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變速課程設計

2022-10-11 06:45:04 字數 3394 閱讀 3065

行星齒輪式變速箱傳動方案設計任務書

一、設計題目:

行星齒輪式變速器傳動方案設計

二、設計任務

1、綜合法設計行星齒輪式變速箱傳動方案;

2、齒輪傳動設計;

3、繪製綜合速度平面圖,並分析構件的轉速和轉矩、確定換檔離合器的安裝位置等。

三、 所給設計引數

四、 工作量要求

1、完成變速器傳動方案的設計並進行配齒計算,

2、完成課程設計設計計算說明書1份,設計計算說明書要求層次分明,字跡工整,語句通順,公式運用恰當,計算結果準確,傳動方案實用,

3、繪製綜合轉速平面圖一張,

4、查詢文獻資料不少於六篇。

目錄一、綜合法設計行星齒輪式變速箱傳動方案……………………3

1、 已知條件3

2、根據不等於1的傳動比數目計算可列出的方程序數3

3、根據方程序數計算方程組數(傳動方案數3

4、計算旋轉構件數3

5、給旋轉構件命名3

6、用構件名稱組合方程式3

7、繪製變速箱傳動示意圖8

8、繪製傳動簡圖、計算迴圈功率12

二、齒輪傳動設計17

1、齒輪模數和齒圈分度圓直徑確定17

2、齒圈和太陽輪齒數計算17

3、齒輪傳動安裝條件校核17

三、繪製綜合轉速平面圖,分析構件的轉速並確定換檔離合器位置…18

1、已知條件18

2、構件轉速平面圖繪製座標紙

3、構件轉速分析20

4、換檔離合器的位置確定22

四、參考資料22

行星齒輪變速箱傳動方案設計說明書

一.綜合法設計行星齒輪式變速箱傳動方案-

1.已知條件

2.根據不等於1的傳動比數目計算可列出的方程數

計算公式: ===10

3.傳動方案數

根據方程數計算方程組數(傳動方案數)計算公式: ==120

4.計算旋轉構件數

計算公式:m=n+2=3+2=5

式中:n不等於1的傳動比數;

2為輸入、輸出構件數。

5.給旋轉構件命名

輸入構件用符號"i"表示,輸出構件用符號"o"表示,其它旋轉構件用傳動比的下腳標表示。

6.用構件名稱組合方程式

注意:各方程式都是由不同的構件組合而成。

列方程(1).列原始方程式

列方程式參照的普遍公式:

按已知的n=3個非直接檔傳動比值,根據特性方程式寫出下列三個原始方程式:

(2).列派生方程式

現已知n=3,根據已經求得的需要的方程數c=10,尚需寫出7個派生運動方程,現在交所有方程及根據對方程取捨情況如下表

可從這6個方程中選擇3個方程式的不同組合;即可得=20個不同的傳動方案。

7.繪製變速箱傳動示意圖

方程組組合方式及取捨如下表所示:

㈠134

㈡135

㈢137

㈣138

㈤345

㈥347

㈦348

㈧457

㈨458

㈩451

(十一)578

(十二)571

(十三)573

(十四)574

(十五)781

(十六)783

(十七)784

(十八)143

(十九)147

(二十)148

各方程式對應行星排如下:

留下方程組合的傳動簡圖如下:

8.繪製傳動簡圖、計算迴圈功率

(1)在傳動示意圖當中優選兩種方案畫其傳動簡圖(第三次篩選方案);

此處選擇的方案是2和5。

方案5轉速計算(制動2):=1940

對於第5排:

對於第四排:

對於第一排:

方案5轉矩計算(制動2):

且有將轉速和轉矩的正負號標在傳動簡圖上並繪功率流線如下圖:

- 制動1時的功率流線圖如下:

制動r時的功率流線圖如下:

由圖可知制動r時存在迴圈功率, 但制動r時是倒檔,不是主要檔位.

