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眼睛》教學設計

2022-10-08 17:00:11 字數 2847 閱讀 6041

第6節神奇的眼睛

教學分析

"神奇的眼睛"一節安排在透鏡凸透鏡成像規律之後,這樣安排符合初二學生的認識規律。在學習了凸透鏡的成像規律,了解了凸透鏡成像的特點,由淺到深,同時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系統性。並且神奇的眼睛解釋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絡,也喚起學生對眼睛愛護的意識。

學情分析

學生對「眼睛與視覺」這部分內容是比較感興趣的,他們不僅對結構與功能感興趣,更對與眼睛有關的疾病感興趣,通過生活現象,使學生對本節課已有了足夠的興趣。更何況本節課還有與他們密切相關的「近視」。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眼睛結構

2、了解眼睛如何看清物體

3、知道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方法

4、懂得如何預防近視,保護視力,有自覺關愛盲人的意識,懂得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過程與方法

學會用模擬實驗的方法,**視覺形成的機理,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和口頭表達等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學習讓學生體驗眼睛的神奇,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護眼意識。

2、學生在**過程中,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1、了解眼睛如何看清物體

2、知道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

難點:引導學生**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

教學器材:

多**課件、裝有水的氣球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讓學生傾聽2023年帕運會盲人歌手楊海濤的《天域》及他在演唱結束後的深情獨白匯入,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望以及對眼睛的愛護意識。

2、新課講授

1、眼睛的結構

多**展示眼睛的結構,並能夠準確的說出各個部位的名稱。

(學生活動:學生回憶知識並思考回答)

教學設計說明:

通過引導學生,讓學生重新溫習眼睛的結構,在與之前學過的凸透鏡重新規律作模擬,知道角膜和晶狀體的共同作用相當於凸透鏡,而視網膜則相當於光屏。

當然同時進一步強調:晶狀體是乙個變焦距的凸透鏡,眼睛能夠自動調節。(引學生**的興趣:眼睛怎麼自動調節呢?)

2、眼睛如何看清物體

引導學生思考"眼睛如何看清物體",在做演示實驗:在氣球中加水當做晶狀體,而兩手相當於睫狀體,演示眼睛看遠處及近處時晶狀體的收縮情況,在運用前面所學知識——凸透鏡成像規律,引導學生了解眼睛看清物體的原理。最後師生共同總結:

看遠處物體時:當睫狀體放鬆時,晶狀體變薄,遠處來的光線恰好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球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

看近處物體時:當睫狀體收縮時,晶狀體變厚,近處來的光線恰好會聚在視網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

3、**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方法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常見的眼疾,關注人們最常見的近視眼和遠視眼,引導學生**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方法,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這一教學難點,同時借助多**展示更加形象,最後由學生自己小結,教師進行一定的補充。

近視眼形成的原因:

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成像在視網膜的前方。

矯正的方法:佩戴凹透鏡,減弱折光能力,使成像整好落在視網膜上。

遠視眼形成的原因:

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在視網膜的後方。

矯正的方法:佩戴凸透鏡,增強折光能力,使成像整好落在視網膜上。

最後教師進行法律知識的補充:佩戴眼睛必須要到正規的眼鏡店,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

4、引導學生關注,愛護眼睛。

(1)**動漫**:不注意用眼的危害

(2)生活中引起近視眼、遠視眼的原因

(3)怎樣保護眼睛?

(同學們從自己說起,各抒己見,最後歸納總結為「三要」和「四不看」。)

「三要」:讀寫姿勢要正確,眼與書的距離要在33厘公尺左右;看書、看電視或使用電腦1小時後要休息一下,要遠眺幾分鐘;要定期檢查視力,認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強光下看書;不在光線暗的地方看書;不躺臥看書;不走路看書。

[設計說明]:學習生物知識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持人體健康。所以在學完了理論知識後就很有必要聯絡到學生的生活實際。

「從自己說起」,每個同學都會有很多話說:他們會反省自己做得不對的地方,也會用比較「專業」的眼光評判生活中人們做得欠妥的地方。這樣的問題更具有開放性,給他們更寬廣的自由發揮空間。

課後小結:引導學生進行小結

板書設計

第六節眼睛和眼鏡

一、眼睛

1、人眼視物類似於照相機工作

2、正常人眼視物原理:靠改變晶狀體的凸度

二、近視眼及其矯正

1.近視眼的成因:像成在視網膜前

2.矯正方法:戴凹透鏡

三、遠視眼及其矯正

1.遠視眼的成因:像成在視網膜後

2.矯正方法:戴凸透鏡

四、注意科學用眼,保護好眼睛

作業布置:同步三練:1、3、4、5、7

教後反思

本節課基本上達到了期望的教學效果,學生對於各重要知識點都能理解掌握。「有反思才會有進步」,現將我的「感悟」闡述如下:

通過對教材的「全新改版」,內容的重新演繹,學生主體性得到更好發揮。在講新課之前,重溫了一道習題:兩個厚度不同的凸透鏡,通過觀察光路圖,讓學生尋找其中的規律:

凸透鏡越厚,對光的折射能力越強.為下面近視眼及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做下鋪墊.通過用氣球演示眼睛看遠處及近處物體時晶狀體的厚度的變化,形象的介紹了正常眼睛看清楚物體的原因,最後引導學生自己找出近視眼及遠視眼形成的原因及矯正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參與度較高.

存在的不足:

1、 在尋找「凸透鏡越厚,對光的折射能力越強」的規律過程中直接就給出了光路圖,應讓學生到黑板上去畫光路圖,最後再得出結論較好。

2、 事先沒有去錄播室看電腦的軟體,以至於正常眼睛看清遠處、近處的動畫**不出來。

3、 時間把握不准,以至於「怎樣保護眼睛」只能由教師匆匆的概括,學生沒有參與。

《神奇的紙》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二年級上冊 材料 單元的第4課。本課教學以紙為載體,通過改造一張紙,比較和體驗紙改造前後效能的變化,交流紙的這種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等,激發學生繼續改造材料 發現材料效能的 慾望。本課教材包括以下幾部分 第一部分 聚焦,承接第3課的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原有認知經驗說說普通紙的特點,引...

神奇的書 教學設計

共1學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的生字 新詞。2 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詩歌。3 了解書的神奇以及書給人類帶來的無窮樂趣 學情分析 1 本班共有學生16人,班中發言比較積極的只要一少部分,發言一般的學生近一半,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很少發言,甚至於幾乎從不發言。2 由於學生基礎不一,兩極分化嚴重。3 學生的整...

《神奇的玻璃家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通過查字典並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2了解課文介紹的五種神奇玻璃的作用。3體會作者介紹玻璃的表達方法,進行說話訓練。4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迅速發展的當代科技及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激發學生愛科學 學科學的積極性。教學重 難點了解神奇的玻璃的作用,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