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程式教育 9

2022-12-21 14:57:02 字數 5418 閱讀 3773

第二章初中二年級

此時的學生,處在劇烈的分化階段,往往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乙個班能不能穩定下來,班主任在初二時的工作非常重要。

乙個班要帶好,班主任的工作重心要放在中間學生身上,只要把這部分中間學生教育成好學生,全班的整體水平就有很大的提高。

初二的學生比初三小一歲,不要小看這一歲,關係非常大。這一年齡階段中的的大部分學生,對初二的教材,感到困難最大。特別是初二下學期。

我以前教物理,在《浮力》、《簡單機械》、《功和能》這些章節,常有學生向我訴說,搞不懂,確實搞不懂。這個時候,如果不鼓勵學生咬住跟上,就完了,發生雪崩了。

我常常看到有的班,在初二垮了,就是班主任在這方面注重得不夠,使自己以前的辛勤勞動,全部白搭了。我帶初二時,反反覆覆鼓勵學生:"傅老師知道同學們現在學得很苦,但是希望同學們一定要咬緊牙關,咬住跟上。

同學們現在處在萬公尺長跑中的呼吸困難期,過了這段時期,就好了。同學們一定要克服困難,咬住。"

第一節工作重心的轉移

乙個班的紀律整頓下來之後,班主任的工作重心要作戰略性的轉移。如果僅僅只是整頓紀律,學習成績跟不上去,班上的好紀律維持不了多久的。只有真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激發起學生群體的學習熱情,維持良好的紀律就有了真正的動力。

如何使班上自覺地形成乙個奮發向上的學習風氣?班主任的工作重心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轉移?怎麼轉移?

依照傳統的說法:"抓兩頭,帶中間。"經過我的思考和實踐,認為這是一種人云亦云,不動腦筋的錯誤提法,實踐中還不好操作,道理非常簡單:

1、乙個時期,乙個階段,班主任工作重心只有乙個,抓兩頭的提法,有兩個重心。2、"抓兩頭!"班主任關注的學生至少有二十多人,精力上顧不來。

3、優秀的學生,除了偶有反覆,需要過問一下,基本上不需要操心,完全可以不管。困難面上的學生,目前還不具備感化的條件,教育的難度還很大。這個時候的中等學生,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這個時候的教育重心應該抓中等生。主要是抓男孩子們,他們的後勁足,潛力大。要不斷地表揚、鼓勵這部分中等成績的男孩子們,要求他們上進,憑這部分男生的能量,

可以把班上搞得生機蓬勃,既搞出成績,又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

我還注意到:乙個班變亂了,往往就是班上那七,八個中等的男生變壞了。他們為什麼變壞?

就是班主任漠視了他們。他們需要引起你的注意,就給點顏色你瞧瞧,工作的主動和被動,順心和煩心,就在這裡。反過來,如果把這

七、八個中等的男生教好了,情況會怎麼樣呢?不妨試一試。

我在初一下學期,就注意到這個問題。總站在教室門口觀察學生,特色初二時的物理科代表。我注意到周揚同學,他的成績在向優秀面靠近,人緣關係不錯,鼓勵他乙個,肯定可以教育一大片。

第一節物理課,向學生介紹物理老師之後說:"物理科代表,由周揚同學擔任。"叫他站起來,介紹給物理老師:

"這是乙個聰明的小夥子,我早就注意到了,相信他一定能幹好。"這幾句我是想了幾個晚上,設計了幾套方案,最後決定採取這種形式。不要小看這幾句話,其教育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周揚後來的工作十分賣力,不需要我和物理老師操半點心。

接著,我把班上幾個中等的男生召集起來開了幾次座談會,鼓勵他們好好學習,爭取早日加入團組織。他們的成績一度都進入了優良面,使我班上的優良面達到百分之五十。中等學生的成績上來了,對優良的學生是乙個很大的促進,逼著好學生去拼命學習。

我們學校的老師,看到我工作非常清閒,班又帶得那麼好。問是何原因,奧密全在這裡:做了一下中等學生的工作。繼任的班主任得了市裡的模範,工作是在這裡鋪墊的。

正當我盤算著把這幾個學生穩定下來,然後把注意力放在差生上時。由於某種原因,學校要我把班交出去了,使我的教育研究再一次被迫中斷,非常遺憾。

這是我琢磨出來的最好的方法,又省心,又省力,簡直可以立竿見影。建議班主任在初二上學期(早了不行,晚了更不行),有意識地做做幾個中等男生的工作(不要管女生,女生的工作做了沒有用處,我試過,收效甚微,白忙一場)。這個學期的主要精力就放在這幾個學生身上。

很簡單:召集他們談幾次,稱讚幾句,誇獎一番。切記切記多說好話,缺點裝著沒看見。

鼓勵他們早日入團。時間不會用很多,一共不會超過四小時。你切切實實這樣做了,到了初二下學期,會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

