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研究

2022-12-21 16:42:02 字數 4010 閱讀 4685

瀏覽人數:10872011-12-28

文|李南標唐廣洲

2023年,江蘇省灌南縣農科所精選出10個品種進行試驗、示範,為掌握品種的適應性、穩定性、抗逆性等特徵,對新品種生育期、豐產性、生物學特徵進行了系統觀察。一、試驗材料及試驗設計

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參試品種共10個,包括中稻1號、連粳6號、連粳7號、大糧203、鄭稻18、蘇秀10號、鹽粳11、徐稻3、鎮稻88和263共10個品種,設徐稻3號為對照品種。試驗安排在五隊鄉小塔村,土質為粘壤土,肥力中上,且均勻,茬口一致,灌排條件良好。試驗小區採取隨機區組排列,採用塑盤旱育手栽,每小區12行,行株距7.

5×4寸,每小區0.2畝,小區長寬比2:1~3:

1,三次重複。每畝2萬穴,四周設保護行。

1.秧田採取塑盤旱育秧,5月17日用咪鮮胺藥劑浸種,並整地作畦,苗床底施旱秧綠3號專用肥50公斤/畝,並用旱秧綠3號拌種劑拌種,70斤/3袋。5月22日落谷,有小到中雨,上蓋地膜,蓋稻草;5月28日出苗,傍晚揭膜,5月31日用旱秧綠1、2號防黃苗、立枯病;6月2日用毒死蜱、大功臣防治稻薊馬和灰飛蝨;6月22日用大功臣、三環唑防治病蟲害。

2.大田管理(1)肥料運籌控制總量,有機肥與無機肥合理搭配,節氮增磷補鉀,每畝大田總量折純氮23公斤,五氧化二磷7公斤,氧化鉀7公斤,氮肥基櫱肥與穗肥之比為6.5:

3.5。(2)田間管理前茬小麥,6月25日打水,整地;6月26日撒肥,每畝基施史丹利複合肥(18:

18:18)每畝50斤,尿素每畝30斤,作畦;6月27日上午放線,拆溝,整地,打埂等,下午拔秧,移栽;7月5日追施返青肥尿素10公斤/畝,並用精克草星除草劑除草;7月7日用25%瑞拂(6%丙溴磷~19%辛硫磷)水劑80毫公升/畝,25%吡蚜酮20克/畝進行防治;7月21日開始拷田。7月27日用25%瑞拂(6%丙溴磷~19%辛硫磷)水劑80毫公升/畝,25%吡蚜酮20克/畝,2.

5%井岡—蠟芽菌(2.5%井岡黴菌素,10億個/毫公升蠟質芽孢桿菌)400毫公升/畝進行防治。8月2日施促花肥每畝尿素10公斤;8月13日水稻穗肥,用45%史丹利複合肥每畝30斤,8月31日水稻破口期25%瑞拂水劑80毫公升/畝,25%吡蚜酮20克/畝,2.

5%井岡—蠟芽菌400毫公升/畝,咪鮮胺等進行防治;9月6日水稻抽穗揚花期用25%吡蚜酮20克/畝,2.5%井岡—蠟芽菌400毫公升/畝,咪鮮胺加春泉「883」葉面肥50毫公升/畝進行葉面噴施;10月20~25日相繼成熟,10月25日收穫,分不同品種脫粒計產。二、品種評述

總的來說,今年雖然水稻移栽期較往年推遲5~7天,但由於移栽後温光條件較好,水稻生長較快,水稻分蘖發生較早,因此水稻畝穗數略有增加。同時烤田期雨水較多,烤田推遲,效果較差,造成高峰苗偏高,無效分蘖增多,因此穗型偏小,總粒數減少。後期温光條件好,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水稻灌漿結實,因此結實率高,千粒重高。

所以今年有利於水稻生長的年份。

1.中稻1號第一年參試,平均畝產783.4公斤。

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2.85%。列參試品種第一位。

該品種屬中熟中粳稻品種,由連雲港市農科院與中國農科院作物所合作選育,「連粳06~540」。全生育期為156天,分蘖力強,成穗率高。每畝有效穗25.

6萬,株高98.9厘公尺,稈高,穗直立,排列密。每穗總粒數126.

3,結實率95.0%,千粒重25.5克,稻公尺適口性較好。

熟期稍遲、產量高、抗性好、適應性廣的特點。建議示範種植。

2.連粳7號第二年參試,平均畝產772.8公斤。

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1.45%。列參試品種第二位。

屬中熟中粳稻品種,由連雲港市黃淮農作物育種研究所選育而成該品種全生育期153

天左右,株高92.4厘公尺左右,株型緊湊,長勢旺,熟期轉色好,分蘖性較強,成穗率高。穗長16.

1厘公尺,平均每穗粒數133.6粒,結實率91.8%,千粒重26.

8克。綜合抗性好,抗倒性好。國標優質3級公尺,該品種高抗條紋葉枯病,中抗稻瘟病、白葉枯病,適宜中上等肥力條件下種植。

已成為本縣搭配種植品種。

3.連粳6號第三年參試,平均畝產770.5公斤。

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1.16%。列參試品種第三位。

屬中熟中粳稻品種,由連雲港市黃淮農作物育種研究所以鎮稻88為母本,(京4x109)f1作父本雜交選育而成。該品種全生育期152天左右,株高96.5厘公尺左右,莖桿粗壯抗倒,整齊度好。

後期葉片轉色好,熟相好。分蘖性強,成穗率高。穗長17.

0厘公尺,平均每穗粒數132.7粒,結實率91.7%,千粒重26.

