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21課導學案

2022-12-23 07:00:05 字數 1461 閱讀 2955

課題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

學習流程

總序21主設計者何命貴

教師導引

一、目標解讀指生朗讀目標,1.學習目標:1)、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長城、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宋應教師據實情略星和《天工開物》、徐光啟和《農政全書》。2)、分析總結出明朝我國科技發展的加突出。

時代特點。3)、培養自尊自信,但不故步自封的民族情懷,以及刻苦學習、勤於

思索、腳踏實地、開拓進取的品質。

2.學習重點:北京紫禁城及李時珍和《本草綱目》。

3.學習難點:對科技成就所體現的時代特點的分析和理解。

4.中考要點:識記明清主要科技、文化成就

二、夯實基礎

1、詳細閱讀教材,獨立完成下列知識填空,並努力記住下列知識,有疑問的地教師巡視各組,方作出標記並提出來。)及時參與,適時(一)建築成就:指導,提煉問1)、北京城:

從裡到外分為、、,是世界建築之林的瑰寶。題。

2)、明長城:東起,西至,是世界上的乙個奇蹟。

(二)科技巨著:

1)、李時珍:《》,是的藥物學巨著,後被譯成多國文字,

成為世界的重要文獻。

2)、宋應星:《》,總結了和生產技術,強調

要協調發展。被稱為「」。

3)、徐光啟:《》,農業百科全書。

2、對學互助,釋疑並提煉問題

三、提公升能力,

1、組內交流,準備展示

1)、比較一下,明長城與秦長城有何不同?

關注各組學習2)、列表也是一種學習方法,你能用**將明代的科技成就概括出來嗎?情況,分別指導3)、明代三大科技巨著體現了哪些時代特色?從這三位科學家身上我們應學習哪

些精神?

4)、你能說出長城在中華民族心目中的象徵意義嗎?聯絡現實,我們應怎樣看待

和保護長城?

2、激情展示據學生學習情①基礎問題釋疑況與學習目達②能力題展示成情況,及時導學引疑,點評,

四、知識梳理

知識回顧、歸納

五、過關檢測

1、當人們到北京去旅遊時,都會到故宮去看看,故宮在明朝時稱作()a、紫禁城b、皇城c、京城d、外城2、某中學中國建築研究性學習小組想要考察明長城最西端的情況,他們應到()a、陽關遺址b、山海關遺址c、嘉峪關遺址d、玉門關遺址3、若想了解著名的杭州張小泉剪刀的工藝技術情況,可以查閱()a、《本草綱目》b、《天工開物》c、《農政全書》d、《齊民要術》4、強調人類要與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的科學家是()a、賈思勰b、李時珍c、宋應星d、徐光啟5、《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的不同點是()a、作者朝代不同b、**並茂

c、被譯成多國文字d、吸收外國的科學知識6、「天覆地載,物數號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豈人力也哉。」(天地之間物以萬計,因此人類要做的事情也就很多,適應自然界的變化生產出種類齊全的物品,這並不單是靠人工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內。)請回答:

(1)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出這段話的主要觀點嗎?

(2)你覺得這段話對我們今天有什麼指導意義?

我的收穫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導學案第8課

生問師答 精講點撥 中華民族早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初期就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其成就一直處在世界前列。我國甲骨文是世界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 金文 比甲骨文規範,西周晚期,有人將文字統一整理成一種樣式,稱 大篆 隨著書寫工具的變化,字型也發生...

七年級歷史第一課導學案

第1課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類 編制人 仝紅梅審核人 審批人 學習目標 了解掌握元謀人 北京人 山頂洞人的基本生活狀況。重點難點 重點 北京人 山頂洞人的生活狀況 難點 利用一些 發揮想象能力,理解和掌握遠古居民的生活。學習過程 閱讀第1課教材,回答下列問題 1 本節課講述了幾種人類?分別是什麼?2 考...

七年級歷史第4課時導學案夏

七年級歷史第4課時夏 商 西周的興亡 主備人審核人使用者 一 學習目標 1 知識目標 了解夏 商 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實和西周統治者為鞏固統治實行的分封制的簡況。2 能力目標 指導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從而培養比較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由學生看圖說文,提高觀察想象能力。3 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