全班的整體水平上了乙個新台階。

第二節開展"一幫

一、一對紅"活動

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85%的教育來自同輩人的影響。看過《政治思想教育》的雜誌,裡面提到在北京市中學生中進行調查,有65%的學生認為,對自己的影響主要來自同學們。回顧自己

的成長過程,讀中學時,一樣是不聽老師的,不聽父母的,聽同學們的。既然在初中生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對他們的教育影響甚微,同學們之間的互相影響較大,我們就應該順應教育的規律。讓同學們之間,不斷地向好的方向,進行影響教育。

讓學生們不斷地向好的方面轉化。第一次注意到這個問題,是帶八四屆學生,上初三時,我無意中讓張文紅,田利華兩個女生,坐在一起。張文紅的字,寫得亂糟糟;田利華的字,寫得秀氣整齊。

乙個月之後,我發現張文紅的字在向田利華學習,也開始寫秀氣了。發現這一點,給了我啟示,及時在班上發起了乙個"一幫

一、一對紅"的活動。根據學生自願的原則,以好帶差,安排他們坐在一起。差生寫決心書,決心向好同學學習。

好學生寫幫助書,決心幫助差學生。我過目之後,開個班會,讓學生輪流上台宣讀一通,掀起學習熱潮。這一屆,就這樣打了長航八中(我校前稱)教育質量的翻身仗。

現在我考慮,什麼時候開展這項活動,是最佳時期。我想應該是初二下學期。首先從現行的教材來看,初二下學期教材難度的坡度最大。

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覺得學習的困難最大,需要同學們互相幫助以獲得支援。其次,此時對學生進行教育,方法上要換個新花樣,讓學生有新鮮感。開展"一幫

一、一對紅"活動,不能簡單地以好帶差。一次,學生在教室裡自習,我站在教室門口觀察他們,我的班長旁邊坐的是乙個差生。差生向班長請教問題,班長很認真地作了講解。

差把自己的本子看了半天,還是沒有理解,又問。班長仍然很認真講解。差依然不懂,再問。

這一次班長不耐煩了,那神色彷彿是說,連這簡單的題都不懂,差生茫然。這件事使我感悟到,好學生和差生之間的距離太大,共同語言較少。我還注意到:

有時候老師很耐心地向差生講解乙個問題,他不懂。好學生在旁邊幫著講,依然不懂。中等的學生在旁邊插了一句嘴,使那個差生茅塞頓開。

因此,在教育學生時,必須掌握乙個原則,最接近原則。

所以應該是好學生帶中間生,中間生帶差生,因為他們之間最接近。在前面,我在《學習小組》中提到,學習小組一定要安插乙個中間生作為溶合劑,也是這個意思。而且,你初二上學期關注的那部分中等生,到了初二下學期,就要信任他們,要交給他們任務,帶差生,給他們以壓力,作為爭取入團的考驗。

開展"一幫

一、一對紅"的活動。在組織程式上,應該從初二上學期開始,先找兩對學生作試點,觀察其過程和效果。到了初二下,再在全班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一幫一,一對紅活動。要讓學生寫決心書,要開班會,要表決心。乙個月之後,又要組織班會,談感想、尋不足、找差距。

要不停地鞭策學生向好的方向轉化。

有時候,我想,學生根本不聽老師的教育。以老師個人的影響,對學生進行教育,教育的力量是極其渺小的。如果順應教育的規律,初一上學期整頓班上的紀律,初一下學期鞏固好學生,

初二上學期關懷中等生,初二下學期,交全體學生以任務,動員學生的群體力量,把他們一步一步地向好的方向進行引導,以這一點上說,教育的力量是何等的偉大啊!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是反對在初中階段辦什麼重點初中、在普通學校辦什麼快班的。好學生被抽走了,留在在其他班上的好學生相對少了。正義的力量過於弱小,**勢力過於強大。

班主任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難動員集體的力量,對學生進行群體教育,把學生往好的方向引導。人累死了,卻收效甚微。本來可以利用群體教育,把全體學生都教育好,結果把大部分學生糟踏了。

而抽上去的好學生,自自然然又分成好、中、差三等,不利於教育。

我看到,有的學校,辦什麼"留級生加強班。"從教育學的規律來看,很難想象,這種班會辦出什麼成績來。如同坐牢一樣,越坐越壞。

監獄裡,犯人們在互相教唆犯罪手段。在"留級生加強班"裡,那些差生們,在互相交流壞的方法。學生們之間互相影響的教育,其力量是巨大的。

第三節團員的發展和團組織的建設

我目睹過一次班主任放手發動群眾,讓學生民主選舉,產生團員的場面。(班主任本人不在場)。

我的歷史課講完了,兩名團員請示用剩餘的時間,來選舉團員,我答應了,兩名團員主持,開始選舉團員了。先是提名,全班同學的名字,差不多都寫在黑板上了。然後是舉手,主持人一再宣告,每人只許舉兩次手,底下不聽,瞎舉手,班上一片亂哄哄。

