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分類

2022-12-06 10:51:08 字數 4293 閱讀 4349

舉例說明常見物質類別

單質、化合物、純淨物、混合物、金屬、非金屬、酸、鹼、鹽…

對空氣、乙醇、硫酸銨、銅、碘、碘酒、氫氣、石墨、食鹽水進行分類:

1、 從物質組成分類

其中混合物純淨物

化合物單質**:學#科#網z#x#x#k]

是金屬單質是非金屬單質…

2、 從物質的導電性分類

是絕緣體是導體;

硫酸銨的晶體導電,硫酸銨的水溶液導電。

3、 從物質的狀態分類是氣態物質是液態物質;

是固態物質。

小結:根據物質的組成分類:

例題1、今有下列三組物質,每組中都有一種物質跟其他三種屬於不同的種類。將此種物質和分類依據寫在下面相應的**內。

(1)o2、f2、s、n2 (2) fe、na、al、si (3) na2o、co2、so2、p2o5

二、化學反應的分類

人們常根據物質在轉化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特點,將化學反應分成不同的型別。例如,將化學反應分為和________等就是一種常見的分類方法。

根據化學反應的特徵,完成下表。[**

化學反應也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人們也常常根據化學反應過程中元素的化合價是否發生變化,將化學反應分為和

例題2在生產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化學反應,下面是其中的幾個例子,請寫出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並完成填空

1、 銨(nh4hco3)是一種常用化肥,應儲存於陰涼處,因為在較高溫度下,碳銨會發生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

2、 實驗室常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制氫氣

3、 我國目前正在實施「西氣東輸」計畫,用天然氣(主要成分為ch4)逐步代替煤氣作為燃料

4、 將生石灰(cao)投入水中,既可得到建築用的熟石灰(ca(oh)2)

5、胃舒平中含有氫氧化鋁,可用來**胃酸(鹽酸)過多

在上述反應中,屬於化合反應的是 ,屬於分解反應的是 ,屬於置換反應的是屬於復分解反應的是屬於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例題3判斷下列反應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

1、 so3+h2o=h2so4

2、 h2so4+ba(oh)2=baso4↓+2h2o

3、 zn+cuso4=cu+znso4

4、 cl2+h2o=hcl+hclo

5、 2h2s+so2=3s↓+2h2o

6、 co2+cao=caco3

三、分散系

1.分散系的概念:化學上把由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所形成的混合物,統稱分散系。

舉例:2.膠體:分散質粒子直徑在的分散系,叫做膠體。

強調:劃分溶液、膠體、懸濁液或乳濁液的依據是分散質的大小。

3.各分散系的比較:

4、膠體的分類:⑴按分散質的構成

按分散劑狀態

5、膠體的性質

膠體的性質由分散質大小所決定,膠體分散質大小是區別膠體與其它分散系的本質特徵。

(1)、丁達爾現象

現象:一束光線照射到膠體上,形成一條光亮的通路

解釋:光的散射造成,與分散質粒子大小有關,只有膠粒才對光產生散射,光亮的通路實際上是由乙個個發亮的膠粒組成。

應用:區別溶液與膠體。

5、膠體的應用

1、改善金屬、固體非金屬、高分子材料的的機械效能、光學效能;

2、醫療應用;

3、土壤化學應用;

4、日常生活中應用(淨水原理)

6、課後練習

1.na2co3俗名純鹼,下面是對純鹼採用不同分類法的分類,其中不正確的是( )。

a.na2co3是鹼  b.na2co3是鹽 c.na2co3是鈉鹽  d.na2co3是碳酸鹽

2.下列物質的分類合理的是( )。

a.酸性氧化物:co2、no、so2、h2o b.鹼性氧化物:na2o、cao、mn2o7、na2o2

c.鹼:naoh、koh、ba(oh)2、nh3·h2o d.銨鹽:nh4cl、nh4no3、 (nh4)2so4、co(nh2)2

3.下列物質中既不屬於鹼性氧化物,與酸反應又能夠生成鹽和水的是( )。

a.na2o  b.na2o2   c.nad.cuo

4.下列分散系最穩定的是( )。

a.懸濁液  b.乳濁液  c.膠體d.溶液

5.下列分散系不能發生丁達爾現象的是( )。

a.豆漿  b.牛奶 c.蔗糖溶液   d.煙、雲、霧

6.膠體區別於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徵是( )。

a.膠體粒子直徑在1~100nm之間 b.膠體粒子帶電荷

c.膠體粒子不能穿過半透膜 d.膠體粒子能夠發生聚沉

7.用半透膜把分子或離子從膠體溶液中分離出來的方法為( )。

a.電泳  b.電解  c.聚沉  d.滲析

8.下列應用或事實與膠體的性質無關的是( )。

a.用明礬淨化飲用水 b.用石膏或鹽滷點制豆腐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現紅褐色沉澱

d.清晨的陽光穿過茂密的林木枝葉所產生的美麗景象(美麗的光線)

