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閱讀化學課本

2022-12-24 17:03:04 字數 5233 閱讀 1410

化學課本是依據教學大綱系統地闡述教材內容的教學用書,抓住課本,也就抓住了基礎知識,應該對課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結論和規律著重去看、去記憶。同時還應注意學習化學中研究問題的方法,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因為它能提高學習的思維能力。

看化學書的程式一般分三步。

1.全面看全面看一節教材,把握一節書的整體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乙個初步整體印象,要做到能提綱挈領地敘述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和本質的問題。

2.抓關鍵在全面看的基礎上,抓住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用語重點看,認真反覆琢磨。

3.理思路看書時要積極思考,重點知識要掌握,難點知識要逐步突破。

總之,看書的程式可概括為:「整體棗部分棗整體」,即整體感知,部分探索,整體理解。

二、化學實驗的學習方法

(一)實驗——學習化學的手段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

(二)觀察實驗要與思考相結合

化學實驗的觀察,一般是按照「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後」的順序,分別進行觀察。觀察的同時還要積極地思維。例如:

在觀察銅、鋅分別投入稀硫酸中的現象時,要想為什麼會看到鋅放在稀硫酸中會產生氣體,而銅放在稀硫酸中卻無氣體產生呢?通過思考,把感性知識昇華,就會獲得較深的認識:鋅的活動性比氫強,能將氫從酸中置換出來,而銅沒有氫活潑,故不能置換酸中的氫。

(三)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一、二、三」

1.實驗室取用固體粉末時,應「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試管傾斜,把盛有藥品的藥匙小心地送入試管底部,然後將試管直立起來,讓藥品全部落到試管底部。

2.實驗室取用塊狀固體或金屬顆粒時,應「一橫、二放、三慢豎」。即先把容器橫放,把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入容器口以後,再把容器慢慢地豎立起來,使藥品或金屬顆粒緩緩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體的過濾操作中,應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即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濾紙的邊緣應低於漏斗口,漏斗裡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燒杯要緊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輕輕地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

三、化學用語的學習

(一)化學用語學習化學的工具

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科所特有的,是研究化學的工具,也是一種國際性的科技語言。不懂化學用語,學習化學就不能入門。所以,掌握它是很重要的。

(二)寫好記好化學式的方法

1.掌握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2.掌握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三)掌握寫好記好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1.抓住反應規律

2.聯絡實驗現象寫好記好化學方程式

初中化學無資料計算題解題技巧

初中化學中有一類計算題,整道題不出現乙個資料,全是文字敘述,這類計算題即為「無資料計算題」。其實,這類題不是真的沒有資料,而是資料被隱含在題目中了。解題時只要從基礎知識入手,精心分析潛在條件,就不難使隱藏的資料「顯露」出來,從而找到量的關係,進而求解。

下面利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資料的挖掘。

一、利用質量相等求解

例1 將一定質量的碳酸鈣和銅粉置於一敞口容器中,加熱煅燒使其完全反應。若反應前後容器內固體質量不變,則容器中銅和碳酸鈣的質量比是( )

a.11 :14

b.20 :14

c.44 :25

d.16 :25

解析本題涉及銅跟氧氣的化合反應和碳酸鈣的分解反應,反應前後固體總質量不變。其原因是跟銅反應的氧氣的質量與碳酸鈣分解放出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相等,抓住這一關鍵即可列式求解。

二、利用等量代換求解

例2.若千克銅粉和鐵粉的混合物與鹽酸充分反應後過濾,將濾渣在空氣中充分加熱,加熱後產物的質量恰好等於原混合物的質量,則原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為( )

a.20% b.40%

c.50.4% d.80%

解析很顯然,經過一系列反應之後,所得產物氧化銅中的氧元素和原混合物中的鐵在質量上發生了等量代換,求鐵在原混合物中的質量分數,即是求氧在化學式cuo中的質量分數。氧的質量分數=(16/80)×100%=20%,故原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也為20%,答案為a。

三、利用假設資料求解

例3 相同質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

a.1:1 b.2 :3

c.5:6 d.6 :5

解析這是一道關於化學式計算的選擇題,可設它們的質量分別為1,求出各自所含氧元素的質量,再求其比值。答案為c。

四、利用質量守恆求解

例4 炭和碳酸鈣的混合物在空氣中受強熱後,碳酸鈣完全分解、炭完全氧化,如果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等於原混合物的總質量,則原混合物中碳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靈魂的守望者 13:19:03

每章每節的內容也要呀

霍英東 13:24:10

緒言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2

◇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1

◇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

◇ 課題1.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1

◇ 課題1.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 課題1.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2

