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森林的開發與保護教案

2022-10-18 08:12:06 字數 5150 閱讀 3498

第二章第二節森林的開發和保護

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

教學目的:

1.分析雨林的環境效應和生物基因庫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開發的背景和原因。

4.討論雨林開發與保護的措施和

5.認識森林保護的重要性,樹立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意識,逐步建立正確的環境觀。

教學重點:

1.雨林的環境效應和生物基因庫功能。

2.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討論雨林開發與保護的措施和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教具準備:有關掛圖等、自製圖表等

教學方法:圖示分析法、啟發討論法等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現狀

1.森林的作用

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

⑵被譽為「大自然的總排程室」

森林有調節氣候、穩定大氣成分、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種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作用。此外,還具淨化空氣、美化環境、吸菸除塵、防風固沙等方面的環保功效。

2.世界森林現狀

⑴目前世界森林面積約38.6億公頃,森林覆蓋率僅為30%。

⑵現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地區(圖2.17)。它們或因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嚴酷,或因難以通行、開發較晚,才免遭大規模破壞。

思考為什麼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緯和中高緯地區?為什麼中緯度地區森林分布較少?

點撥:關於森林分布的地區差別問題。我們要用歷史的觀點去看。

在人類歷史之前,森林的分布主要制約於地形、氣候與水文狀況,除了乾旱、半乾旱地區以及高寒地區可能出現沙漠、寒漠或草原之外,陸地的大部分面積皆為各類森林所布滿。可是自從有了人類,情況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發展,他們對森林的破壞日益加大,特別是在中緯度的平坦、濕潤半濕潤地區,人口密布,森林受到的破壞更加突出,甚至有不少地方變成了無林區。

⑶森林急劇減少現狀及危害

①現狀:

a世界森林面積減少的趨勢仍在繼續,特別是大片熱帶原始林正在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b作為地球上現存面積最大,儲存比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亞馬孫熱帶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內)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巴西**對亞馬孫地區大規模開發計畫的實施,這片雨林受到破壞。

②危害:導致全球氣候失凋、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發,生物多樣性銳減,這些都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

活動1.一些沿海低地國家十分關心全球木材生產的年產量報表、並把他們未來的命運與熱帶叢林的木材公司聯絡在一起,你認為他們的擔心有道理嗎?

點撥:引導同學分析森林減少與溫室效應之間的關係。

2.找出下列地理事實的內在聯絡,並試繪一幅聯絡框圖加以說明。

淹沒沿海低地兩極冰川融化森林面積減少

海平面上公升全球氣候變暖大氣co2含量增加

點撥:森林面積減少→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氣候變暖→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公升→淹沒沿海低地。同學也可以繪成不同的框圖形式。

3.分析說明產生上述問題的關鍵環節,並對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你的看法。

點撥:關鍵環節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積減小。

二、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

1.分布

赤道南北兩側,但在大陸向風地帶可以伸展到由南北緯15°一25°。

東南亞地區、非洲剛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是熱帶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區。

思考熱帶雨林為什麼又稱赤道雨林?其分布有什麼特點?

點撥: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兩側。像若干塊翡翠串成的「綠色腰帶」環繞地球。

2.作用:——調節全球氣候,維護全球生態平衡

⑴熱帶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強大的生態系統,也是生產力最高的生物群落。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寶庫。

⑵亞馬孫河流域集中分布著地球上大約一半的熱帶森林,其全球生態環境效應尤為顯著。

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響著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⑶促進全球水迴圈、調節全球水平衡的作用(圖2.19)

思考1.雨林對當地的水迴圈有什麼影響?

點撥:為當地降水提供50%的水汽**,是當地水迴圈的重要環節。

2.如果亞馬孫雨林被毀,當地氣候和全球氣候可能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為什麼?

點撥:可從「地球之肺」的角度加以回答。

3.亞馬孫雨林被毀造成的危害?