9.在水泥廠、冶金廠常用高壓電作用於氣溶膠,以除去大量煙塵,減少煙塵對空氣的汙染。這種除塵法的原理是( )。

a.滲析  b.電泳  c.聚沉  d.丁達爾現象

10.將奈米級微粒物質溶解於液體溶劑中形成一種分散系,對該分散系及分散質顆粒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分散系不能發生丁達爾現象 b.該分散質顆粒能透過濾紙

c.該分散質顆粒不能透過半透膜 d.該分散質顆粒能發生電泳現象

11.在氫氧化鐵膠體中逐滴滴入下列某種溶液,出現的現象是先產生沉澱,後沉澱溶解。則這種溶液可能是( )。

a.稀硫酸 b.naoh溶液 c.矽酸溶膠(其中膠體粒子帶負電)d.飽和硫酸銨溶液

12.氯化鐵溶液與氫氧化鐵膠體具有的共同性質是( )。

a.分散質顆粒直徑都在l~100nm之間 b.能透過半透膜

c.顏色都呈紅褐色d.加入濃氫氧化鈉溶液都產生紅褐色沉澱

13.澱粉溶液是一種膠體,並且澱粉遇到碘單質,可以出現明顯的藍色特徵。現將澱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裝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餾水的燒杯內,過一段時間後,取燒杯中液體進行實驗,能證明半透膜完好無損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澱 b.加入碘水不變藍

c.加入bacl2溶液無白色沉澱產生 d.加入碘水變藍

14.有四位同學對元素與健康的知識分別作了調研,其中歸納整理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15.分類是日常生活、化學學習和科學研究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下列化學物質的分類正確的

a.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鈣、碳酸氫鈣都屬於可溶性的碳酸鹽

b.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乙醇、乙酸都屬於氧化物

c.燒鹼、氫氧化鋇、氫氧化鉀、一水合氨都屬於鹼

d.鹽酸、硝酸、氫氟酸(hf)、氫硫酸都屬於一元酸

16.醫學上**由腎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症時,最常用的血液淨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時,病人的血液通過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進行迴圈和透析。透析原理同膠體的類似,透析膜同類似,透析膜的孔徑應 (填「大於」、「小於」或「等於」)血液內毒性物質微粒直徑,毒性物質才能擴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

17.陶瓷工業上常遇到因陶土中混有氧化鐵而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解決方法是將這些陶土和水一起攪拌,使微粒直徑為10-9~10-7m,然後插入兩根電極,接通直流電源,這時正極聚集 ,負極聚集 ,理由是

18.今有兩瓶溶液標籤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別盛有澱粉溶液和氯化鈉溶液,試用多種方法對其進行鑑別。

19.對於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常採用的方法有:過濾、蒸發、蒸餾、萃取、滲析、加熱分解等。下列各組混和物的分離或提純應採用什麼方法?

(1)實驗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懸浮有caco3微粒。可用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懸浮的caco3微粒。用提純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的kno3,用分離乙醇和乙酸(沸點為117.

9℃)的混合物,除去氧化鈣中的碳酸鈣可用的方法

(2)粗鹽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鈣、氯化鎂及一些硫酸鹽。對粗鹽中的這些雜質可採用和的方法除去。

(3)實驗室中製取的fe(oh)3膠體中常常含有雜質cl-。可用的方法除去fe(oh)3膠體中混有的雜質cl-。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鹽可採用的方法。

20.(實驗室製取fe(oh)3膠體的方法是把逐滴加在_____中,繼續煮沸,待溶液呈______ 色時停止加熱,其反應方程式為膠體的最本質的特徵區別溶液和膠體的最簡單的方法是 ,濁液中分散質粒子的直徑______100 nm(填「>」或「<」),溶液中分散質粒子的直徑______1 nm(填「>」或「<」),而這個尺寸與現代材料科學中______的直徑大致相當,從而使膠體的研究更具有現實意義。布朗運動______(「是」或「不是」)膠體的特有性質。

常見物質的分類

1.單質 非惰性氣體一般由兩個原子組成 f2,o2,h2,cl2 2.惰性氣體 一般由乙個原子組成 he,ne,ar,kr,xe 3.化合物 氫化物居多 h2s,hcl,h3p,hf,hbr,hi 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 銅,氧化鐵,氧化汞 2.綠色固體 鹼式碳酸銅 銅綠 七水硫酸亞鐵 綠礬 3....

物質的分類學案

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第一節物質的分類 目標 了解常見的分類方法,掌握分散系概念和膠體的製備,性質 第一部分 自主學習 一 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 就是將被分類的物件應用多種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就是對同類事物進行再分類的方法。樹狀分類法舉例 二 分散系及其分類 1 分散系的概念 把分散在中所得的體系。...

《物質分類》課後反思

玉州區七中李冰 4月15日我代表學校在玉州區四中上了 物質的分類 這一專題的複習研討課。以下是我對這一節課的一些簡單的總結 反思 在準備這節課之前,我對四中的學生進行了簡單地了解,根據他們的基礎比較薄弱,我在該課中設計了兩個平台 標準性平台和倒置性平台。初中化學的物質成千上萬,在數量繁多的物質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