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國學觀

2022-11-01 15:18:02 字數 3499 閱讀 3375

山西省康傑中學柴海軍

國學的來歷:

國學一詞最早在先秦時期就已有之,但那個時候國學的概念和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周禮·春官宗伯第三》有「樂師掌國學之政。」的說法,《唐會要》中記載:

「貞觀五年以後,太宗數幸國學、太學,遂增築學舍一千二百間。」那個時候國學一詞指的是國家舉辦的高等學府,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本科一類的教育,而太學則屬於研究生一類的高等教育。

我們現在經常說得國學其實是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清末民初時期。

2023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啟超曾與黃遵憲等人商議,在日本創辦《國學報》。2023年,鄧實在上海的《政藝通報》發表《國學儲存論》,論述了儲存「國學」的重要性。次年,鄧實、黃節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國學儲存會」,以「研究國學,儲存國粹」為宗旨,發行《政藝通報》、《國粹學報》,標誌著「國學」在國內的立足。

2023年鄧實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

由此,近代國學正式誕生。

但誕生後的國學卻從來沒有鬧清楚身份,學術界對「國學」的釋義爭議很大,大致有以下幾種:

(1)「國學」是和西方學術對立的學問——「中學」。這一釋義與清朝大員、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張之洞等所倡導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有關。

( 2)「國學」是「國粹」,即國家的精華或者是精華的聚集。把「國學」與「國粹」等同,要麼名不副實,要麼等於把傳統學術文化「精粹」以外的內容排斥在外,又因人們對傳統學術文化「精粹」之理解不盡相同,自然就很難使「國學」的內容及其解釋規範化。而在實際操作上,這樣的釋義也行不通。

(3)「國學」是「國故」。這一釋義,是針對「國粹」一說太籠統,又鑑於中國傳統學術文化並非一切皆「粹」而提出的。這種提法曾經被當時許多著名學者所認可。

「五四運動」時期的「舊派」、「新派」「國學」家們,幾乎都使用過「國故」一詞。

(4)「國學」是中國固有之學,係指中國固有的學術文化」,亦即「中國學」。這一釋義,是針對「外國學」而言的。這一釋義,起初當以章太炎和鄧實等表述得比較明確。

章太炎在旅居日本主編《民報》時,曾舉辦「國學講習會」、「國學振興社」,並為設在上海的「國學儲存會」機關報《國粹學報》撰文。

可見,章太炎認為「國學」是中國固有之學,並把「國學」之興亡與國家的興亡聯絡在一起了。既然「國學」是「中國固有之學」,而中國是個有諸多個民族所組成的大家庭,那麼,把「中國固有之學」理解為「中華民族固有之學」,似更妥帖。

「國學即中國固有的或傳統的學術文化」。這一釋義經過幾代學者的努力堅守,成為「國學」的通常定義。如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國學」一詞的解釋就是沿用了這樣的定義:

「稱我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語言學等。」這可以說是自清末**初至今,一直沿用下來的比較通用的定義。

國學的內涵:

但國學的內涵真的應該如此麼?從我個人看來,國學這個概念應該有三個層次:古代國學、現在國學、未來國學。

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學很多時候指的是「漢學」。這也是我們最古的國學內涵。因為中華民族一開始是漢文化一家獨大的,我們經常說得諸子百家,基本都是漢學,禮儀文化也基本都是漢學內容。

這個觀點沒有錯。但顯然是比較片面的。

大家都知道,中華民族或者說漢民族其實從來都不是「純種」,一開始自稱為華夏、中國,把四方的少數民族都成為蠻夷,大家知道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就是這樣來的。但是在先秦時期,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就已經開始融合,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可以看做乙個證明。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印度的佛教也開始融入中華文化中,現在的新疆一代也就是當年的西域文化也融合進來,之後的五代十國、隋唐、元明清更是如此。

我們現在經常所說的國學其實大部分指的是中華民族的學術文化,從根本上說,就是乙個融合的文化。這個融合文化從來都是大度的。

由此進一步引申,我們可以猜測,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國與國之間文化的進一步融合,未來國學的範圍將會進一步擴大,到最後國學的發展一定不會在侷限於某一國家的文化,而會成為所有人類文化的集合。

就我們現在來說,國學是指的國學的第二個層次,也就是中華民族的融合文化。但這個文化一定是融合的而不是排外的,不是說外國的學術文化就不可能是國學的範疇。我們的群定義為國學,其中的國學其實就是站在這個層面上說的。

如此說來,不管是古代國學還是現在國學或者是未來國學,其實都有乙個核心的內容:文化。什麼是文化呢?

