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感知提供感性支柱

2022-10-06 23:12:03 字數 3271 閱讀 7887

作者:張興華

感知是感覺和知覺的統合概念。感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感官,事物的個別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如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膚覺等。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感官,事物的各部分屬性的整體在人腦中的反映。

除新生的嬰兒和科學實驗的需要,純粹孤立的感覺實際上是少有的。感覺和知覺總是密切地聯絡在一起,所以,人們就把兩者統合在一起,稱為感知。

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從感(知)覺開始的。感知是人們接觸、認識客觀世界和求得知識的門戶。喪失感(知)覺或感(知)覺能力有缺陷的人就無法正常認識客觀世界。

小學生認識事物帶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特別需要先從感知門戶裡獲得一定的感性認識,作為昇華到理性的誘因和支柱。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說過:「保持和重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奮的程度。」這裡所說的「有關的心理活動」的「第一次出現」,指的是首次感知的問題。

首次感知時,小學生第一次接觸新材料,「物件」由感官而進入大腦的資訊是全新的,前所未感的,它可以不受前攝抑制的干擾,長驅直入大腦,刻下毫無二致的印記。此時,感知材料所呈現的程式、結構以及刺激物資訊程度的強弱,對於能否在大腦中形成準確鮮明的表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次沒有感知準確的事物,以後即使重複多次,也難以消除已經造成的模糊印象。

所以,「最緊要的是第一印象。」小學生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在很多情況下都要經歷首次感知過程,所以,教師從一開始就要為學生提供準確、充分的感性材料,安排科學的感知程式,明確感知物件的資訊,精心組織好感知過程。如教學「迴圈小數」,一位教師運用感知規律,精心組織了首次感知過程。

教師先讓全體學生在10 ÷ 6與70.7 ÷ 33的豎式計算中,反覆試商,充分感知「除不盡」這一新情況(學生以前計算的整、小數除法都是除得盡的)。接著運用語言的調節功能,將學生的感知導向到餘數和商的小數部分,使學生發現有關數字在重複出現;同時,根據感知的選擇性和差異律,把豎式中的有關數字用色筆突出,把餘數與商的小數部分的數字的有序變化從背景中凸顯出來,讓學生鮮明地感知,有關數字依次不斷重複出現的現象。

最後又通過語言的導向,引導學生對「依次不斷重複出現」的數字的個數及開始位進行深入的感知……至此,學生對迴圈小數的本質意義已經積聚起準確充分的感性認識,即可引導學生進行抽象概括,理解迴圈小數的概念。

在數學教學中,感性材料主要是在直觀教學中通過感知而獲得的。學生感知材料,受著各種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和揭示這些條件與感知效果的關係,對於直觀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師應掌握和運用感知規律,改進直觀教學。

一、 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豐富感性經驗的積累

鑑於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對於準確的材料感知到一定的數量,感知到一定的程度,抽象思維就悄悄地開始了。所以,學生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準確的感性例證。如面積這個概念第一次進入三年級學生的認識領域,是學生空間觀念的一次跨越。

學生以前習慣於從一維空間(長度)角度來看平面圖形的(長、寬、邊長、周長等),較難理解面積這一二維空間的意義。但是,如果在教材安排的比較黑板表面和課本封面的大小、摸摸課桌面和椅子面並比較大小以後,再讓每個學生比較課本與練習本封面的大小,進而任意舉出兩個面(包括平面圖形)比較大小,並用手掌平撫,學生就會在充分的感性經驗的積聚中,獲得二維空間的觀念,理解面積的意義。

二、 借助恰當的語言調控,提高感知的目的性和計畫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置於紛繁複雜的客觀事物中的認識主體,不可能對所有事物都感知清楚和做出反應,而只能有選擇地以少數事物為感知物件,其餘的事物只能模糊地覺察到,成為襯托感知物件的背景。而感知的這種選擇性又被感知的目的所制約。數學教學活動要求學生有目的有計畫地去感知確定的物件,感知目的越明確,感官指向越集中,感知越鮮明,建立的表象越清晰。

但是,小學生的注意往往帶著無意性,感知常常隨著情緒指向自己意向的事物,低年級學生更易受興趣所使。解決這一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依靠語言的調控和導向。教師要設計好確切的指導語和誘發性的提示,給學生感知導向,使感知成為有目的有計畫的觀察活動。

上述迴圈小數的教學案例中,當學生初步感知「除不盡」這一新情況後,教師提示學生:「如果耐心地再往下除幾步,就會在餘數和商的小數部分發現一種更為有趣的現象。」學生就會繼續計算,並在餘數和商的小數部分中努力尋找有趣的現象,即有關數字不斷反覆出現的現象;此後,教師又提出要求:

