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峰的反思

2022-12-30 18:24:03 字數 1046 閱讀 8121

《蜜蜂》教學反思

語文組劉春豔

我在教學《蜜蜂》這課時,我設定了學生質疑問難這一環節: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蜜蜂》這篇課文,對於這篇課文,你有什麼問題要問的嗎?有幾隻小手馬上舉起了。

乙個學生問:老師,作者為什麼要做這個試驗?我一聽,真感到了乙份驚喜,好極了,正好是按照課文的順序來問的。

我馬上非常地肯定了他的這個問題:「問得好極了,你真是個思維敏捷的孩子,誰能幫他解答這個問題呢?」由此我帶領孩子們進入了第一段的學習,抓住「聽說」這一詞語,讓學生理解了因為法布林不相信蜜蜂真有辨別方向的能力,因此要做這乙個試驗,並告訴孩子們不能輕易相信別人的話,要像這位生物學家法布林一樣通過實踐才能出真知。

學完了第一段,我很希望有學生能夠提出第二個問題,那就是「在做這個試驗前,法布林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並因此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可是孩子的問題並沒有按照我預期的目的提出來,乙個孩子問的是「老師,我發現課文中說,二十隻蜜蜂中有十七只蜜蜂飛回來了,那麼還有三隻哪去了呢?

」這個問題一下子打亂了我的設計,而且還沒有說到蜜蜂被帶到多遠,怎麼帶去的,放飛蜜蜂時的天氣情況,一下子提出這個問題孩子們能解答嗎?因此我這樣回答了她「你可真是個細心的姑娘,善於發現問題。不過這個問題老師不幫你解答,你下課後,可自己想想或與同學交流,看這三隻蜜蜂**去了?

」說完後,我自己向孩子們提出了這個問題:「法布林他為了這個試驗做了哪些準備呢?」並引導孩子們進入了第二自然段的學習。

後面孩子們的提問確實是乙個乙個地按照課文編排順序提問的,因此我的教學工作順利地完成了。

我從課堂上走下來,突然一種煩躁情緒困繞了我:那個孩子提的問題提得多好呀,我當時是不是應該讓孩子們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呢?就算當時不答,在引導學生讀到第五段「二十隻蜜蜂中有十七只完好無損、準確無誤回到蜂窩」時,我也應該重提這個問題,讓孩子們**呀。

為什麼我要說下課後自己去找答案或與同學討論呢?我這樣做是不是對的呢?我在課堂上沒有幫助這個孩子解決這個問題,是不是那個問題會困繞那個孩子一節課,讓她耽誤了對後面知識的學習呢。

課雖然結束了,可是留給我的思考依然沒有結束,對於老師意想不到的課堂生成,該怎樣妥善處理呢?

我在今後的生本教學過程中,我還要不斷地努力探索。

蟋蟀的住宅反思 林峰

蟋蟀的住宅 是 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寫的一篇觀察筆記。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用擬人的手法,具體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住宅的經過。對蟋蟀的吃苦耐勞和不肯隨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讚許的。學習這篇課文,在讓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並注意把這些方法運...

送給閨蜜的句子 送給閨蜜短句

寫給閨蜜的唯美句子 1.閨蜜我們要做乙個有深度的姑娘,有脾氣的女流氓,有教養的淑女。2.閨蜜就是坐在一起即使我說的前言不搭後語,你也懂,即使什麼也不說,也不會感到 尷尬。3.別以為不經常見面,感情就淡了。4.吵不散,罵不走的才叫閨蜜。5.親愛的閨蜜,你永遠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時候的樣子,因為只有你不在我...

上工作反思馬峰

2014 2015學年第一學期班主任工作反思 九年級 4 班馬峰 2015年1月 進入初三之後,當我發現學生並不是我想象中那樣踏實自覺 班裡的學習氣氛也不如我想象中的那樣濃厚 學習成績非但沒有長進反而退步時,心裡著實著急。一走進班裡臉上就沒了笑容,以往說問題都是鼓勵加希望,現在則成了說教加批判。潤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