◇ 課題1.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1

◇ 課題1.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 課題1.3 走進化學實驗室2

◇ 課題1.3 走進化學實驗室1

◇ 課題1.3 走進化學實驗室

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

◇ 課題2.1 空氣2

◇ 課題2.1 空氣1

◇ 課題2.1 空氣

◇ 課題2.2 氧氣2

◇ 課題2.2 氧氣1

◇ 課題2.2 氧氣

◇ 課題2.3 製取氧氣2

◇ 課題2.3 製取氧氣1

◇ 課題2.3 製取氧氣

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

◇ 課題3.1水的組成2

◇ 課題3.1水的組成1

◇ 課題3.1水的組成

◇ 課題3.2分子和原子1

◇ 課題3.2分子和原子2

◇ 課題3.2分子和原子

◇ 課題3.3 水的淨化3

◇ 課題3.3 水的淨化2

◇ 課題3.3 水的淨化1

◇ 課題3.3 水的淨化

◇ 課題3.4愛護水資源3

◇ 課題3.4愛護水資源2

◇ 課題3.4愛護水資源1

◇ 課題3.5拓展性課題最輕的氣體3

◇ 課題3.5拓展性課題最輕的氣體1

◇ 課題3.5拓展性課題最輕的氣體2

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 課題4.1 原子的構成3

◇ 課題4.1 原子的構成2

◇ 課題4.1 原子的構成1

◇ 課題4.2 元素3

◇ 課題4.2 元素2

◇ 課題4.2 元素1

◇ 課題4.3 離子3

◇ 課題4.3 離子2

◇ 課題4.3 離子1

◇ 課題4.4 化學式與化合價3

◇ 課題4.4 化學式與化合價2

◇ 課題4.4 化學式與化合價1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

◇ 課題1 質量守恆定律3

◇ 課題1 質量守恆定律2

◇ 課題1 質量守恆定律1

◇ 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4

◇ 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3

◇ 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2

◇ 題2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1

◇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3

◇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2

◇ 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1

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 課題1 金剛石、石墨和c604

◇ 課題1 金剛石、石墨和c603

◇ 課題1 金剛石、石墨和c602

◇ 課題1 金剛石、石墨和c601

◇ 課題2 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3

◇ 課題2 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2

◇ 課題2 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1

◇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3

◇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

◇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霍英東 13:25:05

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

◇ 課題1 燃燒和滅火說課稿

◇ 課題1 燃燒和滅火3

◇ 課題1 燃燒和滅火2

◇ 課題1 燃燒和滅火1

◇ 課題2 燃料和熱量4

◇ 課題2 燃料和熱量3

◇ 課題2 燃料和熱量2

◇ 課題2 燃料和熱量1

◇ 課題3 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3

◇ 課題3 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2

◇ 課題3 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1

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

◇ 課題1金屬材料例題與訓練

◇ 課題1 金屬材料3

◇ 課題1 金屬材料2

◇ 課題1 金屬材料1

◇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4

◇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3

◇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2

◇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1

◇ 課題3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練習

◇ 課題3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3

◇ 課題3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2

◇ 課題3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1

第九單元溶液

◇ 課題1 溶液的形成3

◇ 課題1 溶液的形成2

◇ 課題1 溶液的形成1

◇ 課題2 溶解度練習

◇ 課題2 溶解度2

◇ 課題2 溶解度1

◇ 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練習

◇ 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3

◇ 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2

◇ 課題3 溶質的質量分數1

第十單元酸和鹼

◇ 課題1 常見的酸和鹼第三課時

◇ 課題1 常見的酸和鹼第二課時

◇ 課題1 常見的酸和鹼第一課時

◇ 課題1 常見的酸和鹼

◇ 課題2 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3

◇ 課題2 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2

◇ 課題2 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1

第十一單元鹽化肥

◇ 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2

◇ 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1

◇ 課題2 鹽化肥練習

◇ 課題2 鹽化肥3

◇ 課題2 鹽化肥2

◇ 課題2 鹽化肥1

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

◇ 課題1 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2

◇ 課題1 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1

◇ 課題2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3

◇ 課題2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2

◇ 課題2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1

◇ 課題3 有機合成材料3

◇ 課題3 有機合成材料2

◇ 課題3 有機合成材料1

高中化學課本實驗總結

黃石有色第一中學2014屆高三化學課本基礎實驗摘錄 一 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以配製100ml1.00mol l的naoh溶液為例 1 步驟 1 計算 2 稱量 4.0g 保留一位小數 3 溶解 4 轉移 待燒杯中溶液冷卻至室溫後轉移 5 洗滌 6 定容 將蒸餾水注入容量瓶,當液面離刻度線1 ...

高中化學課本實驗總結

化學實驗在高考題的比重是越來越大,目前高考實驗命題的特點有二 一是突出考查實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能力,二是突出考查實驗 能力,這一點在考試大綱中已有明確要求。課本實驗往往成為考查學生實驗 能力命題的載體。一 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以配製100ml1.00mol l的naoh溶液為例 1 步驟...

初三上化學課本實驗總結

第一單元 實驗一物理化學變化 p6 7 實驗二對蠟燭及其燃燒的 p12 13 實驗三吸入呼出氣體的 p14 15 步驟2步驟3步驟4 實驗四酒精燈 酒精燈火焰溫度 p21 p21 實驗1 6 第二單元 實驗一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p27 實驗二氧氣的性質實驗 p33 34 氧氣的檢驗 氧氣的性質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