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評價語言的要求

2022-10-04 01:00:08 字數 2198 閱讀 7288

作者:陳衛東

**:《教育》2023年第13期

課堂教學語言大致有問題類、講解類、過渡類、評價類四大類,每一類語言都有一定的作用。課堂評價語言是否恰當,是否具有激勵性等對學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特級教師孫雙金曾說:

「評價語言在教學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評價恰當與否,說小一點,關係到課堂氣氛,教學效果;說大一點,關係到學生的終生發展。」語文教師應該特別重視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提高課堂評價的有效性。

準確性與賞識性

在實際教學中,課堂上不乏種種低效、無效的評價現象:要麼一味的表揚和肯定,亂戴高帽子,從不批評,企圖達到鼓勵的作用;要麼武斷地一口否定,讓學生當頭一棒,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或者是模稜兩可,自己舉棋不定,學生左右為難;或者是刻板式,千人一語,缺乏針對性。如何提高課堂評價語言的有效性呢?

筆者覺得要注意發揮好評價語言以下幾個特性。

準確性。準確性是教學語言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學語言就沒有「生命」。 評價語言準確是課堂傳授科學知識的首要前提。

教學過程中,無論用詞如何考究,語句怎樣華美,都會在準確性面前顯得蒼白無力。準確的語言必須是正確的、精確的。一方面是對事物客觀公正的評判,學生的言行是對是錯能夠給予正確評價,決不是含糊其辭,甚至黑白顛倒,判斷失誤或有嚴重偏差,誤導學生,出現科學性錯誤。

另一方面,準確的語言是比較精準的概括,既不過分誇大,也不特意縮小,要言不煩,通俗易懂,恰如其分地評判學生課堂學習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因此,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密切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否則評價就容易出現差錯。

賞識性。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

渴望被肯定。」得當的讚美是一種投資少效益高的鼓勵性行為,也是一種卓有成效的感情投資。高明的教師總是善於使用賞識性語言。

如,「你真了不起,一口氣能背誦出這麼多的詩歌來,肚子裡墨水真多!」「謝謝你,你像播音員一樣給如何朗讀做出了示範!」但,使用時應注意「真」「假」這對矛盾。

一方面,教師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不僅能感受到優等生的長處,更善於從中下等學生身上發覺閃光點,並將其放大,流露出教師的欽佩之情,且可以適當誇張。另一方面,學生需要真實的情感,所以在誇獎時,要注意具體明確學生的何種表現值得欣賞,假、大、空,容易引起學生反感。

激勵性與啟發性

激勵性。激勵性語言基於賞識性語言,兩者都講究對學生閃光點的追尋,都立足於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呵護,都能讓學生產生愉悅的心理體會。但激勵性語言又高於賞識性語言。

一方面,在指出學生成功之處後,會提出學生進一步努力的方向,期待學生更佳的表現,學生在自豪的同時會感受些許的遺憾,而這樣的遺憾,學生是完全可以克服的,進而確立起更高的學習目標,產生更強的學習內驅力。如,「你真了不起,一口氣能背誦出這麼多詩歌,如果聲音再響亮一些就更完美了。」「謝謝你,你像播音員一樣給我們如何朗讀做出了示範,就是注意調整一下站立姿勢就更神氣了。

」另一方面,激勵性語言,往往跳出某個問題,某一節課甚至某一學科的圈圈,從學習乃至為人處事等層面給學生以激勵,激勵的層次更深刻、更持久。

啟發性。啟發性語言在課堂評價上使用的頻率雖然不高,但是學生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方法的理解以及評價能力的提公升都離不開它。教師的啟發性語言通常出現在學生階段性學習之後,或對某一方法進行評價,或對某一環節進行整理,或對某節課的學習過程進行回顧。

它完全是一種新課程理念所倡導的對「過程與方法」的深刻反思,如「你覺得他這樣的理解有無道理?給你怎樣的啟發?」「這位同學朗讀得這麼流利,你覺得原因是什麼?

」「從剛才這位同學的背誦中,可以總結出了他有什麼好方法值得你學習?」重視學生的自我歸納與梳理,強調學生個體的感受與衡量以及學生群體之間的互動啟發和心理感知,具有較強的挑戰性和競爭性,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促進學生互相學習,共同發展。

針對性及課堂評價特性

針對性。針對性就是教師評價時能夠根據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評價語言、評價方式,因「人」施「評」,區別對待各種有差異的學生。要做到這點,一方面需要教師熟悉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及個性特點。

如學生有普通話不准、讀書拖腔等毛病,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說:「我知道這是小朋友最容易犯的毛病,不急。今後讀書時時刻留心字音,就會慢慢改正這個毛病。

」這樣的評價是對外地學生極具針對性的勉勵,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教師顧及特殊學生面子,不能直言地說,「你是差生,能夠讀得這樣好已經不錯了!」此類的話,一邊鼓勵一邊又挫傷學生自尊,讓學生哭笑不得。

語文課堂語言的評價特性往往不是單一的,兼具多種效能,需要語文教師加強課前預設及課中隨機生成,掌握多種語言評價藝術,才能真正發揮評價的診斷、激勵、指導、調控等功能,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服務。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泗港小學)

解讀語文課堂評價的語言導向

作者 陳習傑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12期 一句富有情感 充滿愛的火花的語言,可以撞擊學生的心靈,可以撥動學生的心弦,可以激發學生的心志。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評價語言,就像春雨潤物細無聲,就像陽春白雪撫摸大地,就像六月天吹來一縷涼風。因此,把握好語文課堂中語言導向,如同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

巧用評價語言啟用語文課堂

二 讓評價更具針對性 首先,評價語言要符合不同年齡特點學生的需要。如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自我檢查和評價能力較低,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往往依賴於他人的評價,所以應給予低年級學生明確的 具體的 鼓勵性的評價。其次,評價語言要符合不同個性特點學生的需要,要有針對性,力求把評價語言與學生的個性結合起來,是之發揮更大...

語文課堂上的評價

新課程下的語文課堂上評價 曾經看過這樣乙個顯而易見的道理,看過之後,引起了我的思考,是這樣說的 小孩子們因為無知而上學,所以孩子們回答問題不正確或荒謬,應該說是正常現象。如果孩子們的回答就是正確的,提出問題都是高質量的,倒是不正常了。可是我們卻把這種正常現象視為不正常,而要把不正常現象看作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