點撥:由於不合理的開發,使得雨林不斷消減,導致雨林物種滅絕的速率加快。許多將來對人類可能具有重要價值的物種,在還沒有被人類充分研究之前就已遭滅絕,有些物種甚至還未被發現就已永遠消失了。

這不能不說是人類財富的巨大損失。

閱讀通過這個材料,使學生了解如下問題:

1.人類的健康與幸福直接依賴於生物的多樣性。雨林生物基因庫是人類藥品原料的重要**和醫學研究的寶庫。

2.亞馬孫雨林對於人類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全球環境來說,其影響可謂至關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亞馬孫雨林不僅屬於當地國家,也為全人類所共有。而保護好亞馬孫熱帶雨林,則是當地對於全人類所作的最大貢獻。

3.亞馬孫地區人規模開發計畫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擔憂,尤其是來自發達國家的指責。

思考1.閱讀上圖,有關雨林開發與保護的爭論,其實質是什麼?

點撥:爭論的實質:謀求目前利益與保護全球生態的責任的關係。

2.對這些爭論你有什么看法?有沒有消除分歧的方法?

點撥:可以發散討論。

三、雨林生態的脆弱性

1.熱帶雨林系統的優勢:

光合作用強烈、生物迴圈旺盛、生物生長迅速,群落生產力高

亞馬孫流域全年高溫多雨,由於充足的熱量、豐沛的水分和連續不間斷的生長季節,從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喬木為主的雨林群落。)

2.熱帶雨林生態系統過程分析(圖2.21)

在強大的生命活動推動下,雨林生態系統的生物迴圈旺盛。植物在快速生長的同時形成枯枝落葉,這些生物殘體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所釋放的養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繼續維持植物的快速生長。由於有機質分解和養分再迴圈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積累和補充養分,再加上長期高溫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貧瘠。

雨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所以地上植被成為雨林系統中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而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類破壞的部分。

人類通過焚燒和砍伐活動可將大片濃密的原始雨林頃刻化為烏有。雨林植被一旦被毀,養分遭受強烈淋洗而很快喪失,使地表植物很難恢復,整個生態系統就會陷於崩潰。

思考1.有人說熱帶雨林是「長著森林的綠色沙漠」,這是為什麼?

點撥:從熱帶雨林的環境的脆弱性方面回答。

2.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脆弱性表現在**?為什么?

點撥:熱帶雨林中的生物迴圈及其旺盛,以至有機質和養分再迴圈也非常旺盛。然而,雨林中的養分幾乎全部集中在植物體內,而土壤中的養分卻很少。

土壤中養分有兩個**,一為岩石風化釋放養分,另為枯枝落葉發布的養分,但枯枝落葉發布的養分很少回歸土壤,而是在地表就很快被分解者分解,又很快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加上強烈的地表徑流和旺盛的淋溶作用,林中土壤一般都比較貧瘠。如果雨林一旦被毀,地表養分被水一沖,整塊土地的肥力就會急劇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難恢復。這就是其脆弱性的關鍵所在。

活動遷移農業是熱帶雨林中土著居民的傳統耕作方式。根據下面提供的資料,分析說明遷移農業對熱帶雨林的影響。

(1)讀圖2.22,說說遷移農業的過程。同一塊土地被再次利用的週期大約需要多少年?

點撥:至少15年。

(2)閱讀圖2.23,解釋遷移農業從a—b—c—d土壤肥力的變化及其原因。

點撥:a表示原始森林情況土壤肥力狀況;b因為森林焚燒土壤肥力增加;c經過幾年耕作後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點;d棄耕後土壤肥力慢慢提高。

(3)結合圖2.24,評價遷移農業的休耕期長短對熱帶雨林產生的不同影響。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遷移的空間減少,遷移捉業的頻率和規模越來越大,又會對熱帶雨林產生怎樣的影響?