其實就是人類所創造出來的各種思想的精髓,這麼說,國學就是一切優秀文化的體現(這裡的優秀文化既包括中國的,也會包括西方的。但現在說到國學,很多人因為擔心泥古復古,所以就排斥中國古代優秀文化,這其實是不合適的)。雖然語言不同,思想各異,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所有的文化其實都是在關注人,研究人,發展人,服務人。由此我提出乙個概念:國學說到核心上其實是人學。

大家都知道,文化的範疇非常寬泛,博大無邊,從古至今,以後還會從中到西,這個範疇真是太龐大了,現在每個人窮其一生都不可能把所有的文化全部掌握,「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那應該怎麼辦呢?基於此,我們提出了「經典國學」這個說法,借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縱淫心寶蟾工設計,布疑陣寶玉妄談禪》中的觀點解釋,就是「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由此我們進一步提出「經典國學」這個概念,就是在以中古文化為核心的人類文化中選取非常經典的,經過時代選擇和淘汰,也經過後人歪解曲解誤解的文化典籍中去尋找那些先賢哲人們的經典思想,取其精華,吸收精髓,為我所用,為時所用。

國學的研讀方法:

一、一定發自本心。研讀國學一定不要被國學的帽子給嚇住,一定要有自己的本心,知道自己的存在,知道人的存在。研讀任何國學經典,都一定要先從自己出發,一定要自己先讀,找到自己和經典相通的地方,找到自己和國學相觸發的內容,這樣才不至於迷失。

二、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研讀經典,我們不能迷失自己,但也不能自說自話,不能妄自尊大,不能反覆摔跤,那應該怎麼辦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旁徵博引,就是在研讀經典的時候,同時參閱相關能找到的所有研究文獻,相互對照,誰的對,誰的不妥,誰是站在什麼立場說什麼,誰的觀點更客觀,誰的觀點更準確,誰的觀點更符合經典的時代,誰的觀點具有歷史穿透力,誰的說法更有價值。

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學會保持自我,不能迷失方向。不要被所謂的名家大家先賢哲人的名號嚇到,這樣才能有自己真正的收穫。

三、最終反照內心。研讀經典,我們絕不是為了恢復,更不是為了炫耀。所以我提出,研讀經典國學,不要泥古,更不要復古,不要一說國學就是穿古代衣服,就是行跪拜禮,就是磕頭燒香,就是秩序森嚴,就是沒有人性。

上面我們說過,國學的核心其實就是人學。我們研讀經典國學是為了提公升人生的境界,推動社會的發展,推進文化的進步。從這個意義上說,研讀經典國學,我們最後一定要反照自己內心,看看這些內容對自己有什麼幫助,看看自己如何做才真正能起到這些作用,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學以致用。

四、必須付諸行動。有了想法不落實,什麼都白搭。所以,研讀國學經典,我們一定要將這些內容付諸於行動之中,不僅僅要自己能做,還要去宣講,去推廣。

在這個過程中要允許甚至是歡迎別人的質疑乃至反對,也只有在行動中才能發現以前的研讀還有什麼問題和差距,也會更進一步知道應該如何去修正和完善,然後再付諸於行動,在行動中不斷推進。

借用宋代大儒張橫渠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來作為乙個方向,我們研讀經典,研讀國學,說到底其實就是一種使命感,一種文人的責任感。提公升個人修養,推動社會進步,促進文化發展。我們的期望也就在於此了吧。

我的偽國學

在2003年的夏天,因為同學介紹,我喜歡上了 孫子兵法 從此我的生活裡面太多關於軍事 政治。還記得在6 7歲的時候,村里剛有幾戶人家買了黑白電視機,那個歲月有電就不容易了,還有電視可以看,是孩子們最高興,和每天最期待的事情。上世紀90代初,是香港tvb最輝煌的時期,當然是因為武俠片,射鵰英雄傳 神鵰...

我的師德觀

俗話說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其所擁有的廣博知識,更在於其在知識釋放過程中展示的自身人格特徵。為此,教師必須時刻檢點自己的行為。在思想上,積極上進,表裡如一 工作上,愛生敬業,嚴謹治學 為人上,胸懷坦蕩,誠實守信。教師在教書育人中,除了言傳,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

我的師德觀

坊上小學褚慶釔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乙個重要內容。作為乙個人民教師應當具備什麼樣的職業道德呢?根據我個人的體會,必須 一 熱愛學生 有這樣一句教師格言 桃李滿天下是教師的風流!可見教師的價值是從學生身上體現的,所以教師應當熱愛自己教育的物件。熱愛學生是作為乙個教師最起碼的要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