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工儀表講義

2022-10-05 11:03:09 字數 5059 閱讀 3366

溫度一、溫度測量的基本概念

溫度是表徵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溫度只能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的某些特性來間接測量,而用來量度物體溫度數值的標尺叫溫標。它規定了溫度的讀數起點(零點)和測量溫度的基本單位。

目前國際上用得較多的溫標有華氏溫標、攝氏溫標、熱力學溫標和國際實用溫標。

二、溫度測量儀表的分類

溫度測量儀表按測溫方式可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大類。接觸式測溫儀表測溫儀表比較簡單、可靠,測量精度較高;但因測溫元件與被測介質需要進行充分的熱交換,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達到熱平衡,所以存在測溫的延遲現象,同時受耐高溫材料的限制,不能應用於很高的溫度測量。非接觸式儀表測溫是通過熱輻射原理來測量溫度的,測溫元件不需與被測介質接觸,測溫範圍廣,不受測溫上限的限制,也不會破壞被測物體的溫度場,反應速度一般也比較快;但受到物體的發射率、測量距離、煙塵和水氣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其測量誤差較大。

三、熱電偶和熱電阻

在接觸式溫度測量儀表熱電偶和熱電阻是工業上最常用的溫度檢測元件。

(一)熱電偶

1、熱電偶特點是:

測量精度高。因熱電偶直接與被測物件接觸,不受中間介質的影響。

測量範圍廣。常用的熱電偶從-50~+1600℃均可連續測量,某些特殊熱電偶最低可測到-269℃(如金鐵鎳鉻),最高可達+2800℃(如鎢-錸)。

構造簡單,使用方便。熱電偶通常是由兩種不同的金屬絲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開頭的限制,外有保護套管,用起來非常方便。

2、熱電偶測量原理

熱電偶是一種感溫元件, 它能將溫度訊號轉換成熱電勢訊號, 通過電氣測量儀表的配合, 就能測量出被測的溫度。熱電偶測溫的基本原理是熱電效應。在由兩種不同材料的導體 a 和 b 所組成的閉合迴路中 , 當 a 和 b 的兩個接點處於不同溫度 t 和 to時, 在迴路中就會產生熱電勢。

這就是所謂的塞貝克效應。導體 a 和 b 稱為熱電極。溫度較高的一端 (t 〉叫工作端 ( 通常焊接在一起 );溫度較低的一端 (to 〉叫自由端 ( 通常處於某個恆定的溫度下〉。

根據熱電勢與溫度函式關係。可製成熱電偶分度表。分度表是在自由端溫度 to=00c 的條件下得到的。

不同的熱電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

在熱電偶迴路中接入第三種金屬材料時, 只要該材料兩個接點的溫度相同, 熱電偶所產生的熱電勢將保持不變,即不受第三種金屬接入迴路中的影響。因此, 在熱電偶測溫時, 可接入測量儀表, 測得熱電勢後, 即可知道被測介質的溫度。

3、熱電偶的種類及結構形成

(1)熱電偶的種類

常用熱電偶可分為標準熱電偶和非標準熱電偶兩大類。標準熱電偶是指國家標準規定了其熱電勢與溫度的關係、允許誤差、並有統一的標準分度表的熱電偶,它有與其配套的顯示儀表可供選用。非標準化熱電偶在使用範圍或數量級上均不及標準化熱電偶,一般也沒有統一的分度表,主要用於某些特殊場合的測量。

(2)熱電偶的材料

從理論上講, 任何兩種導體都可以配製成熱電偶, 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材料都能製作熱電偶, 故對熱電極材料必須滿足以下幾點:

熱電偶材料受溫度作用後能產生較高的熱電勢, 熱電勢和溫度之間的關係最好呈線性或近似線性的單值函式關係;

能測量較高的溫度, 並在較寬的溫度範國內應用, 經長期使用後, 物理、化學效能及熱電特性保持穩定;

要求材料的電阻溫度係數要小, 電阻率高, 導電性能好, 熱容量要小;

復現性要好, 便於大批生產和互換, 便於制定統一的分度表;

機械效能好, 材質均勻;

資源豐富, **便宜。

(3)為了保證熱電偶可靠、穩定地工作,對熱電偶的結構要求如下:

① 組成熱電偶的兩個熱電極的焊接必須牢固;

② 兩個熱電極彼此之間應很好地絕緣,以防短路;

③ 補償導線與熱電偶自由端的連線要方便可靠;

