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學科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2022-09-23 06:12:04 字數 1112 閱讀 5340

【摘要】由於初中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在學習中主要表現為自我控制及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因此在資訊科技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求知特點,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選擇上要注意給學生一定的創造空間,讓學生自主**與學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

【關鍵詞】資訊科技自主學習創新

資訊科技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它有乙個理論聯絡實踐的基本過程,課堂氣氛的活躍,完全是教師這個主導作用發揮而來的。在資訊社會,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才能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前進。所謂「創新」,就是具備不拘泥於傳統的知識結構、學習方法的精神,具備質疑、**的能力。

而創新素質正是以自主學習能力為前提,因此,如何把學生培養成為能夠自主、能動、創造性地進行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社會主體,是擺在現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乙個重要課題。而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了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話題。

如何在資訊科技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呢?經過筆者的實踐與積累,談以下幾點體會。

1.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資訊科技教學中進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應該認識到,教育不應該僅僅是訓練和灌輸的工具,它應該是發展認知的手段。乙個有創造性的教師不單是上好一節課,而是怎樣充分應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把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即獲得知識的方法交給學生,發展學生的聰明才智,讓學生自主學習與**,開拓學生思維來獲得新的知識。

2.利用學生對計算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我們知道,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即使他們掌握了一定的創新方法和技術,也很難將其轉化為具有實際價值意義的創新行為。學生一旦對所學內容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的去學。資訊科技教學本來就是乙個寓教於樂、上機實踐的活動過程,我們應該針對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過程,充分考慮各個教學環節,把知識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實施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我在教學中常常有意識地創設疑問情境,課堂上常常提出一些有利於創新的問題:如自己的畫作能否設為桌面背景,自己的文件怎樣才能不被別人盜用等等,學生之間也常常開展相互質疑活動。疑問使學生產生好奇,好奇又使學生萌發出想實踐、想創新的意識,從而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來。

資訊科技學科教學反思

從一名小學班主任,改教資訊科技學科,一晃也7年了。從對資訊科技學科的一無所知,到現在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其中經歷了許多。現在我對資訊科技學科有了更深的認識,對資訊科技學科的教學也有了自已的一些看法。一 基本技能不能丟。資訊科技學科是一門讓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蒐集資訊與處理資訊的課程。而我認為,從動手操...

中學生資訊科技學習現狀問卷

同學們好,為了了解大家對資訊科技課程的認識狀況,我組織了這次調查。該調查 資料只做統計分析使用,希望得到大家的配合,填寫乙份真實的問卷!1.你家配備電腦嗎?a.有 b.無 2.你從何時起開始使用計算機?a.小學 b.初中 c.高中 d.更早 3.你認為一周應該有多少節電腦課 a.一節 b.兩節 c....

資訊科技學科教學計畫

一 原有情況分析 學生對學習計算機有一定的基礎,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還比較理想,大部分學生在計算機的應用方面還嫌狹窄,對於windows系統的基本操作還不夠熟練或者不規範,少部分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還沒形成,考慮到學生本學期的上課特點,所以,本學期將繼續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外,著重繼續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