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網路教育的心理學誤區

2022-11-09 15:42:02 字數 2431 閱讀 8635

。文/;t,j宇博

(東北林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摘要】本文以心理學作為反思的主戰場,通過對網路教育語境下的多個主體的心理特徵等心理學

範疇的分析,結合網路對人心理影響的一般規律,實現這種反思的心理學維度以供借鑑。

[關鍵詞】網路教育心理心理學

網路技術及其應用成為2l世紀最為耀眼的事件,本質上歸因於它本身的技術優勢。但是技術上的巨大勝利並不等同為學生宣洩不滿情緒、為社會提供偏激設想的平台。

三、多重身份導致創造力失衡

於它在教育領域應用上的毋庸置疑。由於教育事業的獨特內涵,使之並不能將網路技術的所有功能都轉化為教育成果,反而會因此出現種種誤區。一、

教育網路化不等於教育現代化

教育要走向現代化,首先要實現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

技術密集型轉化。這場變革將徹底改變傳統的以教師講授、課堂灌輸為基礎,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的傳統教育教學模式,使學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尤其足大眾傳播**的「**教育」融為一體,實現教育中介——人力、物力資源的多層次開發與合理配置。但是,教育畢竟是一項曠日持久的「人文運動」,目的是要實現人對自身的超越,教育是人類最高尚的交往方式,它一方i酊有公平的價值訴求,一方面還能夠使交往雙方實現對自身的超越。

因此,教育現代化最終是要塑造出愈發符合現**性的人,而網路應用如果對這種模式起到提高效率、拓展空間、激發創造力的作用,那麼它就是教育現代化的保證;如果它足以一種「技術至上」的態度擠占教育領域中可貴的人文理念和對人的心理的忽視或者不良迎合,那它就是阻礙教育現代化、模糊教育現代化理念的力量,需要反思之後的規範。整個網路教育界存在的這種「工具理性」傾向,實際上是由對網路技術工具性的過分肯定所引發的「技術進步即全面進步」的心理偏激。

二、網路激發人的主體創造性,也誘發人潛在的

破壞心理

由於人的心理複雜性引起了人的網路行為的兩面性、

主體創造性與破壞性。從乙個抽象意義上來講,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因此網路技術的巨大張力,一方面激發了人的主體創造性,即網路空間的虛擬特徵,淡化了人的實體存在,使人掙脫了外在社會關係的束縛,從而能夠將內心的真實「百無禁忌」地表達出來;另一方面誘發了人潛在的破壞心理,由於網路表達的無序化、低受控性,人的內心深處都存有一定成分的「無**主義…『憤世嫉俗」等消極心理,這種心理外化為網路言論的肆無忌憚和虛假,成為擾亂正常網路秩序甚至是現實社會秩序的t具,造成了一定的社會危害。網路教育,本質還是教育,網路提供的是一一種全新的工具,當然也能夠對教育理念進行區域性的影響,但是,一定要嚴守教育的本質和最**值。

如上文所說,教育是人類最高尚的交往方式,因而實現理解是現代教育的客觀需要。「理解」是教學的本質特性,教學中的矛盾和活動均是以理解為中心構建的,並借助外顯的行為表現的。教師必須從「為什麼教」「應該教什麼」「如何教」三方面的理解設計自己的教學,並要把對教學的理解轉化為教學方式的改變。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網路道德失範和網路表達失控,實際上是人際關係在現實社會中的不調和在網路空間中的體現。教育領域也並非一塊淨土,同樣足各種社會問題的集散地,而且由於教育具有引發學生思考的功能,因此,網路往往成

黜囝爨隱

網路空間具有虛擬性,因此吸引著很多人,即便在教育

領域,學生也都以熟練運用網路技術而接受教育為時尚。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的最大區別在於,現實空間是按照一定的生產關係、社會關係等外在規律執行的,並不依賴於人的意識。因此,在現代社會經濟高速增長和社會矛盾激化的背景下,現代人普遍有焦慮感,問題又得不到解決。

而虛擬空間的規則完全都足人制定的,人可以隨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網路空間的規則,以獲得我行我素、一切任我行的快感。由於網路空間的異軍突起並有了與現實社會相抗衡的處事規則和價值系統,大多數現代人都有多重身份,在現實社會與網路遊戲、論壇、qqii ̄i]天、部落格之問游移。而且由於現實社會的殘酷性和網路空間的自由性,大部分青年學生往往在現實社會中不思進取、萎靡不振,甚至逃避現實,一到了網路世界則躍躍欲試,神氣活現,創造力非凡。

但是,教育最終培養出來的人才是要面對現實社會生活的,他們可以利用虛擬空間的資訊和交往方式來拓寬視野、增進交流,最終將這些化為實實在在的智慧型和創意,提供給現實社會,促進生產力發展。而網路教育在網路應用的不良趨勢下,培養出了大量的「網路依賴型高材生」,他們無法適應現實社會的需求,所以網路環境有待整頓,網路教育有待改革。

【參考文獻】

[1】喬衛春,陳春霞.**網路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優勢互

 ̄l-[j].教育交流,2009(6).

【2】蘇衛和.多**網路與教育現代化【j】.新課程研究

職業教育,2007(3).

【5】陳明選.網路環境中著重理解的教學設計[j].電化教

育研究【4】單徵,史哲文,王若瑩,李甜甜.網路應用心理學【m】.科學出版社,2007年.

[5】巢乃鵬.網路受眾心理行為研究【m】.新華出版社,

2002年.

[6】程樂華.網路心理行為公開報告【m】.廣東經濟出版

社,2002年.

劉宇博(1988一),男,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就讀於東北林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物流專業學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心理學上課反思

教育心理學反思之課程內容 西學與國學自我見解 09級生科2班曾維宇 40908057 當我拿到 教育心理學 時,我翻看了一下目錄。翻著翻著突然腦裡冒出乙個問題 為什麼書上沒有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教育心理知識了?關於這問題我和我們學校的一位退休老師談論過,她給我的回答是 國學的教育和心理學是沒有系統的步驟...

教育心理學

第一章教育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與研究內容 一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二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一 學習與教學的要素 1學生2教師 3教學內容 4教學 5教學環境 二 學習與教學的過程 1學習過程 2教學過程 3評價 反思過程 一 教育心理學的內容體系 1總論 第一章 2學生與學習心...

教育心理學

期末作業考核 滿分100分 一 簡答題 每題8分,共40分 1 程式性知識的獲得過程如何?答 根據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森和加涅等人的觀點,程式性知識的獲得通常要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陳述性階段。學習者獲得有關步驟或程式的陳述性知識。比如陳述分數加法的規則或者能夠描述在駕駛汽車時該如何換檔。在此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