④ 保護套管應能保證熱電極與有害介質充分隔離。

4、熱電偶的分度號

標準化熱電偶,按iec國際標準生產。熱電偶的分度號有主要有s、r、b、n、k、e、j、t等幾種。其中s、r、b屬於***熱電偶,n、k、e、j、t屬於廉金屬熱電偶。

s分度號的特點是抗氧化效能強,宜在氧化性、惰性氣氛中連續使用,長期使用溫度1400℃,短期1600℃。在所有熱電偶中,s分度號的精確度等級最高,通常用作標準熱電偶;

r分度號與s分度號相比除熱電動勢大15%左右,其它效能幾乎完全相同;

b分度號在室溫下熱電動勢極小,故在測量時一般不用補償導線。它的長期使用溫度為1600℃,短期1800℃。可在氧化性或中性氣氛中使用,也可在真空條件下短期使用。

n分度號的特點是1300℃下高溫抗氧化能力強,熱電動勢的長期穩定性及短期熱迴圈的復現性好,耐核輻照及耐低溫效能也好,可以部分代替s分度號熱電偶;

k分度號的特點是抗氧化效能強,宜在氧化性、惰性氣氛中連續使用,長期使用溫度1000℃,短期1200℃。在所有熱電偶中使用最廣泛;

e分度號的特點是在常用熱電偶中,其熱電動勢最大,即靈敏度最高。宜在氧化性、惰性氣氛中連續使用,使用溫度0-800℃;$vme

j分度號的特點是既可用於氧化性氣氛(使用溫度上限750℃),也可用於還原性氣氛(使用溫度上限950℃),並且耐h2及co氣體腐蝕,多用於煉油及化工;

t分度號的特點是在所有廉金屬熱電偶中精確度等級最高,通常用來測量300℃以下的溫度。

5、熱電偶冷端的溫度補償

由於熱電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較貴重(特別是採用***時),而測溫點到儀表的距離都很遠,為了節省熱電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採用補償導線把熱電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溫度比較穩定的控制室內,連線到儀表端子上。必須指出,熱電偶補償導線的作用只起延伸熱電極,使熱電偶的冷端移動到控制室的儀表端子上,它本身並不能消除冷端溫度變化對測溫的影響,不起補償作用。因此,還需採用其他修正方法來補償冷端溫度t0≠0℃時對測溫的影響。

在使用熱電偶補償導線時必須注意型號相配,極性不能接錯,補償導線與熱電偶連線端的溫度不能超過100℃。

冷端溫度補償器的型號應與熱電偶的型號相符,並在規定溫度範圍內使用;

冷端溫度補償器與熱電偶連線時極性不能接錯;

根據補償器的平衡點溫度調整儀表起始點,使指標批示在平衡點溫度;

具有自動補償機構的顯示儀表不安裝補償器;

補償器必須定期檢查和檢定.

(二)熱電阻

熱電阻是中低溫區最常用的一種溫度檢測器。它的主要特點是測量精度高,效能穩定。其中鉑熱是阻的測量精確度是最高的,它不僅廣泛應用於工業測溫,而且被製成標準的基準儀。

1.熱電阻測溫原理及材料

熱電阻是利用金屬導體或半導體有溫度變化時本身電阻也隨著發生變化的特性來測量溫度的,熱電阻的受熱部分(感溫元件)是用細金屬絲均勻地繞在絕緣材料作成的骨架上或通過雷射濺射工藝在基片形成。當被測介質有溫度梯度時,則所測得的溫度是感溫元件所在範圍內介質層的平均溫度。熱電阻大都由純金屬材料製成,目前應用最多的是鉑和銅,此外,現在已開始採用甸、鎳、錳和銠等材料製造熱電阻。

2.熱電阻的結構

(1)鎧裝熱電阻鎧裝熱電阻是由感溫元件(電阻體)、引線、絕緣材料、不鏽鋼套管組合而成的堅實體,它的外徑一般為φ2~φ8mm。 與普通型熱電阻相比,它有下列優點:

體積小,內部無空氣隙,熱慣性上,測量滯後小;

機械效能好、耐振,抗衝擊;

能彎曲,便於安裝

使用壽命長。

(2)端麵熱電阻端麵熱電阻感溫元件由特殊處理的電阻絲材繞制,緊貼在溫度計端麵。它與一般軸向熱電阻相比,能更正確和快速地反映被測端麵的實際溫度,適用於測量軸瓦和其他機件的端麵溫度。

(3)隔爆型熱電阻隔爆型熱電阻可用於區內具有**危險場所的溫度測量。 隔爆型熱電阻通過特殊結構的接線盒,把其外殼內部**性混合氣體因受到火花或電弧等影響而發生的**侷限在接線盒內,生產現場不會引超**。

