**,但我們有責任為這個平台的持續發展付出100%的努力,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具備的素養。三是對工作保持激情。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教學越來越需要全心的投入,不斷的創新,以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而這就需要我們熱愛自己的職業並願奉獻自己的激情。

書中還講到「最佳的工作完成時間是昨天」,實際上,是告誡人們不要一再的拖延。老闆是世上最「心急」的人,為了生存,他們恨不能把每一分鐘分成八瓣。他自然要求自己的員工快速行動,沒有哪個老闆,能長期容忍拖延的員工。

我們也是如此,哪個校長能長期容忍拖延的教師呢?有的老師總認為「明天還有時間,明天做吧。」這種把最佳的完成工作的時間確定為明天,慢慢地就產生了惰性,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相應的壓力,其實這些人錯了,通過這本書的閱讀,他們應該告誡自己——「最佳的工作完成時間原本就是今天」,相信乙個總能在「今天」完成工作的人,永遠是成功的。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刻認識到:除了需要是良好的業務功底,還要有不斷創新等綜合能力,要負責任地關照到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以及每乙個細節。在今後的工作中,將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努力成為一名優秀而全面的讓學生、家長和社會滿意的優秀教育工作者,這也算是我讀《工作中無小事》一書的最大收穫。

看過《工作中無小事》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在這本書中有無數個例子證明了我們每一天,都應該盡心盡力地工作,每一件小事情,都力爭高效地完成。這本書是世界500強企業推崇的優秀員工的工作態度,那能不能把其運用到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去呢?

我認為是完全可以的。所以,非常有幸校長能把這本書送給我們。

書中有乙個「差不多先生」的故事,「差不多先生」做事只求「差不多」就可以了,比如:紅糖和白糖,山西和陝西,十字和千字等。這些看上去是差不多,可是你不能有「差不多」的心理,否則你將「後悔莫及」。

就像差不多先生,忽然得了急病,叫家人趕快去請東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時尋不著東街的汪大夫,就把西街的牛醫王大夫請來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尋錯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理焦急,等不得了,心裡想道:

「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讓他試試看吧。」於是這位牛醫生王大夫走近床前,用醫牛的法子給「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一會兒,「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嗚呼了。

這個例子雖然有點誇張,但的確給我們敲了警鐘。正如在我的工作當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事情,「差不多」的心理有時也會出現。例如:

寫文章。在第一年工作中,我認為自己的作文水平不好,也不可能寫出好的文章來,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導致**和隨筆都寫得亂七八糟;為什麼我和人家寫得差不多,在別人眼裡卻相差那麼遠呢?這是我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

現在我知道了,為什麼我要有「差不多」的心理呢?我要每次做事都爭取比人家好一點兒,難道不會進步嗎?我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

」但對於我來說,是乙個大的進步,也是乙個起步,因為我克服了「差不多」心理。

書中還講到「最佳的工作完成時間是昨天」,實際上,是告誡人們不要一再的拖延。老闆是世上最「心急」的人,為了生存,他們恨不能把每一分鐘分成八瓣。他自然要求自己的員工快速行動,沒有哪個老闆,能長期容忍拖延的員工。

我們也是如此,哪個校長能長期容忍拖延的教師呢?有的老師總認為「明天還有時間,明天做吧。」這種把最佳的完成工作的時間確定為明天,慢慢地就產生了惰性,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相應的壓力,其實這些人錯了,通過這本書的閱讀,他們應該告誡自己——「最佳的工作完成時間原本就是今天」,相信乙個總能在「今天」完成工作的人,永遠是成功的。

《工作中無小事》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去學,在幼兒教育方面,我也還是乙個新手,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但要告誡我自己的是「即便有再高的學歷,再硬的學校牌子,如果不認真對待工作,不將敏捷的判斷力、準確的邏輯推理能力、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工作中的具體細節聯絡起來,最終將一事無成。」教育好孩子是我們最大的責任,珍惜孩子們的每乙個疑問,鼓勵孩子們每乙個新奇的想法,挖掘其中所蘊涵的教育價值,你就會發現我們的教育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工作中無小事

工作中無小事 讀後感 黃燕紅楓小學 工作已經7年,說實話,教師工作說的簡單些就如寒暑假交替,是瑣碎而重複的,曾經教學未入門時,帶著懵懵懂懂,橫衝直撞,我就這樣簡單重複了一些日子,在我眼裡任何不衝撞原則的事情都是小事,然而就是這樣的簡單,我覺得日子一晃而過,成績卻一無所獲,我開始羨慕別人的輕而易舉,自...

工作中無小事

工作中無小事 讀後感 開發區第一保育院張麗 本人是一名幼教工作者,在幼兒園裡一天感覺忙忙碌碌的,可仔細想都幹了些什麼,又感到很模糊,一天也沒有什麼重要的大事,可是這些活又都是必須要完成的,自己曾經感到迷茫困惑 當看到這本 工作中無小事 的書名,內心就有一種喜愛它的感覺。掀開第一頁,一段短話映入眼簾 ...

工作之中無小事

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構成,但不能因此而對工作中的小事敷衍應付或輕視懈怠。記住,工作中無小事。所有的成功者,他們與我們都做著同樣簡單的小事,惟一的區別就是,他們從不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是簡單的小事。美 費拉爾 凱普 西點的教育和後來的軍旅生活告訴我乙個非常重要的道理 戰場上無小事。很多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