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學習方式的轉變

2022-10-05 05:45:02 字數 2413 閱讀 5448

福建省南安市大盈中心小學黃麗華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和理念,是課改實施的重點。《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

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那麼如何在實施新課程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呢?

一、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和先導。皮亞傑說過:「兒童是具有主動性的,所教的東西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們發展,興趣是學生認知活動的契機和直接誘因。

」小學生的積極性往往以自己的學習興趣為轉移,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我要學」的願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動參與數學活動之中,成為學習的主體。乙個充滿歡樂、驚異、懸念等情景的課堂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情不自禁地參與學習活動,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新知,並內化為學習動機。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選擇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素材,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生動具體的情境來啟用學生的求知慾,使課堂永遠對學生有一種魅力。

如教學「7的加減法」時,先讓學生看老鼠背土豆圖編故事:小老鼠從偷土豆,它偷回7個土豆,但是在路上,裝土豆的袋子破了乙個洞。這時,我提出乙個問題:

「小老鼠背的土豆可能丟了幾個,帶回幾個?」然後讓學生帶著這個既有趣有新奇的問題動手擺土豆,自由發表意見:袋子裡的土豆可能丟了4個,還剩3個,列式或是可能全丟了,乙個也不剩,列式或這樣匯入生動、形象、自然,不僅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點然求知慾望,促進全體學生的參與,而且啟用了學生的思維,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從故事中自己掌握理解知識的內涵。

整節課同學們都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輕鬆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 動手操作,啟迪學習思維

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的聯絡,思維就得不到發展。一位教育家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型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解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就是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它不僅使學習活動生動活潑,而且能啟迪大腦思維,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

實踐活動是低年級學生獲得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動手操作既符合他們好奇、好動的特點,又能使他們在親自感知事物的同時,自主發現問題,感受知識之間的聯絡。

如:在教學「七巧板」一課時,首先我用「變形金剛」這個學生非常熟悉的玩具引入新課,學生的積極性立即被調動起。接著,發給每個學生一套「七巧板」學具,學生接到手後發現「七巧板」的組成只有5個三角板、1個正方形、1個平行四邊形,那麼有什麼巧妙之處呢?

我不急於告訴學生「七巧板」的使用方法,只是引導學生像玩「變形金剛」那樣隨心所意的在桌上拼擺,看看能發現什麼?那場面精彩極了,學生們各個都像拼「藏寶圖」一樣,興奮極了。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創造出許多有趣的圖案。

這樣的操作活動不但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而且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三、 合作交流,激發創新情感

討論交流,合作學習是是現代學習的重要方式,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興趣和認知能力,更能激發學生創新情感。在教學中,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同時精心組織每次合作,使他們在有效、有序的共同學習中得到交流,受到啟發。如在教學《認識物體》一課時,我讓學生四人一小組圍坐一起,每組的桌上準備了一大堆的實物,有桌球、小皮球、茶葉罐、牙膏盒、積木等,讓學生按一定的標準將這些物體進行分類,要求小組合作提出分類標準,並得出分類結果。

如即「按形狀分」、「按大小分」,「按製作物體材料分」和「按顏色分」等,智慧型的火花在合作交流中五彩紛呈。事實證明,學生通過交流,必將會悟出許多新思想、新策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學生通過不斷地交換思想必將擁用多種思想。智慧型火種一旦被點燃,必將會光芒四射,既照亮了自己,又照亮了別人。

四、 自主探索,培養創新能力

自主探索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自己獨立探索和發現,從而獲取知識的過程。荷蘭著名的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是人的一種活動,如同游泳一樣,要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我們也必須在做數學中學習數學。

」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多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較多的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去再創造,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現自我,讓每個學生享受成功之樂。例如:「三角形三邊關係」的教學可設計這樣的數學活動:

1、創設問題情境。給出長分別為5厘公尺、3厘公尺、4厘公尺和長分別6厘公尺、3厘公尺、2厘公尺的兩組小棒擺乙個三角形。

2、提出問題:為什麼第一組小棒能擺成乙個三角形而第二組不能呢?

3、分組探索,猜想驗證。用小棒作邊,下列哪一組能搭成三角形?仔細思考三根小棒的長短有什麼關係?(單位:厘公尺)

4、實驗操作得出結論: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在這個教學片斷中,「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知識,是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通過操作、觀察、交流、歸納等學習過程,每乙個學生在探索中激起興趣,從發現尋求快樂,主動地獲到知識。

總之,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能啟用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主動參與,樂於**,合作交流,使學習數學活動成為乙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從角的初步認識案例談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一 例項 角的初步認識 一課中要讓學生學會畫用。下面是兩個教學片斷。教學片斷一 師 下面我們來學習畫角。畫角一般分三步 第一步,先畫頂點。第一步,光畫什麼?生 先圓頂點。師 第二步,從頂點出發畫一條邊。第二步,再畫什麼?生 再畫一條邊。師 從哪兒起畫一條邊?生 從頂點起。師 第三步,從頂點起向不同的...

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轉變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改變,但對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很多教師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其實,就教與學的關係而言,教師教育觀念 教學方式的轉變,最終都要落實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一 加強...

教學方式的轉變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

作者 錢美芹 陝西教育 教學 2012年第10期新的課程標準實施以來,隨著以人為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師的教學方式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學案導學 等教學模式的內涵也日趨豐富,突顯了以學定教 以教導學的教學策略。無疑,這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將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因此,認真 教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