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單選題總結

2022-10-02 14:48:08 字數 4844 閱讀 7043

一、關於長度

1、圍堰使用期間河流的常水位為+2.0公尺,可能出現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為3.0公尺,該圍堰頂的最低標高應為3.5公尺。

2、行道樹定點,行位必須準確,大約每50公尺,在株距之間釘一控制木樁。

3、脹縫設定按施工季節,除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度大於等於200mm時可不設脹縫,其他季節施工的板均設脹縫,脹縫間距一般為100~200mm。

4、為確保樁頂質量,在樁頂設計標高以上應加灌一定高度,以使關注結束後將此段混凝土清除。增加高度,可按孔深、成孔方法和清空方法確定。一般不宜小於0.5m,長柱不宜小於1.0m

5、小導管注漿支護的一般設計如下:鋼管直徑40~50mm,鋼管長3~4m,鋼管鑽設注漿孔間距為100~150mm,鋼管沿供的環向布置間距為300~500mm,鋼管沿拱的環向外插角為5°~15°,小導管受力桿件,因此兩排小導管在縱向應有一定得搭接長度,鋼管沿隧道縱向的搭接長度一般不小於1m。另外,採取超前小導管支護,超前小導管支護必須配合鋼拱架使用。

6、排水工程採用柔性管道時,管道隱蔽竣工驗收合格後應立即回填至管頂以上一倍管徑的高度。

7、挖土機械應距高壓電纜有一定的安全距離,距電纜1m處,嚴禁機械開挖。

8、採用坡度板控制槽底高程和坡度時,對於平面上呈直線的管道,坡度板設定間距和距槽底的高度分別不宜大於15m和3m。

9、溝槽支撐應隨著挖土的加深及時安裝。在軟土或其他不穩定土層中,開始支撐的溝槽開挖深度不得超過1m。

10、採用頂管法施工中的手工掘進時,工具管進入土層過程中,要求每頂進0.3m,測量不少於一次。

11、高密度聚乙烯(hdpe)雙壁波紋管用於道路下排水管道鋪設,當槽深大於3m,管徑300mm≤dn≤1000mm,不計入支撐板厚度時,溝槽的最小寬度應為dc+800 mm

12、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預製圓形管道與其上方鋼管或鑄鐵管交叉且同時施工,若鋼管或鑄鐵管的內徑不大於400mm時,宜在混凝土管兩側砌築磚墩支撐。

13、圓形或矩形管道與下方給水管道或鑄鐵管道交叉且同時施工時,宜對下方的管道加設套管或管廓,套管、管廓的內徑不應小於**管道外徑300mm 。

14、地上敷設管道的管組長度應按空中就位和焊接的需要來確定,宜等於或大於2倍支架間距

15、對接熱力管道管口時,應檢查管道平直度,在距介面中心200mm處測量,允許偏差1mm

16、管道基礎由地基、基礎和管座三部分組成。管座基礎施工,當槽深超過2m,基礎澆築時,必須採用串筒或滑槽來傾倒混凝土,以防混凝土發生離析現象。

17、燃氣管道穿越不通航河流河底時,根據水流沖刷條件確定管道至規劃河底的覆土厚度不應小於0.5m。

18、用機械填築涵洞缺口時,須待涵洞圬工達到容許強度後,即設計強度的100%,涵身兩側應用人工或小型機械對稱夯填,高出涵頂至少1m,然後再用機械填築。不得從單側偏推、偏填,使涵洞承受偏壓。

19、當沉井溼封底時,刃角的高度取1.5m左右,幹封底時,取0.6m左右。

20、水泥混凝土路面墊層的寬度應與路基相同,其最小厚度為150mm;半剛性墊層宜採用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排水墊層宜採用顆粒材料。

21、支撐的施工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支撐後,,溝槽中心線每側淨寬不應小於施工設計的規定;2)支撐不得妨礙下管和穩管;3)安裝應牢固,安裝可靠;4)鋼板樁的軸線位移不得大於50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於1.5%

22、護筒埋設時,護筒中心軸線應對正測量標定的樁位中心,其水平偏差<50mm,垂直偏差<1%。

23、人工掘進頂管施工時在允許超挖的穩定土中正常頂進時,管頂以上超挖量不大於15mm。頂進時測量工具管的中心和高程規定:採用人工掘進時,工具管進入土層過程中,或進入接收工作井前30m,每頂進0.

