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專案施工組織設計

2022-12-01 22:00:05 字數 4271 閱讀 9302

六、施工組織設計

第一章、總體概述

一、工程概況

2、施工部署

施工部署原則

我公司將採用國內外先進的施工技術,由公司最優秀的人員組建專案領導班子,挑選有長期合作關係、戰鬥力強的外施隊伍,選用先進的施工機械裝置,嚴格控制工程使用的各類物資質量,科學管理、合理部署,確保本工程工期、質量、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各項目標的實現。

工期部署

確保甲方對工程工期的要求,科學、合理的制定施工進度計畫,重點控制施工準備,護坡、土方開挖施工階段,基礎及地下結構施工的完成時間,地上結構施工,內外裝修及機電安裝施工階段,綜合除錯及竣工驗收施工這六個分部分項工程的節點工期。考慮季節、周邊環境等對施工的影響,統籌兼顧,綜合安排施工作業,雨期盡量避開不利於施工的工序,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

空間部署

施工中做好總承包的整體協調工作,從全域性的高度,兼顧各方、統籌部署,尤其注重保障專業分包施工專案間的工序穿插等。

在地下結構和地上結構施工以樓號為單位分為四個流水段,組織流水施工。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做好分階段驗收安排,提前插入二次結構、外簷裝修、室內粗裝修、機電管線安裝的施工。按功能要求做好專案劃分工作,明確各分包單位的施工範圍。

施工過程中重點抓好各專業工種之間相互配合、協調工作,避免工序之間交叉影響造成窩工、返工。

施工流程

施工工藝部署原則是:先地下、後地上;先結構、後圍護;先主體,後裝修;先土建,後機電裝置專業。

結構階段:先主體混凝土結構、後圍護結構;

裝修階段:先屋面、後外簷、最後室內;基礎、結構施工時穿插機電管線的預留預埋。

場地部署

場地部署根據場地狹小的特點立足緊湊性、階段性、可移換性,充分考慮工期、質量、勞動力、周轉材料、大型機械裝置、臨建設施等資源投入情況,科學合理布置臨時設施、運輸道路、臨時用水、臨時用電等。

施工準備內容

施工準備是工程建設的重要保證,也是施工過程中的乙個重要環節和階段。施工準備工作是為創造有利的施工條件,保證施工專案目標實現而進行的從技術上、組織上和人力、物力、財力的準備,必須根據工程特點、施工條件、合同要求全面考慮,保證開工和施工活動的順利進行。

工程開工前所進行的一系列施工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外部環境方面的施工現場的了解和規劃;人員、機械、物資調配;辦理與甲方的現場交接手續;與約定分包方的聯絡溝通。內部環境方面的技術準備;施工計畫準備;施工勞動力準備;主要物資材料計畫,以及臨時設施施工準備等工作。

工程開工前,由專案總工組織專案經理部有關技術人員認真熟悉圖紙,參加由甲方組織召開的設計交底、圖紙會審和軸線樁交接、施工臨時水電交接、施工現場勘察;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和甲方統一要求布置現場臨時設施;,同時按照施工總進度計畫的總體安排編制材料進場計畫、裝置進場計畫、人員進場計畫。工程施工準備或開始施工過程中,在不影響工程進度的前提下,利用我公司自有設計院的優勢,積極主動與機電裝置系統分包單位聯絡協作,完成土建、機電、空調工程及其它裝置工程的深化設計,各方確認後,提交甲方修訂審閱,簽署確認後作為工程施工的依據。

細心勘察和了解現場的實際情況,從甲方和相關部門察看資料取得工程場地範圍內的地下情況,制定相應的保護方案。

考察商品混凝土**站的資質和綜合實力,選定商品混凝土的**廠家,根據施工圖紙及現行有關規定提供商品混凝土**的有關技術要求。

第二章、分部分項工程及關鍵部位的施工技術措施

本工程總建築面積為25071m2。平面超長,結構體量大。為了確保施工進度和施工精度,提高施測效率,在測量工作中,我們將全面推行數位化測量控制技術,為施工過程、施工質量提供控制依據,使測量工作成為智慧型化施工的第一道工序。

一、控制測量流程

測量工作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施工質量的優劣,結構施工階段的軸線定位與標高控制精度直接關係到後續工程如幕牆安裝、電梯安裝及其它裝置安裝,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失誤。總包測量部提供的控制測量資料,是整個工程施工放樣的基準,必須經監理測量隊、業主測量隊檢測合格後,下發各工序施工單位的測量組作為放樣依據

二、平面總控制網

平面總控制網為矩形控制網,用全站儀導線法測量,其中地下結構設12個控制點,距軸線1000mm布設點位,控制點在建築物外側布設點位;地上結構控制網點採用內控法,將控制點在首層結構施工完畢後,用儀器匯入樓內。

三、控制網測量

為保證總體工程和各分項工程測量工作的統一性、完整性和延續性,總承包人將建立統一的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控制網分為兩級。第一級為場區整體控制網,第二級為各分割槽工程施工的施工控制網。

1.圖紙校核及定位依據校測

1)總平面圖的校核,內容包括:建築用地紅線樁的座標、角度和距離的校核;建築物定位依據及定位條件的校核;豎向設計(設計高程等)校核。

2)建築施工圖紙的校核,內容包括:建築物軸線的幾何關係;平、立、剖面及節點大樣的幾何尺寸。

3)結構施工圖紙的校核,內容包括:柱及梁等結構的尺寸校核;結構圖與建築圖、裝置圖是否對應。

4)校測甲方提供的精密導線點的距離、夾角及座標,校測水準點的高差。

2.原始基準標樁的交接及校測

在工程開工前,應及時聯絡業主,進行現場原始永久性的基準標樁的交接。交接樁測量資料必須齊全,並應附有標樁位點示意圖,標明各種標樁平面位置和標高,必要時並應附文字說明,依照資料,現場核對進行點交並簽字。同時,應立即組織測量人員對業主提供的基準標樁進行必要的複測工作,並在15天內將複測結果書面提交給業主。

