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研究報告》出爐

2022-11-20 03:54:03 字數 2005 閱讀 1010

**:*** 時間:2017-10-15

由清華大學啟迪創新研究院一年一度調研評定的區域創新創業軟環境權威榜單——《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排行榜》,在本屆新論壇開幕式上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全新排名。其中,深圳市憑藉在8個單項指標中斬獲3項第一的成績,蟬聯桂冠,二至十名分別為廣州、成都、南京、蘇州、杭州、西安、武漢、鄭州和青島。

與該榜單同時發布的《2017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研究報告》,統計了我國大陸地區100個地級以上城市(不含直轄市),對排名前10位的城市進行系統評價,特別推出年度主題報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城市創新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並首度增加《我國縣級市創新創業環境研究報告》,對排名前20的縣級市進行了重點分析。

5大專題深入解析創新創業環境熱點

《2023年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排行榜》圍繞「**支援」「產業發展」「人才環境」「研發環境」「金融支援」「中介服務」「市場環境」「創新知名度」等八項一級指標展開。為了更精確地反應當下創新環境的影響因素,提高統計資料的準確性與完整性,新年度的指標體系對**指標做了部分調整,統計了我國大陸地區100個地級以上城市(不含直轄市),對排名前10位的城市進行系統評價,首度推出年度主題報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城市創新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並圍繞集群式創新、高技術企業創新需求、眾創空間等5個專題深入解析影響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的熱點問題。

區域性差距特徵明顯,東部地區持續領先

2023年,東部區域城市創新環境保持大幅度領先地位,從入選數量比重來看,東部地區佔比為50%,地區性優勢明顯。從城市排名情況來看,《2023年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排行榜》排名前10 城市中,東部地區佔6 席,西部地區的成都和西安入選,中部地區武漢和鄭州入選,東北地區尚無城市入選。前50強城市中,東部地區30個,西部地區9個,中部地區7個,東北地區4個。

直轄市中,京滬兩市排名領先,津渝排名下降

直轄市是我國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創新創業成就對其他城市具有很強的輻射帶動作用。在針對直轄市展開的專題研究中,採用與其他地級以上城市相同的創新創業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對包括四個直轄市在內的104個城市展開整體測評和比較。測評結果顯示,2023年度北京和上海評分繼續位列前兩位,天津總排名下降明顯,由2023年的第5位下降至第8位,被南京、蘇州、長度三市反超。

重慶排名也稍有下降,跌出前10,位列第12位。從一級指標的得分來看,北京和上海佔據了絕對的領先優勢,北京在產業發展、人才環境、研發環境、中介服務、市場環境、創新知名度等6項一級指標的排名中均位列第一,上海則在**支援和金融支援2個指標上排名第一。

首度測評縣級市創新創業環境,昆山市排名第一

縣級市是我國最具活力的微觀行政單元。截至2023年底,我國共有361個縣級市,其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生產總值的25%。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與創業環境已逐漸成為縣級市在縣域核心競爭力中的主要構成要素。

因此,在《2017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研究報告》中,首度推出了《我國縣級市創新創業環境研究報告》,測評縣級市創新創業環境,並對排名前20的縣級市進行重點分析。報告顯示,縣級市排名前20強全部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其中江蘇8個,浙江7個,山東3個,福建和廣東各1個;縣級市的發展起步較晚,整體規模較小,受區位、資本、資源的約束大,分項排名結果顯示多數縣級市的創新創業環境發展不均衡。昆山市作為蘇南地區縣級市中社會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其創新創業環境的布局發展也獨占鰲頭,在縣級市排名中位列第1位。

此外,《2017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研究報告》還對影響創新創業環境的幾個熱點問題做了深入解析。報告指出,在網際網路、大資料背景下,創新階段進入了眾創時代,創新主體由精英走向大眾,走向「草根」群體,創客、威客等成為創新主體,創新導向指向使用者體驗,更多的新技術和新模式作為創新支撐,創新組織也以企業組織和個人的「社會創新生態群落」形式體現,更加平台化和網路化;此外,以科技園為主的創新空間已成為城市創新發展的增長極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的聚集地,目前我國高技術企業聚集區建設步伐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呈現蓬勃發展態勢、高技術企業的創新投入與產出持續增加,但與此同時,科技資金規模小且分散、高技術人才匱乏、智財權保護力度不夠等問題嚴重制約了企業創新發展,科技園區要想更好地服務於高技術企業,就需要**與市場共同發力,及時準確把握企業創新服務需求,提供差異化**服務、拓展企業融資渠道、搭建公共服務平台、加大智財權保護力度等。

2019中國城市排行榜大全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 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 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 香港 上海 北京 深圳 台北 廣州 天津 大連 長沙 杭州。商業文化競爭力十強城市依次是 中山 寧波 香港 煙台 青島 深圳 杭州 廈門 合肥 常州。中國排行榜網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與 南方企業...

2023年中國城市GDP排行

1 上海市13698億元增9.7 滬 2 北京市10488億元增長9 京 3 廣州市8215億元增12.3 廣東1 4 深圳市7806億元增12.1 廣東2 5 蘇州市6701億元增長13 江蘇1 6 天津市6354億元增16.5 津 7 重慶市5096億元增14.3 渝 8 杭州市4781億元增1...

2023年中國城市等級劃分名單

2014年中國城市等級 鄭州二線 洛陽南陽三線 一線城市5個為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天津。鄭州 省會城市 為二線中等城市 三線城市河南有 洛陽 南陽 四線城市有 許昌 新鄉 安陽 周口 焦作 平頂山 商丘 信陽 駐馬店 開封 三門峽 濮陽。其他城市為六線。一線城市5個 北京 全國政治 文化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