點撥:通過兩**表的對比,說明遷移農業休耕期的長短(以15年為界限),對雨林恢復的影響後果是不同的,特別是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相對土地面積減少,耕作的頻率將隨之加大,這必將加速了雨林的衰亡和土地肥力的衰退。

板書設計

第二節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現狀

1.森林的作用

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

⑵被譽為「大自然的總排程室」

2.世界森林現狀

二、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

1.分布2.作用:——調節全球氣候,維護全球生態平衡

三、雨林生態的脆弱性

1.熱帶雨林系統的優勢:2.熱帶雨林生態系統過程分析

第二課時

四、亞馬孫開發計畫及其影響

1.全球熱帶雨林被毀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人類的開發

⑵亞馬孫地區,破壞雨林的人類活動:

①過度的遷移農業,以獲得更多的糧食

②採礦、修路、城鎮建設:為不斷增長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業機會

③商業性伐木:木材出口換取外匯,以償還債務

④開闢大型農牧場:以轉讓土地,出口肉牛和熱帶經濟作物獲取經濟收益。

⑶開發的背景:

①當地發展中同家的人口增長和貧困,以及由此產生的發展需求(第一位)

②發達國家的無度需求及跨國投資手段(也很重要)

2.亞馬孫地區開發過程

⑴從歷史因素看,對雨林系統造成的影響不大。

本區開發較晚。周圍國家都為發展中國家、發展水平落後,人口、城市、工業等主要集中在狹窄的大西洋沿岸地帶。亞馬孫地區則因叢林阻隔和濕熱環境的影響,一直未被開發。

當地印第安人以漁獵、採集和傳統的遷移農業為生。且因人口很少,對自然索取不多。

⑵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後,影響逐漸加大。

隨著人口急增,土地需求膨脹,巴西**大規模建造公路,加快對西部疆土開發;實行人口均衡的發展政策,把首都從沿誨遷往內陸高原。

3.亞馬孫流域大規模開發計畫

⑴修建亞馬孫橫貫公路

從大西洋沿岸橫跨亞馬孫地區,延伸到秘魯邊境。全長達5 500多千公尺(包括支線總長超過20 000千公尺)。

隨著公路鋪設,大量東部移民進入雨林區,大規模的農場和牧牛場隨之出現,伐木公司的運輸更為方便,沿線還新建了城鎮居民點,河川沿岸也建起了造紙廠、煉鋁廠等。

思考評價修建雨林公路的利與弊。你認為雨林公路該不該修?

點撥:對於修建雨林的評價,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辨證地看問題。從「弊」的方面看,它可能造成林區居民的增加、開發公司蜂擁而至,響應的工廠也乘虛而入,雨林的受損程度也日益加大,甚至會加速雨林的毀滅,導致全球生態環境的破壞;若從「利」的方面看,它是人類走向文明的標誌,當地的經濟建設將會隨之突飛猛進,巴西國內的經濟壓力將會得到緩解。

至於公路該不該修的問題,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要認識到修與不修路與環境保護的關係。

新課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開發和保護》 2 導學案

第二章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第二節森林的開發和保護 2 一 預習與質疑 課前完成 一 學習目標 1 掌握雨林的主要分布地區 2 明確森林作為物質資源與環境資源的重要作用 3 認清森林資源的利用與保護之間的關係。4 了解雨林開發利用現狀和雨林銳減的後果,選擇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森林資源的措施,從而正確把握人與...

教案 濕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2.2 濕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以洞庭湖區為例 一 課程標準 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如森林 濕地等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了解其危害和綜合治理保護措施。二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濕地的概念及我國濕地的分布。2.了解濕地的重要價值。3.初步認識濕地等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了...

年小學品德與生活三年級《居家的安全與保護》教學設計

居家的安全與保護 教學設計思路 在教學中,通過討論 交流以及素材欣賞等形式,一是要引導學生關注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隱患和安全問題,關注一些習以為常的生活現象 二是引導學生使用各種家庭設施時或幫助家庭做家務活兒時應該保持高度警惕,時刻注意安全問題,培養自己的安全意識 三是引導學生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