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8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案

2022-10-15 21:09:13 字數 4780 閱讀 5560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

第一課 《三峽》

【課文背景介紹】

《三峽》是北朝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寫,三峽選自酈道元《水經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描寫了長江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山陡水急的險峻形勢,在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色。

全文描寫隨物賦形,動靜相生,情景交融,情隨景遷,簡潔精練,生動傳神。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漢族,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學家。

仕途坎坷,終未能盡其才。他博覽奇書,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遊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撰《水經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

可稱為遊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遊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課文原文】

三峽⑴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quē)處⑵。重巖疊嶂⑶,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⑷,不見曦(xī)月⑸。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絕⑹。或王命急宣⑺,有時朝發白帝⑻,暮到江陵⑼,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⑽,不以疾也⑾。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⑿,回清倒影。絕巘(yǎn)多生怪柏,懸泉瀑布⒀,飛漱其間,清榮峻茂⒁,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⒂,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⒃,空谷傳響⒄,哀轉久絕⒅。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⒆,猿鳴三聲淚沾裳⒇。」

【字詞句掌握】

一、古今異義詞:

1.或王命急宣(或古義:有時今義:常用於選擇複句的關聯詞)

2.至於夏水襄陵(至於古義:【連詞】承上啟下今義:常連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雖乘奔御風(雖古義:即使今義:雖然)5.不以疾也 (疾古義:快今義:疾病)

4.淚沾裳(裳古義:古人的下衣今義:衣服)6.良多趣味(良古義:真,實在今義:好)

二、一詞多義:

1.自:

自三峽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2.絕:

沿溯阻絕(斷絕) 絕巘(寫作「山獻」) 哀轉久絕(消失) 群響畢絕(停止)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世隔絕) 以為妙絕(極點)

3.清:

回清倒影(清波) 清榮峻茂(水清)

4.屬:

屬引悽異 (屬(zhǔ):動詞。連線)  屬予作文以記之 (通「囑」囑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類)

三、通假字:

1.略無闕處(「闕」通「缺」,空缺這裡指中斷) 2.哀轉久絕(「轉」通「囀」,婉轉)

四、詞類活用: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奔:動詞用作名詞,賓士的快馬)

2.回清倒影(清: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 3.晴初霜旦(霜:名詞用作動詞,將降霜)

4.空谷傳響(空谷: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谷裡)5.素湍綠潭(湍:形容詞用作名詞,指急流)

6.林寒澗肅(寒,清涼;肅,寂靜。寒、肅,在句中充當謂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五、特殊句式:

1.兩岸連山:省略句,省略定語「三峽」。 2.重巖疊嶂:省略句,省略主語「兩岸」。

六、重點語句翻譯: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譯:即使騎著快馬,駕著風,也不如它快。

2、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譯: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茂,實在是趣味無窮。

3、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譯: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兩岸的山丘,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隻都被阻擱了。

4、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譯:空蕩的山谷裡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

5、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譯: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6、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譯:層層的岩石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

7、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譯: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完全沒有空缺的地方。

七、課文翻譯

從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高山連綿不絕,沒有一點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至於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有時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須急速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兩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裡呀!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沒有這樣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長著姿態怪異的柏樹,懸泉和瀑布在那裡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橫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結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不斷,異常淒涼,空蕩的山谷裡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的漁民唱到:「巴東三峽中巫峽綿長,兩岸猿聲陣陣,悲愴淒涼,讓人聽了,有悲傷落淚的感覺!

」【課文主旨】

《三峽》是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中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儘管只有155個字,卻寫出了三峽七百里的萬千氣象。文章生動地描寫了江水流經三峽時的壯觀場面,描繪了兩岸的景物;山石樹木,飛泉哀猿,情景歷歷如繪,使人讀後,宛如身歷其境。

本篇用彩筆描繪了三峽的地貌,再寫三峽不同季節的壯麗景色。作者融景入情,最後以憂傷的漁歌做結,表現了「山水雖佳,可世上猶有勞貧」的思想感情。文篇雖小,但展示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奇麗、無限壯觀的景象。

【課文要點分析】

一、文章結構

一層三峽的山(長、多、陡、高); 二層三峽的水(凶險、迅疾);

