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應走出兩個誤區

2022-10-08 19:33:06 字數 918 閱讀 9984

2023年,醫學專家研究認為,胃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與消化道的潰瘍密切相關,是胃癌始發原因之一。這個觀點已成消化界的熱門話題,尤其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生的關係,不僅醫學界關注,而許多病人看了一些科普書後,憂心忡忡,常常諮詢醫生: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不是很容易得胃癌呢?

正確認識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的細菌,存在於人體內胃和十二指腸的酸性環境中,80%的胃潰瘍和90%的十二指腸潰瘍都是由這種細菌引發的。不過,大多數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並不表現出症狀,只有一小部分人會進一步患胃部或十二指腸疾病,對於未出現症狀時候可以日常補充衛樂舒對抗菌即可,已經出現症狀的聯合抗生素+衛樂舒即可排除殺滅。

幽門螺旋桿菌與疾病的關係

目前,已經確認幽門螺桿菌與上胃腸道疾病中的4種疾病密切相關:

(1) 慢性胃炎;(2)消化性潰瘍病;(3) 胃癌;(4)胃粘膜相關性淋巴樣組織樣(malt)惡性淋巴瘤。**幽門螺桿菌可**消化性潰瘍,防止潰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幽門螺桿菌列為胃癌的頭號致癌因子。

從世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之間有相關性。調查發現在早期胃癌中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於對照組。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險性幾乎是未感染人群的4倍。但人們不必太緊張,因幽門螺桿菌的株種很多,不是只要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演變為胃癌。這與幽門螺桿菌的種株有很大關係,只有毒力很強、致癌機會高的菌株方才有可能導致胃癌。

一、無所謂。正常人還有50%帶菌者。

二、十分緊張,怕癌變。

當胃鏡檢出幽門螺桿菌或抽血查抗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臨床上有胃痛、胃脹、泛酸、噯氣、口臭等症狀;胃鏡檢查有淺表性、糜爛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病理組織學檢查有慢性淺表性胃炎,黏膜炎症浸潤現象、6個月後黏膜上皮增生、腺體萎縮、囊性變和腸化生,兩年後,黏膜腺體可異常增生,如果不及時**逆轉,極少數人會發生癌變。

所以,具有上述三種現象時,應殺菌**。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的危害

幽門螺桿菌 大名鼎鼎的澳大利亞胃腸病學家 因發現幽門螺桿菌而獲得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的巴里 馬歇爾 barry j marshall 日前應邀前往北京參與幽門螺桿菌臨床 峰會,會上馬歇爾接受了我們的提問,並認真的進行了解答。下面是馬歇爾的相關解答 幽門螺桿菌是什麼 幽門螺桿菌,helico...

幽門螺桿菌分型檢測晶元

概述幽門螺桿菌分型檢測晶元是與幽門螺桿菌分型檢測裝置 生物晶元診斷系統 匹配使用的部件,採用基因工程表達 天然提純和人工合成待測微生物的特異性抗原 抗體 將抗原或者抗體以微矩陣形勢固定於硝酸纖維素膜 nc膜 上,待檢樣本中的特異性抗體與之發生特異性免疫結合反應,並在nc膜上形成抗原 抗體免疫複合物,...

幽門螺桿菌 小不治,壞大事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主要生活在胃和十二指腸球部的細菌。相關統計顯示,我國居民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40 90 平均59 現症感染率為42 64 平均55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口 口傳播 糞 口傳播 口腔牙菌斑寄生。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接觸它的機會越多,因此幽門螺桿菌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20 30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