我意識到這樣的選舉,永生永世休想選出結果,趕緊出了個主意:把得票最多的四名學生留在黑板上,再表決一次,選出兩名團員。

兩名團員選出來了,是兩個自己管不住自己,(至少在我的課上管不住自己)但人緣關係很好的傢伙。而嚴以律己,得罪人的好學生,反而落選了。

怎麼能夠這樣選舉產生團員,豈不是誤導學生把自己的主攻方向,定在搞好人緣關係上?我決不允許自己的學生,享受這樣的民主,發展團員的名單由我定奪。即使是選舉出來的名單,最後應由班主任確定。

班幹部是班主任的助手,第一批團員應是助手中的佼佼者,是最得力的助手。是班主任把工作交給他,他完成得最好,不要班主任再操心的助手。學習成績反倒其次,只要中上等就可以。

名單確定之後,開乙個班幹部會,闡明班主任的觀點:指出所發展團員的工作業績,號召班幹部都向他們學習。還要指出未入團班幹部的不足之處,提醒他們注意改正,爭當班主任的得力

助手,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

以後每發展一批團員,都要開一次班幹部會,都要激勵班幹部好好的工作。切忌象發展地下黨一樣,偷偷摸摸地進行。在班上不管事的人,我決不發展其入團。

要在班幹部中,樹立起敢於管事的榜樣來!這樣一來,你發展的團員,替你去管事了;想入團的班幹部,也替你去管事了;只要他們管得對,都堅決支援。

管得不得法,拉到旁邊,偷偷跟他指出來,告訴他正確的方法,切不能打擊他的積極性,班風也會為之一新。

第一批發展團員的數量,以三個為宜。然後堅持著發展一批,使班上的團員人數達到

五、六個左右,馬上在班上形成一股勢。現在學校發展團員,象是恩賜,一次只給乙個名額,讓這個團員長時間孤零零的。在班上成為差生冷嘲熱諷的物件,對班集體的建設不利。

我寧可不要這個指標,直到指標積攢到三個時一起發展。現在還有一種現象:到初三臨畢業時,送人情似的把中等學生,成批拉入團內。

此時大批發展團員對班集體的建設已經沒有用處了。反而在教學生壞,表現一般照樣可以入團。所以我認為發展團員的高峰期應該在初二,讓那些具備團員條件的學生成批入團,以加強班集體的建設。

到了初三,條件具備乙個發展乙個,決不送人情。

團員發展到四個以上,就要建立團小組,確定團小組長,團小組長應該是男生,男生到初二懂事了,工作上有魄力一些。讓學生團員過組織生活,尋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努力把團小組,建設成為班上的戰鬥堡壘,帶領全體同學,養成良好的班風。這種組織生活。

每半月要搞一次,班主任要參加,要指導。

隨著團員人數不斷增多,團小組戰鬥堡壘作用的增強。班主任,可以去輕鬆一下了,班上的學生,被你教育好了。

我們教學樓的後面,是衛生死角,歷來是我班的包乾區。一次,我隨口說了:"團員,寫了入團申請的同學,中午早點來,把包乾區的清潔做一下。

"隨手指了一下。我睡了一場午覺,去檢查孩子們的工作。沒想到,我的學生,幹得是那樣的認真,清掃得如此之徹底,教學樓後面,打掃得乾乾淨淨。

我感動極了,說了一大堆感謝的話,感謝的話說得越多,其效果越大,說幾句好話,不費什麼力氣。

初中班主任程式教育 13

第四章另冊篇 第一節教育的機智 多年來,我力圖給 教育的機智 下個定義,使廣大老師都能操作這個好方法。卻一直沒有想出來,未能如願。現在,我從保護老師的健康這一角度,把 教育的機智 界定在乙個很小的範圍之內 老師將要對學生發火時,發脾氣時,稍微冷靜一下,不正面發生衝突,採用其它的方式處理,即實現了教育...

初中班主任寄語

你擁有成功的昨天,但那畢竟已經成為歷史。只有不斷地努力,才能不斷地進步,千萬不要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大覺。你是乙個聰明好學的孩子,老師為你高興。有了今天的付出,才有明天的收穫。相信自己,珍惜時光,播種希望,一定能收穫幸福的人生!你有決心,我很高興 你有行動,我很欣慰。說到一定要做到,付出總有回報。有...

初中班主任寄語

作為班主任,又到了期末寫寄語 評語 的時候,我擔任12年班主任工作,對自己整理出來的寄語,願能給各位帶來一絲方便 我知道,你已經為自己設計好了一幅美好的藍圖,並且你也正在為實現這一目標努力奮鬥著。成功屬於不懈追求的人。祝福你!你已經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為了實現心中的遠大目標,你正努力拼搏著。成功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