無誤後方可使用,如發現問題及時通報業主及交樁單位研究解決。無誤後,由我專案部負責保護起來作為定位該工程具體位置的依據。保護採用鋼管圍成護欄的形式,並塗刷紅白油漆做好標記。

3.場區整體控制網的布設

根據場區平面規劃和業主提供的測量基準點、基準線為依據,建立方格型場區平面控制網。首級高程控制借用平面控制網的樁點進行布設。這兩個控制網是工程整體控制和變型監測的依據和基準,用以保證分部分項工程之間的連貫性和統根據場區平面規劃和業主提供的測量基準點、基準線為依據,建立方格型場區平面控制網。

首級高程控制借用平面控制網的樁點進行布設。這兩個控制網是工程整體控制和變型監測的依據和基準,用以保證分部分項工程之間的連貫性和統一性。

4.各分項工程施工控制網的布設

分項工程施工控制網根據施工進度分不同階段進行測設。它的布設原則要滿足相關施工細部測量或施工控制的要求,全面覆蓋。其網形依具體使用情況而定。

施工平面控制網為矩形網,採用場地座標系。

5.控制網的精度設計

平面控制網主要技術指標

一級高程控制網的技術指標按國家二等水準測量的精度要求進行引測,相鄰兩點高程誤差要求小於±0.1mm。二級高程控制網的技術指標按國家三等水準測量的精度要求進行引測,相鄰兩點高程誤差要求小於±1.

0mm。引測方法採用附和或結點水準測量。

在施工工程建立主要軸線作為該工程的控制軸線,施工時,首先將控制軸線分別引測到基坑外,並做好防護工作。在施工中,要嚴格採用控制線,同時要每2個星期對控制線進行相互校正工作,以確保其準確性。

四、沉降觀測

1.建築物沉降觀測點的布設

為了能夠反映出建構築物的準確沉降情況,沉降觀測點要埋設在最能反應沉降特徵且便於觀測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築物上設定的沉降觀測點縱橫向要對稱,且相鄰點之間間距以15-30m為宜,均勻的分布在建築物周圍。新建建築與東側病房門診用房均需布設沉降觀測點。

2.沉降觀測至始至終要遵循「五定」原則

所謂「五定」,即通常所說的沉降觀測依據的基準點、工作基準點和被觀測物上的沉降觀測點,點位要穩定;所用儀器、裝置要穩定;觀測人員要穩定;觀測時的環境條件要基本一致;觀測線路、鏡位程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觀上儘量減少觀測誤差的不定性,使所測的結果具有統一的趨向性,保證各次複測結果與首次觀測的結果可比性一致,使所觀測的沉降量更真實。3.

觀測精度的要求

根據建築物的特性和建設、設計單位的要求選擇沉降觀測精度的等級。在未有特殊要求情況下,一般性的高層建構築物施工過程中,採用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就能滿足沉降觀測的要求。

各項觀測指標要求如下:

(1)往返較差、附和或環線閉合差:△h=∑a-∑b≤1,n表示測站數。(△h=∑a-∑b≤1.0,l表示觀測線路距離)

(2)前後視距:≤30m。

(3)前後視距差:≤1m。

(4)前後視距累積差≤3m。

(5)沉降觀測點相對於後視點的高差容差:≤1.0mm。

(6)水準儀的精度不低於n2級別。

4.沉降觀測

根據編制的工程實測方案及確定觀測週期,首次觀測應在觀測點安穩固後及時進行。

首次觀測的沉降觀測點高程值是以後各次觀測用以比較的基礎,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測時一般用n2或n3級精密水準儀。並且要求每個觀測點首次高層應在同期觀測兩次後決定。

5.沉降觀測中注意事項

沉降觀測應採用附和線路或閉合線路,做到定機、定人、定路線,施測前儀器必須經過檢驗,符合要求後方可使用。

沉降觀測的前後視距應盡可能相等,儀器到水準尺的距離不得大於30m。

施測中,前後視必須採用同一根水準尺。觀測時,水準尺和地面垂直,不得斜歪。

專案管理施工組織設計

1.安排施工順序 確定施工流向 基礎工程施工順序 基礎工程施工流向 第一施工段 第二施工段 第三施工段 主體工程施工順序 主體工程施工流向 水平方向 第一施工段 第二施工段 第三施工段 豎直方向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第四層 第五層 屋面工程施工順序 裝修工程施工順序 裝修工程施工流向 第五層 第...

拆除專案施工組織設計

目錄第一部分 前期準備 1 本方案編制依據 2 拆除方案的主導構思 3 工程概況 4 施工前準備 第二部分 施工組織實施 1 組織機構 2 施工組織實施 3 施工人員與機械配備 4 施工進度計畫 5 工程質量保證 6 技術資料管理 7 安全措施 8 環境保護措施 9 消防措施 10 保衛要求 11 ...

某鋼結構材料棚施工組織設計

一 施工組織設計 第1章編制依據2 第2章工程概況3 第3章施工部署3 第4章施工準備4 第5章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7 第6章質量管理及保證措施25 第7章確保安全生產的技術組織措施28 第8章施工工期計畫及保證措施31 第9章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32 第10章冬 雨季施工措施33 第11章關於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