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標準個人感想

2022-09-21 21:21:04 字數 1209 閱讀 6540

對於心理健康,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著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一般說來,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夠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適應環境,情緒正常,人格和諧。心理健康的人並非沒有痛苦和煩惱,而是他們能適時地從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積極地尋求改變不利現狀的方法。

他們是那些能夠自由、適度地表達、展現自己個性的人,並且和環境和諧地相處;他們善於不斷地學習,利用各種資源,不斷地充實自己;他們也會享受美好人生,同時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他們不會去鑽牛角尖,而是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公尺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被公認為是「最經典的標準」: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

(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

(9)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作恰當的滿足

(10)在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在這兩年的大學學習與生活經驗中,我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應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智力正常。這是大學生學習、生活與工作的基本心理條件,也是適應周圍環境變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證,於大學生而言有強烈的求知慾,樂於學習,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二、是情緒健康。愉快情緒多於負性情緒,樂觀開朗,富有朝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較穩定,善於控制與調節自己的情緒,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洩。

三、是意志健全。即能適時地作出決定並運用切實有準備的方式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採取合理的的反應方式,能在行動中控制情緒。

四、是人格完整。能夠把自我的人格、自我需求和追求的目標統一起來。

五、是自我評價正確。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認識自己;能夠自我悅納,喜歡自己,接受自;有良好的自制力,正視現實,積極進取。

六、是人際關係和諧。樂於與人交往,能客觀評價別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寬以待人,樂於助人。

我覺得當前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學習壓力、自我認同誤區、人生目標的樹立、未來方向的選擇、人際關係等等,這些我們或許還正在經歷著。

而如上文中提及的,我認為大學生可以通過一下的方式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

1、 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外界事物,創造和諧的外部環境;

2、 拓寬知識領域,培養廣泛的學習興趣;

3、 加強個人修養和道德情操;

4、 正確地看待壓力,理性地認識自我。

心理健康教育感想

和三位學長面對面的交流中我學到了很多,做一名優秀的大學生不僅要在學習上勝過別人,也要在生活做事中提公升自己的素養。剛來大學的時候,我覺得自己什麼也不知道,總覺得自己比別人笨,在很多人面前講話會臉紅,不敢和剛認識的同學主動打招呼。可在將近一年的大學生活中我學到了很多,嘗試做了好多是事情,儘管有些事情並...

教師心理健康標準

1.角色的認同,熱愛教育工作,勤於教育工作,能積極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將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現出來並由此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免除不必要的憂慮。2.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具體表現在 了解交往雙方彼此的權利和義務,將相互關係建立在互惠的基礎上 能客觀地了解和評價他人 與人相處時,尊重 信任 讚美 喜悅等正...

教師心理健康標準

一能積極地悅納自我 即真正了解 正確評價 樂於接受並喜歡自己的事業。承認人是有個體差異的,允許自己不如別人,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二有良好的教育認知水平 能面對現實並積極地去適應環境與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及客觀了解學生的能力 具有獲取資訊 適宜地傳遞資訊和有效運用資訊的能力 具有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