「觀察這兩個商的小數部分,它們各從哪一位起,有幾個數字在依次不斷重複出現?」學生便著意對依次不斷重複出現的數字的個數和開始位進行深入感知……這裡,由於語言的導向,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開展觀察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感知效果。

三、 擴大感知物件和背景的差異,突出概念的本質屬性

感知的選擇性表明,人能夠從周圍環境眾多事物中優先、顯著地分出當前所要感知的物件。那麼,教學時就可以根據需要把感知物件從背景中分化出來,集中注意於所要感知的物件。心理學實驗又表明,感知物件與背景之間的差別越大,物件就越容易分化出來。

所以,為了把確定的感知材料凸顯出來,要設法擴大它與背景材料的差異,增強對比度,優化感知效果,突出概念的本質屬性。教學「有餘數的除法」,為了使學生深刻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教師結合學生的操作在磁性黑板上作了下面的板書和演示:

8÷4=2(盤)

9÷4=2(盤)……1(個)

10÷4=2(盤)……2(個)

11÷4=2(盤)……3(個)

12÷4=3(盤)

教師在除數與相應的餘數上套上紅色框,把餘數與除數的關係從白色的整體計算背景中凸顯出來,學生通過比較大小,能清晰而深刻地理解在除法中餘數必須比除數小的道理。上述迴圈小數的教例中,教師在豎式中把餘數與商的小數部分的數字用色筆從白色背景中凸顯出來,就是為了擴大物件與背景的差異,幫助學生深刻理解「不斷」「依次」「重複」的意義。

在靜止的情境中,活動著的物件容易成為感知的目標。因此,教學中可適當運用活動卡片和模型,投影、課件等資訊科技手段,組織遊戲、表演、比賽等活動,來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如教學「平行和相交」,有位教師讓學生玩擺遊戲棒的遊戲,每位學生都用兩根小棒擺在桌面上,形成了各種位置關係:

讓學生感知,然後比較分析,形成相交與平行的概念。

根據感知的選擇性和差異律,教師平時講課要注意主次分明,突出重點,化解難點。關鍵內容要板書在醒目的地方,使用直觀教具要安排在顯要的位置,需要突出的內容可用色筆或音像突出,講課不能平鋪直敘,而要抑揚頓挫,以保證良好的感知效果。

四、 排程多種感官協同作用,形成深刻表象

人的感知總是通過多種感官協同活動進行的。小學生認識事物更需通過多種感覺渠道,共同接受感知物件的刺激,在頭腦中形成深刻表象。如為了讓學生認識圓周長的空間意義,教師先出示乙個周圍鑲著紅線的圓,把圓周長顯示出來給學生看:

接著讓學生在圓上用手指示圓周長的部位,在觸覺中體驗圓周長是曲線狀的;再讓學生把鑲著的紅線撥下來,拉直,在運動覺中感知,曲線狀的圓周長展開後是一條具有固定長度的線條……這樣,視覺、觸覺、運動覺協同感知,輔以必要講解和提示(又與聽覺結合在一起),把同一物件資訊同時輸入大腦,學生獲得的圓周長的表象將是鮮明、深刻的。

強化服務意識,提供工作質量

黨風廉政教育徵文 2011年9月30在公司五樓會議室參加了三季度副科級以上管理人員及重點崗位人員培訓班,根據工作要求,本人結合崗位工作就 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工作質量 談談自己的認識。一 牢固樹立禮貌服務的思想 作為公司的職能部室,就是為公司生產服好務,為公司職工服好務。作為出納崗位,是公司對外的乙個...

駕駛員視覺特徵與環境感知識別的聽後感

今天下午聽了楊軫教授的講座關於駕駛員的視覺特徵與環境感知識別,我們知道了在汽車駕駛員在行車中,有80 90 以上的住處是依靠視覺獲得的。駕駛員的眼睛是保證安全行車的重要的感覺器官,眼睛的視覺特性與交通安全有密切關係。1.視覺生理 1 視野人的眼睛注視前方,頭部的視線固定時,所能看到的範圍稱為視野 靜...

強化一感兩度兩率實施方案

武漢市金銀湖中學強化提公升 一 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建立 平安社會 這個中心,通過全方位 立體化 高密度的宣傳,充分展示近年來我區 平安建立 所取得的成績。採取開門納諫 組織宣講 入戶走訪等形式,徵求群眾對平安建立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最大限度地激發群眾理解 支援 參與建立 平安社會 活動的積極性,為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