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中學教學模式

2022-10-18 13:27:11 字數 3748 閱讀 6155

洋思中學在數學學科教學中使用該模式的情況原文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教學模式在「例題型」課中的應用

這類課以例題為主要學習內容,重點是運用概念、定義、法則、定理等解決問題。這類課一般採用「一學一教,當堂訓練」的形式進行教學。具體教學程式及要求如下:

⑴揭示學習目標(約1分鐘)

[目的]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及所要達到的要求。

[步驟]①板書課題;②投影學習目標。

[注意點]目標要準確,例題型課的學習目標不只是獲得知識,而且更要突出能力,一般為「會運用」、「能熟練運用」,即要求學生能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來分析、解決相應的問題。

⑵指導學生自學。(約2分鐘)

[目的]使學生明確:①自學的內容:看課本上第幾頁到第幾頁的內容;②自學的時間:

約5-8分鐘;③自學的方法:邊看書邊思考,研究例題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思路,同時探索有無其他解法;④審視與例題類似的習題,明確解題思路,進行自我檢測。

[步驟]①投影自學指導;②學生看自學指導。

[注意點]①在設計思考題時,著重考慮如何引導學生自學例題,思考題要能啟發學生歸納有關步驟,理解有關思想方法,或者啟發學生小結注意點等。②投影內容要包含三層意思,讓學生看了後做到三個明確,即明確自學內容,明確自學方法,明確自學要求。

⑶先學。

a.學生看例題(約5-8分鐘)。

[目的]通過學生自學,了解例題的解題方法和步驟,並運用於與例題類似的習題上。

[步驟]①學生看例題;②理解例題的解題方法和步驟;③思考與例題類似的習題的解法。

[注意點]學生看書時,教師一般不講話,若有必要提醒個別學生注意什麼,也不宜太多,聲音不宜太大,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b.學生練習。(約10分鐘)

[目的]通過練習,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於解決實際問題上,同時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為後教做準備。

[步驟]①請學生板演與例題類似的習題,其他同學在座位上練習;②教師行間巡視,了解座位上同學的解答情況。

[注意點]①板演的學生一般以中下生為主,人數一般為3-5人,因為他們暴露的問題具有典型性;②老師在巡視時不能流於形式,要耐心細緻關注每個學生,真正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並歸納整理出典型的、傾向性的錯誤,將這些錯誤,用彩色粉筆寫在黑板上相應的位置,為後教準備好第一手資料。

⑷後教。(解疑導撥,合作**)(約5-8分鐘)

[目的]①學生通過解析、討論、正確判斷解題過程是對還是錯;②引導、幫助學生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進一步了解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規律。

[步驟]①讓學生判斷正誤,找出具體錯誤並更正,引導學生分析出錯的原因,鼓勵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一題多解)。②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點撥、矯正。

[注意點]①在改錯的過程中要鼓勵同學各抒己見,即使把對的改成錯的也要讓他們表現出來。這樣通過以後的討論,讓學生悟出究竟應該怎樣做才對,找出錯的原因,並接受教訓。②教的程式,同時看幾位同學做的同一步,並把座位上同學的有關這一步的錯誤一起評講,再歸納這一步的步驟及注意點。

③教的方式,「兵」教「兵」,即讓會的學生先講,學生講對了,教師肯定一下,不必重複;講得不完整的,表達不合要求的,教師再補充;講錯了的,學生或教師幫助更正。④教的要求,不能就題講題,只找答案,而要歸納出規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如計算題的步驟、應用題上的等量關係、證明題中輔助線的作法及證明思路等。

⑸當堂訓練。(約15分鐘)

[目的]通過獨立完成課堂作業,鞏固本節課所學的解題方法,使學生達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步驟]①布置作業內容,明確作業要求;②學生做作業;③布置思考題。

[注意點]①教師要巡視,確保人人像考試那樣獨立、按時完成;②明確解題格式,題目較長的應用題、證明題,不抄題目,只要求註明頁碼、題號,直接解答;③布置的思考題一般為提高題。

二、「概念十例題型」課

此種課型中的學習內容前部分是概念、法則、定理等,後部分是運用前面的概念解決實際問題的例題。

這類課一般採用「一學一教,當堂訓練」的方式進行,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重點一般不放在概念上,要特別留意學生運用概念解題或做與例題類似的習題時,對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具體教學過程與要點如下:

⑴揭示學習目標。(約1分鐘)

[目的]使學生知道本節課要理解什麼概念,並能運用所學概念解決什麼問題。

[步驟]①板書課題;②投影學習目標。

[注意點]①目標要明確,重點是運用概念能做對與例題類似的習題;②層次要清楚,便於學生明確學習內容及目標。

⑵自學前的指導。(約2分鐘)

