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古詩文誦讀

2022-11-28 20:48:04 字數 812 閱讀 9200

作者:黃娟花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3年第36期

摘要:語文課程中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精華,尤其是古詩文更是精華中的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經典古詩文進行教學,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化基礎,還能不斷提公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誦讀是引導學生感受古詩文情感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本文筆者以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古詩文誦讀為研究中心,對其問題、價值及策略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旨在實現小學語文古詩文的高效化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經典古詩文;誦讀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已經由最初的語文能力教學目標向文學素養教學目標轉變。小學語文老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出發,設計豐富的提公升學生文化素養的教學活動,尤其是要設定豐富的經典古詩文誦讀活動,能將其蘊含的情感傳遞給學生,有效提公升學生的文學素養。鑑於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經典古詩文誦讀是十分有意義的。

一、具體問題分析

1.誦讀與背誦混為一談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所謂的誦讀是讓學生通過多次的讀來理解其中蘊含的意思,而背誦是指將古詩一字不落的背誦出來。但目前較多小學語文老師的古詩文教學過程中,卻沒有明確此點,一味的讓學生進行背誦,過於注重最終的記憶結果,卻沒有在乎學生的理解結果,這樣的教學不僅耗時耗力,還難以達到最終的情感教學目的。

2.課中學生缺乏誦讀時間每節小學語文課的時間只有45分鐘,所以較多老師會將精力花費到知識講解中,並不預留誦讀空間。當學生沒有誦讀空間時,誦讀就只能流於形式,成為課前的準備活動,這對於實際教學的積極影響是極小的。

有些老師會在課堂中預留誦讀空間,目的是為了活躍課堂氛圍,會組織學生進行交叉朗讀與小組朗讀等等,這樣的誦讀並沒有實質性的目的與意義,可以說只起到了課堂調味劑的單一作用。

教學經典古詩文

俗話說 言之精者為文,文之精者為詩。經典古詩文大多都以凝練的語言表達了深遠的意境。那麼作為教師如何教學經典詩文,經典詩文教學的門道又在哪呢?我有幸參加了安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承辦的以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推進經典詩詞教學 為主題的實施新課程小學語文詩詞專題教學觀摩研討活動。這次活動,與會教師現場欣賞了全...

小學古詩文教學之我見

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史,古詩文是歷史長河中靚麗的浪花。幾千年來,它一直鼓舞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精神飽滿地戰鬥著,信心百倍地生活著。歷史進入21世紀,我國社會進一步肯定了古詩文的影響作用,更加注重古詩文對人們的薰陶,尤其是對青少年學生的陶冶。新課標同時要求1至6年級的學生背誦經典古詩文應在160...

古詩文教學創新

談如何進行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的創新 古詩文是古代文學的典範之作,不僅是語法 詞彙的堆砌,而是承載著豐厚民族精神內涵的傳統文化。古詩文學習重在實現傳承民族文化的目標,讓學生品味作品中的人文情懷,汲取古典文化的精華,在欣賞品味中培養審美能力,提高語文素養。新課程改革下的古詩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含量增加,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