3m,測量不少於一次;管道進入土層後正常頂進時,每1.0m測量一次,糾偏時增加測量次數。

24、鑽孔灌注樁孔內坍塌不嚴重,可回填砂和黏質土(或砂礫和黃土)混合物到坍孔處以上1~2m,土坍孔嚴重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積密實後再鑽。

25、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均為右側行車的雙線線路,採用1435mm標準規矩,正線及輔助線均採用50kg/m及以上的鋼軌,鋼軌接頭採用對接形式。

26、蓋梁支架和腳手架的地基處理應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一般採取先用壓路機碾壓,人工整平後,再在土基上鋪設枕木或路基箱板作為支撐基礎的方法,或在土基上鋪設100mm碎石,然後鋪設150mm混凝土的方法進行處理。

27、水泥混凝土路面切縫深度,設傳力杆時,不宜小於板厚的1/3,且不得小於70mm;切縫深度,不設傳力杆時,不宜小於板厚的1/4,且不得小於60mm;切縫應做到寧晚不早,寧淺不深。

28、已鋪好的混凝土,應迅速振搗密實,並控制混凝土振動時間,不應過振,且不應少於30s,移動間距不宜大於50cm,以達到表面不再下沉並泛出水泥漿為準。

29、土圍堰施工中,堰頂寬度可為1~2m。當採用機械挖掘時,應視機械的種類確定,但不宜小於3m。堰外邊坡迎水流沖刷的一側,邊坡坡度宜為1∶2~1∶3,背水沖刷的一側的邊坡坡度可在1∶2之內,堰內邊坡宜為1∶1~1∶1.

5,內坡腳與基坑的距離根據河床土質及基坑開挖深度而定,但不得小於1m。

30、套管端部距電車道邊軌不應小於2.0m;距道路邊緣不應小於1.0m

31、應用12t以上壓路機碾壓,先輕型後重型。壓實厚度隨碾壓增加而增加,最多達20cm。嚴禁用薄層貼補法找平

32、市政管道工程中,必須進行管道吹掃的是燃氣管道。每次吹掃管道的管道長度不宜超過500m,當管道超過500m時,宜分段吹掃。

33、下面關於水泥混凝土板接縫表述正確的有:一次鋪築寬度大於4.5m時,應設定帶拉桿的假縫形式的縱向縮縫;橫向施工縫盡可能選在縮縫或脹縫處;除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200mm時可不設脹縫外,其他季節施工時均應設脹縫;對於特重及重交通的混凝土路面,縮縫應設傳力杆

34、拌合物從出料到運輸完畢的允許最長時間,根據水泥初凝時間、施工氣溫和攤鋪工藝確定,在運輸混凝土過程中,為防止混凝土產生離析,裝料高度不應超過1.5m並要防止漏漿,城市道路施工中,一般採用連續攪拌車運送。

35、保護設施兩端應伸出障礙物且與被跨越的障礙物間的距離不應小於0.5m

2、關於時間

1、水泥混凝土要達到100%設計強度並具有28d齡期

2、水泥穩定土基層必須保濕養護,防止忽乾忽濕,常溫下成活後應經7天養護方可在其上鋪築上層。

3、噴射混凝土養護,混凝土終凝2h後,應噴水養護;一般工程,養護時間不少於7d,重要工程,養護時間不少於14d。

4、嚴密性試驗應在強度試驗合格、管線全線回填後進行。嚴密性試驗前應向管道內充氣至試驗壓力,燃氣管道的嚴密性試驗持續時間一般不少於24h,實際壓力降不超過允許值為合格。

5、熱力管網試執行的時間為:在設計引數下連續執行72h。

6、水泥穩定土施工必須採用流水作業,使各工序緊密銜接;自攪拌至攤鋪完成,不應超過3h.

7、樹木定植24h內必須澆上第一遍水(頭水、壓水),水要澆透。

8、地鐵車站應滿足事故糟害發生時,能在6min內將一列車乘客、站台上候車人員及車站工作人員全部撤離站台的要求。

9、水泥砂漿抹帶完成後,應立即用吸水性強的材料覆蓋,可在3~4h小時後灑水養護

10、路基壓實中,各種壓路機的碾壓行駛速度最大不宜超過4km/h 。

11、水泥混凝土面層的養護時間為14~21d。

12、預應力筋和金屬管道在倉庫內保管時,倉庫應乾燥、防潮、通風良好、無腐蝕介質;在室外存放時,時間不宜超過6個月,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必須墊以枕木並用苫布覆蓋等有效措施,防止雨露和各種腐蝕性氣體、介質的影響。

13、路面混凝土主要是以混凝土的彎拉強度為設計標準。路面混凝土的彎拉強度是以150*150*550的時間,標養28d,以三分點雙力點的抗折強度為標準(輕交通為4.0mpa;中等交通為4.