[目的]使學生明確學什麼,怎麼學。

[步驟]①投影自學指導;②學生看自學指導。

[注意點]①投影內容要包含三層意思,讓學生看了後做到三個明確,即明確自學內容、方法和要求;②指導自學的方法,邊看書邊理解邊熟悉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等概念,看例題時,注意是怎樣運用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的。

⑶先學。(約10-15分鐘)

[目的]通過自學使學生初步理解並熟記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並能運用概念、法則、公式、定理做與例題類似的習題。

[步驟]①學生結合自學指導看書、思考;②學生練習。

[注意點]①學生看書時,教師要及時表揚那些看得又快又認真的同學,激勵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引起競爭;②檢測練習。要注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的運用,一般選與例題類似的習題。

⑷後教。(約8-10分鐘)

[目的]①引導學生自我評價;②通過糾正錯誤,使學生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規律。

[步驟]①學生自評;②組織學生討論判斷對錯;③引導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④引導學生總結經驗教訓,歸納並上公升為理論。

[注意點]①不默寫概念,但要通過能否運用概念做對與例題類似的習題來檢測對概念是否真正理解;②學生互評,逐題討論。若對,則讓他們說出對的道理,歸納出概念、法則、公式、定理;若有錯,則引導更正。通過糾正出現的問題,加深對概念的理解;③教師點撥的重點應放在本節課的概念、法則、公式、定理與例題的結合點上,即弄清例題中是怎樣運用本節課的定義、法則、公式、定理的;④指導的重點放在如何直接運用概念、法則、公式、定理解決問題,以及如何通過轉化創造直接運用的條件上。

⑸當堂訓練。(約15分鐘)

[目的]①通過完成一定量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促進能力內化;②通過課堂作業來檢測同學們是否實現學習目標。

[步驟]①布置作業內容,明確作業要求;②學生做作業;③布置思考題。

[注意點]①課堂作業要根據課程標準確定難度,選題要適量、適度;②教師要巡視,確保人人獨立、按時完成;③下課時收齊帶走全班作業本。

三、「綜合複習型」(專題型)課

在綜合複習時,一般採用「大迴圈」的方式進行,每一迴圈一般分為三課時(前後三天),每課時的任務及具體要求是:

第一課時:檢測練習。(先學)

[目的]摸清學生對本專題有哪些會了,還有哪些不會。

[步驟]①揭示檢測的目標;②學生獨立按時地完成檢測練習,教師巡視。

[注意點]①編制檢測練習時要依據新課程標準,圍繞本專題的主幹知識命題;②端正學生練習的態度,使學生認真練習,真實地反映學生對本專題掌握的情況;③教師要巡視,關注學生練習習慣,矯正不良習慣。例如,有的同學違背先易後難原則,先做大題、難題;又如,有的同學不會做草稿,將草稿紙翻過來轉過去、亂塗亂畫等。

第二課時:矯正和總結。(後教)

[目的]把不會的弄會,引導學生總結經驗,做錯一題,學會一類,避免下次重複類似錯誤,吸取教訓。

[步驟]①學生自己更正、解決粗心出錯的問題;②出示典型的錯誤解法。請學生指出錯誤說明原因,並更正;③引導學生總結規律,討論注意點。

[注意點]①不能由老師直接講,要讓學生自己分析、找原因;②引導學生歸納,尋求規律。

第三課時:針對性訓練。(當堂訓練)

[目的]根據前兩節課的「漏洞」補缺,並適當拓展,逐步形成知識網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

[步驟]學生練習

[注意點]①教師巡視,摸清有哪些傾向性的問題;②課後及時批改並更正。

洋思中學教學模式反思

5 重視後進生的轉化,備課目標和活動要面向中下游,在課堂上要盡可能的關注後進生,要做到提問最多的是後進生,輔導最多的是後進生。課後要能對後進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清理,最好做到日日清。要對周測 月考的成績做出認真的分析,做到周周清 月月清。6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行為習慣。細節決定成敗,要從學...

學習洋思中學教學模式的心得

三教師的引導作用很重要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的教學模式的實質,是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都讓學生自主學習,但每一步都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學生是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導演,組織者。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實現自主學習。這就要求我們把教材吃透達到乙個高屋建瓴的高度,才能對他們提出適當的自學目標,才能...

學習洋思中學教學模式的心得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2013年10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洋思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讓我深深的為洋思人敢於改革 敢於探索 敢於創新的精神所折服。他們構想了以學生為主體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的課堂教學結構。這一點對我影響很大,因為我們都知道,學生能聚精會神的時間是有限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