6克。抗倒性好。外觀品質好,為國標優質3級公尺,該品種抗條紋葉枯病,中感白葉枯病、紋枯病,感稻瘟病;特別注意稻節瘟、穗頸瘟的防治。

產量高,增產潛力大,適宜中上等肥力條件下種植。已成為本縣水稻生產的主體推廣品種。

4.徐稻3號為對照品種,列參試品種第四位,平均畝產761.7公斤。

屬中熟中粳稻品種,系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以鎮稻88作母本,通過人工有性雜交,經系統選育而成的優質食用中粳新品種。該品種田間種植表現高抗條紋葉枯病。全生育期155天左右。

每畝有效穗27.3萬左右,每穗粒數122.5粒,結實率91.

8%,千粒重24.8克。熟相好、易脫粒。

長勢旺盛,莖稈粗壯,抗倒性強,葉色較深,劍葉挺舉,穗半直立,分蘖性好,成穗率高,後期生長清秀,稻曲病重。表現較抗條紋葉枯病,中感白葉枯病、稻頸瘟,該品種在本地推廣多年,將逐漸被新品種取代。

5.鄭稻18第三年參試,平均畝產713.7公斤。

比對照徐稻3號減產6.3%。列參試品種第五位。

該品種屬中熟中粳稻品種,河南省農科院糧作所選育。2023年通過河南省審定,2023年8月通過國家審定,公尺質達到國標**標準。鄭稻18不僅而且對近年普遍發生的十分突出。

該品種全生育期153天左右,株型緊湊,株高97.9厘公尺,生長旺盛,分蘖力強,成穗率高,莖稈粗壯,葉色綠,劍葉短,上舉,葉鞘綠色;穗長15.8厘公尺,著粒密,粒形短圓,脫粒性適中;後期落黃好,豐產性好;每穗實粒數115.

1粒,千粒重25.1克。抗條紋葉枯,抗穗頸瘟病、白葉枯病等,屬高產抗病廣適粳稻新品種。

適宜我地種植。

6.蘇秀10號第一年參試,平均畝產705.4公斤。

比對照徐稻3號減產7.39%。列參試品種第六位。

屬中熟常規粳稻品種,由浙江省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全生育期153天。株高98.

1cm,稈高。株型緊湊,分蘖力中等,莖稈粗壯;穗長15.5cm,著粒較密,籽粒黃亮,平均每畝成穗數25.

0萬,穗多、直立。穗粒數129.9粒,結實率93.

2%,千粒重23.3g。公尺質分別達國家優質稻穀標準2級和3級。

適宜中上等肥力地塊種植,擬進一步試驗。7.鹽粳11第三年參試,平均畝產689.

5公斤。比對照徐稻3號減產9.48%。

列參試品種第七位。屬中熟中粳稻品種,系鹽城市鹽都區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而成。該品種生育期154天左右,株高94.

0厘公尺左右,株型緊湊,長勢旺盛,生長清秀,穗型較大,著粒較密,熟期轉色好,分蘖性較強。每畝有效穗25.6萬左右,結實率91.

6%左右,每穗實粒數108.6左右,千粒重24.8克左右。

公尺質達國標3級優質標準,適口性和口感性較佳。抗倒性強,綜合性狀較好,廣適性強。表現抗條紋葉枯病,中感白葉枯病、稻頸瘟。

高產穩產,增產潛力大,適宜中上等肥力條件下種植。

8.鎮稻88列參試品種第八位,平均畝產669.4公斤。

比對照徐稻3號減產12.11%。在我縣多年前推廣,該品種表現早熟高產,抗病性較好,適口性差,適宜中上等肥力條件下種植,逐漸被淘汰。

9.263第一年參試,列參試品種九位,平均畝產620.9公斤。

比對照徐稻3號減產18.5%。屬早熟粳稻品系,全生育期150天,株高102.

3厘公尺,稈高,有倒伏。穗長15.4厘公尺,每穗總粒數100.

4粒,結實率96.7%,千粒重26.1克,抗性強,落黃好。

該品種穗型小,不

抗倒伏,穗頸瘟、黑條矮縮病重,產量較低,建議淘汰。

10.大糧203第一年參試,列參試品種末位,估測實產每畝614.0公斤。

比對照徐稻3號減產19.4%。屬中熟中粳稻品種,全生育期153天,株高96.

3厘公尺,穗長15.3厘公尺,每穗總粒數109.7粒,結實率93.

8%,千粒重25.5克。中抗稻瘟病,該品種穗型小,結實率較低,產量較低,建議淘汰。

(江蘇省灌南縣農業委員會農科所,江蘇省灌南縣五隊鄉農技服務中心)

南澗低熱河谷區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

2.2產量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產量位居第一的是中優838,為每畝838.5kg,其它依次是吉香三號 香兩優875 臨優1458 ck 湘西2號 臨秈22 香軟谷 最低的是德優11號。由表3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區組間的差異不顯著,而品種間的產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需進行多重比較。通過lsr值分析表明中優...

大豆新品種比較試驗總結

作者 呂夫成劉春霞楊甦岷高騰 中國農資 2013年第12期 1 試驗概況 1.1 試驗目的 對試驗的夏大豆品種進行豐產性 穩產性 適應性 抗病性及品質等鑑定,篩選適合我市種植的高產 優質 成熟期適宜的大豆新品種,為推廣高產優質新品種提供科學依據。1.2 試驗地點 地點選在地勢平坦,肥力中上等 均勻一...

水稻新品種對比試驗總結

0 引言 和田縣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年均氣溫12.2 年降水量33.5mm,年日照數2643 h,無霜期210 d,晝夜溫差12.8 16.3 氣候乾燥,光照充足,土壤沙質,透氣,排水良好,適宜水稻栽培區。為了不斷提高和田地區水稻單產,2007年和田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引進11個水稻新品種,進行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