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態揭開糖尿病之謎

2022-12-26 13:30:04 字數 2560 閱讀 7113

(內因綜合調節平衡理論)

李盛學前言

理論是指導行動的基礎,離開正確的理論指導,其行動一定是盲目的,其結果一定不會理想。醫學也不例外,沒有正確的理論作為指導方針,就只能頭痛醫頭,腳疼醫腳,然而正確的理論一定**於實踐,實踐出真知。在科學高速發展的今天,人類的糖尿病發病率卻越來越高,以致被現代醫學宣判為「不治之症」,只能終生服藥,其結果最終引起併發症。

患者最終死亡原因不是血糖高而全部是死於併發症。糖尿病發病率之高,危害之大真是觸目驚心,摧殘人的身心健康。有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壽命比正常人平均減少10—12年。

現代醫學對此沒有更有效的辦法,只能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控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然而人們已經完全習慣於現代醫學權威的說法,認為治不好是正常的,如果有人提出能治好,那倒不正常了,其實這是一種觀念上的誤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既然此路不通,為什麼一定要抓住一條道走到黑呢?

衛生部陳竺部長曾經說過,十三億中國人的健康不能靠吃藥解決,幾千年的中醫一直提倡食療勝過藥療。這些都是在啟發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打破常規,另闢蹊徑,就一定會柳暗花明。「內因綜合調節平衡理論」就是獨闢蹊徑,用十幾年的實踐創造性探索研究的結果,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讓我們拭目以待,用事實來說吧。

挖掘糖尿病的主要矛盾

一種普遍被人們認可的最簡單常識—要解決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問題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從根本上解決。糖尿病當然也不例外,如果找不到發病的真正原因,那就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疼醫腳」,那麼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原因一定有很多,但是矛盾論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乙個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不解決,解決什麼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當主要矛盾一經解決,其它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挖掘主要矛盾才是解決糖尿病的第一步,結合十幾年對微生態製劑的生產、應用、實踐進行綜合分析,我們得出如下結論:

微生態紊亂是糖尿病的主要矛盾。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內分泌和代謝紊亂引起的,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這不是最終答案,找到導致內分泌和代謝紊亂的原因才是我們最終目的,這個問題只有在微生態學中才能找到答案,非一般醫學所能解答的。微生態學是乙個新興的生命科學,因此真正深入研究、深刻認識的人並多,但是離開實踐即使研究再深刻還是無法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到目前為止它還是乙個神秘的領域。

微生態學研究認為:人體各種慢性疾病幾乎都與微生態平衡有關,只有微生態平衡,整體生理功能才能平衡。如果微生態不失衡,內分泌和代謝決不紊亂,也就不會出現糖尿病。

微生態是指人體內的微觀生態環境,其實是指人體內的有益菌群,這些有益菌總數量達100萬億,總重量為1.27公斤,它是嬰兒出生以後形成的,它與人體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如果體內沒有了有益菌,人一天都活不了,它和人的生命一樣重要,如果對它不了解,就等於不了解我們自己的生命一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關心它,不愛護它,不研究它,不重視它呢。

它是我們健康的保護神,是病菌病毒的天敵,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是分解毒素的大軍,是微量營養的加工廠,是人體健康的內因,有它在我們人就能健康,能長壽。我們人造的所有藥物全是外因,矛盾論告訴我們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一旦內因遭到破壞,外因絕對解決不了根本性問題。因此它被現代醫學稱為人體「第十三大生理系統」,這是顯微鏡發明之後,發現的又乙個新的生理系統,微生態學稱它為人體第二大基因組。

父母遺傳給我們的為第一基因組,第一基因組的總數量只佔第二基因組的10%,第二基因組的主要功能就是與第一基因組相互調節,相互制約,從而保持人體生理功能平衡,人體才不會出任何問題,中醫稱它為「正氣」。中醫的核心理論就是「扶正、固本、培元,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這個「正氣」其實就是指有益菌。由於當時沒有發明顯微鏡,眼睛看不見的稱之為「氣」,用「正氣」來表示,「邪」其實也不是中醫書上所說的「風、寒、溼、熱、燥、火」這六邪,而是病菌病毒。

萬病由病菌病毒引起,風、寒、溼、熱、燥、火能引起的疾病,但不是主要矛盾,病菌病毒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不解決就不能治本,只能治標。因此我們一定要像保護我們自己生命一樣去保護我們體內的有益菌。然而現實的一些做法恰恰相反,人類發明了不計其數的各種抗生素,視抗生素為萬能藥物,其結果病菌病毒不但沒被消滅掉,反而產生了抗藥性,變成了超級病菌,人類現在是束手無策,無藥可醫,但是它卻把人體內的有益菌給殺死了。

雖然人類今天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卻沒有辦法解決,所以各種疾病越治越多。發病率不解決看病難怎麼解決呢,**率不解決看病貴又怎麼解決呢,所以糖尿病被視為不治之症是理所當然的事,只要不解決微生態平衡,內分泌和代謝就永遠不能平衡,糖尿病就只能終生吃藥。

內因綜合調節平衡理論

「內因綜合調節平衡理論」是建立在微生態學理論基礎上結合十幾年生產、應用、實踐總結研究出來的成果。該理論認為人類的健康必須從內因入手,內因是主要矛盾,但是對已經患病的人來說,只解決內因,還不能達到目的,因為一旦形成糖尿病就不是乙個因素所致,糖尿病是多種因素引起,多種因素引起的疾病,任何單一的方法、單一的產品都不能解決綜合問題,只能緩解。因此要採取綜合的措施,消除致**素,才能調節平衡。

只有平衡才能恢復人體自癒本能,完成自然**,不治自癒、不藥而癒。

針對糖尿病的綜合因素採取以下幾個主要綜合措施(篇幅有限,不能詳述):

一、調節微生態平衡,達到生理功能平衡(略)

二、補充微量元素,調節微量營養平衡(略)

三、外調「經、氣、血」疏通經絡,打通氣血(略)

四、外調「任、督」二脈,恢復人體元氣(略)

五、去除心病,調節心理平衡(略)

六、消除生活中致**素,恢復人體自癒本能(略)

糖尿病計畫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 糖尿病 冠心病 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公升趨勢,致殘率 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並給個人 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基本衛生服務,慢性病的預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

糖尿病總結

xx縣xx鄉衛生院 2011年世界糖尿病日宣傳活動總結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在過去20年中上公升了4倍 2002年全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有糖尿病患者2000多萬人,另有近2000萬人糖耐量低減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估計,我國2007年糖尿病患病人數約為3980萬,2025年將達到5930萬...

糖尿病治療

蔬菜裡也有 降糖藥 萵筍 糖和脂肪含量低,並含有胰島素啟用劑。竹筍 竹筍纖維素含量高,可延緩腸道中食物的消化和葡萄糖的吸收,有助於控制餐後血糖。黃瓜 爽脆甘甜,含糖量僅1.6 可以為糖尿病病人提供維生素c 胡蘿蔔素 纖維素和礦物質。黃瓜中的丙醇二酸有抑制醣類轉變為脂肪,是肥胖的糖尿病病人及合併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