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與審美的關係

2022-10-15 01:21:06 字數 1243 閱讀 7309

修養,作為一種藝術修養,其主要任務就是進行審美修養,而聲樂修養作為**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務也應該包括審美修養。但在實際的聲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往往只把聲樂技能技巧的培養和訓練放在第一位,而忽視審美修養的進行。對於審美與歌唱方法來說,審美是第一位的,方法是第二位的;審美為人們設定了目標,而方法則是通過科學的途徑達到目標的手段。

在聲樂修養過程中,如果能夠正確培養學生的審美觀,提高學生鑑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將會對學生準確掌握聲樂演唱技能技巧有百利而無一害。

一、審美修養的內容

總地來說,聲樂修養審美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感官上的審美。即人在聽覺和視覺上對歌唱的感官感受。這屬於共性審美。

第二,內容上的審美。這是指對作品內涵上的理解與鑑賞,主要是歌唱者對**、文學、歷史、哲學等方面的認知。

第三,歌唱技巧上的審美。這種審美主要是針對演唱的技巧與方法而言的。歌唱者熟練掌握了演唱技巧並能準確地運用是提高歌唱技巧審美的必然途徑。

二、審美修養的方法

第一,確立美的聲音概念,美化歌唱聲音。

我們知道,聲音是通過聽覺器官來感知的。要想獲得聽覺美,首先必須要有美的聲音;要想使歌唱得更美,學生就必須從確立正確的聲音概念和美化聲音這兩方面來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猶如人的指紋各不相同一樣,人的嗓音也各有自己的特點。

比如有些學生覺得某個歌星的聲音好聽,便不顧自身條件極力模仿,殊不知,這種模仿極易造成嗓子的損害,甚至造成聲音的扭曲變形。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時刻注意學生的這種動態,幫助他們確立正確的聲音概念和審美觀念。

美化聲音,是指通過歌唱技巧的訓練與運用,使自己的聲音更加動聽,更加美好。眾所周知,聲音的美由自然嗓音、科學發聲和審美心境以及**修養等構成。即使天生嗓音很好,也必須要經過正規的訓練、培養和鍛鍊,這樣才能使聲音真正達到美的感覺。

通過不科學的方法發出的聲音總是無光澤的,而且聽起來吃力,歌唱的美更是無從談起。因此,通過科學的培訓來美化聲音是不可或缺的。美的歌聲來自於歌唱者對美的追求和理解。

在歌唱時,我們應盡量把一首歌裡的每乙個字、每乙個音都唱在正確的狀態上,並對其進行精心地研究和反覆地練習,使整個歌曲都聽起來圓潤、流暢,把握整首歌的演唱效果。另外,聲音唱法的不同也會使同一作品的韻味有大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視聽對比的方法就能夠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不同聲音的美。

如《山丹丹開花紅豔豔》這首歌,不管是民族唱法還是美聲唱法,其聲音都各有其特色,學生聽後可以讓他們通過分析兩種唱法的差別,感受兩種不同的聲音給人們帶來的獨特「味道」。總之,使學生確立正確的聲音概念並掌握科學的發聲技巧,從而美化聲音,是審美修養在聲樂教學中的必備條件。

大眾審美文化與聲樂藝術的關係探析

作者 卜利婕 北方 2014年第10期 摘要 隨著後現代主義文學的繁榮,審美文化不僅在學術界廣為應用,更開始走向大眾文化的方向範圍。藝術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發達,越來越多地承載起了對於大眾審美文化的構建作用。聲樂藝術作為反映時代背景和人們審美需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對於它本身無論是本體的構成發展還是對外的...

論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

摘要 開展聲樂教學審美意識的培養活動,是提公升學生審美趣味的重要舉措,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主要從聲樂教學中培養審美意識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一些關於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策略。關鍵詞 聲樂教學 審美意識 培養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誌碼 a 文章編號 1007 0125 2016...

培養審美的眼睛美術鑑賞及其意義

教材版本 人民美術出版社 美術鑑賞 2004年版本 作者單位 廣州市第八十九中學劉鵬 設計背景 人民美術出版社 美術鑑賞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形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在接觸教材後給我的感覺是內容和形式是循序漸進的,課題論述有一定的延續性和深度,課題涉及內容廣泛,美術知識與現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