三層三峽的春冬美景(清幽四層三峽的秋景(悲寂、淒涼);

二、理解性默寫

1、文中側面寫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文中側面寫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寫三峽全景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4、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5、寫山高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6、由三峽水流洶湧湍急聯想到李白的詩歌是:《早發白帝城》

7、作者寫了春冬之時八種景物的特點和給予作者的感受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8、寫三峽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9、三峽夏季江水的特點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10、從視覺角度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11、描寫夏季三峽景色的句子是: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12、描寫三峽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13、描寫三峽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4、文章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的靜景,也描寫了「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的動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三、重要問題分析

1、本文寫春冬之景,用素、綠、清、影四字突出其特點。寫秋季景色,用寒、肅、悽、哀四字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出來。

2、結合文章內容,用一句話概括三峽的景色特點:雄奇險峻,清幽秀麗。

3、文末以漁歌作結有進一步突出三峽秋天的悽異的作用。

4、本文的中心是:描寫三峽的雄偉山勢和四季景色。

5、作者先寫夏季景色的目的是首先展現長江奔騰的氣勢和蓬勃的活力。

6、為什麼後寫秋天的目的在於讓讀者感受三峽寒靜肅穆、似含秋思的風致。

7、合寫春冬的目的在於展現風平浪靜時節三峽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點。

8、作者描寫了春冬之時的八種景物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怪柏、懸泉、瀑布。

9、作者寫三峽秋景什麼最突出:猿嘯

10、本文寫悽異哀轉的猿聲的目的是使哀愁和悲秋融為一體。

11、漁歌使用的修辭方法是引用,其作用是強調、渲染了三峽秋天的淒涼、悲愁。

12、對文章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寫三峽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節的特點。

b、文章使用了大量極富表現力的駢散句,語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關於三峽江水的描寫與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有異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寫山,後寫水,突出了三峽山高水險的特點。

13、從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漁者歌謠的作用是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天蕭瑟淒清的氣氛。

14、本文寫景的特點是:

在四季變化中展現三峽奇異鬼譎的山水美景,寓靜態於動態之中,動靜結合。

15、為什麼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寫,而是從夏、春冬寫到秋?

原因主要根據三峽江水的特點來選擇寫作順序的。

16、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主要是表達了祖國山水風光的熱愛,寄予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四、開放性試題

1、三峽適合修建水力發電站,也可以從本文找出兩個理由。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並寫出文中印證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勢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或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

原句: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2、選出下面不是寫「水清」的一項( c

a、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b、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

d、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第二課 《答謝中書書》

【課文背景介紹】

《答謝中書書》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同時也是陶弘景先生寫給朋友的一封書信。文題中的「答」是「回覆」「寫給」的意思。「謝中書」,即謝徵(zhēng),字元度,陳郡陽夏(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書鴻臚(掌朝廷機密文書),所以稱之為謝中書。「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作文

8篇范文 第六單元習作指導 看圖作文 勝似親人 這次習作有兩個內容供選擇 一是看圖作文,一是寫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兩者任選其一,給學生以自主選擇的空間。看圖作文,要求學生觀察 勝似親人 這幅圖畫,並根據畫面內容展開想象,寫一篇習作。教學時,首先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看看圖中有哪些人,她們在做什麼,然...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作文

第六單元作文范文 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 親愛的爸爸媽媽,其實,我有一肚子的話想對你們說,但是卻說不出口,每當見到你們的面,我就啞口無言,所以我只能在這兒對你們說 每天晚上,吃完拉飯後,我就必須離開客廳,走進與世隔絕的書房。你們在電視機前,前仰後翻的笑著的時候,我卻是在題海中苦苦思索。伴著我的只有一大...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習作

風景如畫的家鄉 我的家鄉可美了,一年四季都是風景如畫,景色誘人。春天,家鄉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柳樹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就像小姑娘的頭髮,隨風飄舞。桃花也開了,就像給桃樹穿上了一件粉紅色的紗裙。各種花草都聚攏來,家鄉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的美麗景象。夏天,月季花開了,紅紅的,青的葉,紅的花,從窗子向外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