5mpa;重交通、特重交通為5.0mpa。)

3、關於溫度

1、噴漿宜在氣溫高於15℃時施工,當有大風、降雨、冰凍或當日最低氣溫低於0℃時不得進行噴漿施工。

2、當氣溫低於( 10℃)時,城市主幹路、快速路的瀝青混凝土面層不宜施工

3、改性瀝青混合料宜隨伴隨用,需要短時間貯存時,時間不宜超過24h,貯存期間溫降不應超過10℃,且不得發生結合料老化、滴漏及粗細集料離析等現象。

4、後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採用蒸汽養護時,其恆溫應控制在60℃以下;採用早期蒸汽養護、後期自然養護的方法時,自然養護期仍須灑水、保持濕潤,直至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

5、熱拌瀝青混合料面層攤鋪後緊跟碾壓工序,壓實分為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熱拌瀝青混合料面層終壓可用輪胎式壓路機或停振的振動壓路機,不宜少於兩遍,直至無輪跡;碾壓開始和終了溫度隨瀝青標號而定,開始溫度取值範圍為120~150℃,終了溫度取值範圍為55~85℃.

6、熱拌熱鋪瀝青混合料路面開工後,按規範要求表面溫度低於50℃後,方可開放交通。

7、在起吊橋梁構件時,吊繩與構件夾角應大於60°。小於60時應設定吊樑或扁擔,盡可能使吊環垂直受力。

8、改性瀝青的生產過程中,間歇式拌合機宜備有保溫效能好的成品儲料倉,貯存過程中混合料溫降不得大於10℃.

9、電熔連線、熱熔連線、機械連線宜在環境溫度較低或接近最低時進行

4、關於比重

道路用石灰穩定土的石灰劑量是指石灰乾重佔乾土重的百分率。

錨具、夾具和連續器進場時,除應按出廠合格證和質量證明書核查其錨固效能類別、型號、規格、數量外,還應做外觀檢查,應從每批中抽取10%的錨具且不少於10套,檢查其外觀和尺寸。

承重部位的支架和模板,必要時,應在立模後,必要時,應在立模後預壓,消除非彈性變形和基礎的沉陷。預壓重力相當以後所澆築混凝土的重力,當結構分層澆築時混凝土時,預壓重力可取澆築混凝土重量的80%。

4、管道基礎應夯實平整,其密實度不得低於90%。

5、法蘭與法蘭、法蘭與管道應保持同軸,螺栓孔中心偏差不得超過孔徑的5%。

6、隧道結構在侵蝕性介質僅用防水混凝土時,其耐蝕係數不應小於0.8.

7、為提高石灰土強度、減少裂縫,可摻加最大粒徑不超過0.6倍石灰土厚度(且不大於10cm)的均勻粗集料。

8、水泥混凝土路面應嚴格控制水灰比,城市道路的最大水灰比不應大於0.48.

9、較大體積的混凝土墩台及其基礎,在混凝土中埋放石塊時可埋放厚度不小於150mm的石塊,埋放石塊的數量不宜超過混凝土結構體積的25%。

市政工程竣工總結

一 工程概況 1.1 本工程專案位於廈門火炬產業園,翔安區的中心部位。是產業區路網工程產業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產業區東臨規劃的思明工業園區,南靠規劃的行政中心,西隔翔安大道與規劃的翔安高新技術孵化基地遙相呼應。翔安大道與水瓊線兩條城市快速路構成翔安區 十字形 的道路骨架,使產業區具備了便捷的對外交通...

市政工程竣工

竣工資料編制目錄 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資料編制目錄 道路 橋梁工程 第一冊工程建設前期法定建設程式檔案 共1頁第1頁 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資料編制目錄 道路 橋梁工程 第二冊施工組織管理記錄 共 1頁第 1頁 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資料編制目錄 道路 橋梁工程 第三冊材料 裝置出廠質量合格證及檢 試 ...

市政工程整理

1 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資料的整理 1 1 工程開工前的準備工作 1.1.1 熟悉施工圖紙 工程開工前的準備工作尤為重要,首先熟悉設計施工圖 設計說明,發現施工圖有疑問 差錯時,應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1.1.2 填寫和準備工程開工必備的資料 填寫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開工條件驗評表 市政工程文明施工開工條件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