3.熱電阻測溫系統的組成

熱電阻測溫系統一般由熱電阻、連線導線和顯示儀表等組成。從熱電阻的測溫原理可知,被測溫度的變化是直接通過熱電阻阻值的變化來測量的,因此,熱電阻體的引出線等各種線電阻的變化會給溫度測量帶來影響,引起連線導線電阻的變化主要有:導線長度的變化,導線接頭處接觸電阻的變化,重接線引起的電阻變化,還有環境溫度的變化以及測量線路中寄生電勢等。

熱電阻的引出線方式有3種:即2線制、3線制、4線制。

2線制熱電阻配線簡單,但要帶進引線電阻的附加誤差。因此不適用製造a級精度的熱電阻,且在使用時引線及導線都不宜過長。

3線制可以消除引線電阻的影響,測量精度高於2線制。作為過程檢測元件,其應用最廣。

4線制不僅可以消除引線電阻的影響,而且在連線導線阻值相同時,還可以消除該電阻的影響。在高精度測量時,要採用4線制。

(三)如何選擇熱電偶和熱電阻

選擇熱電偶和熱電阻,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根據測溫範圍選擇:500℃以上一般選擇熱電偶,500℃以下一般選擇熱電阻;

根據測量精度選擇:對精度要求較高選擇熱電阻,對精度要求不高選擇熱電偶;

根據測量範圍選擇:熱電偶所測量的一般指「點」溫,熱電阻所測量的一般指空間平均溫度。

壓力壓力的定義:

這裡的壓力概念,實際上指的是物理學上的壓強,即單位面積上所承受壓力的大小。

絕對壓力:以絕對壓力零位為基準,高於絕對壓力零位的壓力。

正壓:以大氣壓力為基準,高於大氣壓力的壓力。

負壓(真空):以大氣壓力為基準,低於大氣壓力的壓力。

差壓:兩個壓力之間的差值。

表壓:以大氣壓力為基準,大於或小於大氣壓力的壓力。

壓力變送器型別

以量程範圍:微壓變送器、壓力變送器

以測量方式:差壓變送器、壓力變送器

以測量要求:絕壓變送器、表壓變送器、相對表壓變送器。

按測壓感測元件材料原理大體分這麼幾種:

電容式矽壓阻式

矽諧振式

矽電容式

陶瓷電容式

陶瓷壓阻式

電容式原理

變送器被測介質的兩種壓力通入高、低兩壓力室,作用在δ元件(即敏感元件)的兩側隔離膜片上,通過隔離片和元件內的填充液傳送到測量膜片兩側。壓力變送器是由測量膜片與兩側絕緣片上的電極各組成乙個電容器。 當兩側壓力不一致時,致使測量膜片產生位移,其位移量和壓力差成正比,故兩側電容量就不等,通過振盪和解調環節,轉換成與壓力成正比的訊號。

單晶矽諧振式

由單晶矽諧振式感測器上的兩上h形的振動梁分別將差壓、壓力訊號轉換成頻率訊號,送到脈衝計數器,再將兩頻率之差直接傳遞到cpu進行資料處理,經d/a轉換器轉換為與輸入訊號相對應的4~20madc的輸出訊號,並在模擬訊號上疊加乙個brain/hart數碼訊號進行通訊。 膜盒元件中內建的特性修正存貯器存貯感測器的環境溫度、靜壓及輸入/輸出特性修正資料,經cpu運算,可使變送器獲得優良的溫度特性和靜壓特性及輸入/輸出特性。

熱工裝置及儀表

熱工裝置及儀表 課程考試複習提綱 第一章傳熱的方式 不同的熱處理爐的傳熱特點,描述工件和爐牆的綜合傳熱過程。方式 1.傳導傳熱 溫度不同的接觸物體間或一物體中各部分之間熱能的傳遞過程。2.對流傳熱 物體在流動時,流體質點發生位移和相互混合發生的熱量傳遞 3.輻射傳熱 物體間通過輻射能進行的熱能傳遞過...

熱工儀表檢修工 高階 應會

1 有一鉑銠10 鉑熱電偶,若在250 各段溫度範圍內即e 300,50 e 500,250 e 250,0 則各溫度段間熱電勢的關係是 a e 300,50 e 500,250 e 250,0 b e 300,50 e 500,250 e 250,0 c e 300,50 e 500,250 e ...

熱工儀表施工方案

工業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 gbj93 86 十二儀表用管路的敷設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1條管路敷設的位置,應按現場情況決定,不宜敷設在有礙檢修 易受機械損傷 腐蝕 振動及影響測量之處。第2條管路不宜直接埋地敷設。必須直接理地時,應經試壓合格和防腐處理後方可埋入。直接埋地的管路連線時必須採用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