案2轉速計算(制動2):=1940

對於第5排:

對於第三排:

對於第一排:

方案2轉矩計算(制動2):且有

將轉速和轉矩的正負號標在傳動簡圖上並繪功率流線如下圖:

制動1時的功率流線圖如下:

制動r時的功率流線圖如下:

總結:由上面功率流線圖可知制動2時方案2有迴圈功率,下面計算制動2時迴圈功率的大小:

可見迴圈功率佔的比例相當大,方案5雖然制動r時也有迴圈功率,但制動r時是倒檔,不是主要檔位,所以選擇方案5進行下一步計算分析。

二.齒輪結構設計

1.、齒輪模數和齒圈分度圓直徑確定

根據變速箱的輸入轉速和轉矩,初選齒輪模數m=3mm,齒圈分度圓直徑初選300mm。

2、齒圈和太陽輪齒數計算

齒圈的齒數

由可得所以 ,

,由,計算得:

3、齒輪傳動安裝條件校核

(1)同心條件的校核

由於方案5三個行星排均滿足,所以同心條件必滿足。

(2)、確定每個行星排的行星輪個數及其布置形式,並根據同心條件計算行星輪齒數

查相關資料了解到行星傳動一般選擇3個或者4行星輪,此處選3個行星輪均勻布置,這樣行星輪齒頂間隙可比較大。

(3)裝配條件校核

裝配條件的公式為:,其中n為行星排上的行星輪個數,在這裡n=3;

裝配條件校核如下:

第(4)排:

第(1)排:

第(5)排:

計算結果均為整數,故裝配條件滿足。

(4)相鄰條件

為保證行星輪在傳動時步干涉並較少攪油損失,相鄰的兩個行星輪的齒頂間的間隙應該大於5~8mm,經計算發現三個相鄰的行星輪齒頂間的間隙遠大於10mm,故滿足要求。

(5)將行星傳動的引數列表如下:

(6)傳動比誤差校核:

在設計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制約傳動比往往不能與理想值完全相同,所以必須對傳動比誤差進行校核,一般將傳動比控制在3%~5%之內。現對傳動比誤差進行校核如下:

制動1時

=1940,經計算620,所以=3.13,=3.14.

制動2時

=1940,經計算1060,所以=1.83,=1.84

制動r時

.=1940,經計算-700,所以=2.77,=2.85.

誤差校核

1檔r檔2檔由校核結果看,方案ⅰ滿足傳動比條件

三、繪製綜合轉速平面圖,分析構件的轉速並確定換檔離合器位置

1、已知條件

(1)、各檔傳動比 (此處的傳動比為齒輪齒數確定之後的實際傳動比)

=3.13 =1.83 =-2.77

(2)、制動件轉速方程式1)

(3)、行星輪轉速方程式2)

式中:、、——分別表示制動構件、輸出構件和行星輪的轉速;

五檔手動變速器課程設計設計

第一章資料計算 1.1設計初始資料 方案三 學號 23 最高車速 95 2x 23 25 91km h 發動機功率 62.5 23 25 60.5kw 功率轉速 3600 50x 23 20 3450r min 轉矩 196 5x 23 25 186n m 總質量 ma 4000 50x 23 25...

課程設計 鋼結構課程設計

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 本科 鋼結構基本原理 課程設計任務書 題目 鋼框架主次梁設計 姓名 班級 學號 建築工程系 目錄一設計條件 2 二設計內容和要求 2 三設計次梁截面cl 1 3 3.1 次梁截面內力計算 不含次梁的自重 3 3.2 次梁截面選取 5 3.3 次梁截面的驗算 7 1 ...

球閥課程設計報告 ProE課程設計

一.課題名稱 球閥班級 12機自a1 小組成員 李軍帥 組長 李軍帥 二.球閥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描述 1.球閥的工作原理 球閥的主要驅動原件是裝配於閥杆上端的扳手,球閥的啟閉元件是位於閥桿下端的球體。球閥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當給扳手施加某一轉矩,扳手驅動閥桿旋轉,閥桿將扳手的轉矩傳遞給位於閥桿下端的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