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生物複習提綱

2023-01-05 19:27:05 字數 4815 閱讀 8625

七年級生物下冊複習要點精減版

第八章人的生殖和發育

5、卵子和精子結合的過程,叫做受精作用。由卵子和精子結合的細胞叫做受精卵。

6、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吸取氧氣和養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

7、人的生長發育從受精卵開始,直到個體發育成熟。

8、青春期的性發育包括***官的生長發育和第二性徵的發育。

11、細胞和細胞間質組**體的四種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

12、骨由硬脆的無機物(鈣鹽)和柔韌的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組成,既有硬度又有一定的彈性。

13、人體的消化系統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物質,呼吸系統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迴圈系統運送氧氣和養料、運送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泌尿系統排出代謝廢物和體內多餘的水。

第九章人的食物來自環境

15、在食物中一般都會有蛋白質、醣類、脂肪以及維生素、無機鹽、水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

蛋白質、醣類、脂肪既是人體的組成物質,又是體內供能物質。

16、醣類是人體進行運動、呼吸等生命活動的主要供能物質。

17、缺乏va,會患夜盲病;缺乏vb1,會患腳氣病;缺乏vc,會患壞血病;缺乏vd,會患佝僂病;含碘豐富的食物,預防地方性甲狀腺腫大,含鐵豐富的食物,預防缺鐵性貧血症。

18、牙齒是人體中最堅硬的器官,分為牙冠、牙頸和牙根三部分。

21、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組成。

22、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咀嚼和攪拌的過程是物理性消化。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過程是化學性消化。 23、唾液澱粉酶能促進澱粉分解成麥芽糖。

25、肝分泌的膽汗不含消化酶,卻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觸面積,有助於脂肪的消化(屬於物理性消化)。

26、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質逐步分解成氨基酸,澱粉逐步分成葡萄糖,脂肪逐步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7、小腸內表面有皺襞和絨毛,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等。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壁都很薄,都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28、胃能吸收部分水、無機鹽和酒精,大腸能夠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

30、一日三餐需要的熱量早餐約佔30%,午餐約佔40%,晚餐約佔30%。

第一節血液和血型

2、新鮮血液中加入少量檸檬酸鈉溶液可防止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後析出的液體叫血清。

3、血液是一種結締組織,血液由血細胞和血漿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漿約佔血液總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餘為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

4、紅細胞數量最多,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紅細胞中含有紅色的血紅蛋白。因此血液呈紅色。紅細胞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

5、當血液裡紅細胞的數量過少,或者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過少,人就會出現貪血。

7、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作用。血液凝固與血漿內的可溶性纖維蛋白原轉變為不溶性的纖維蛋白有關。血清與血漿的區別在於血清中不含有纖維蛋白原。

8、輸血時應該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在緊急情況下急救時沒有同型血時:o型血可以輸給各類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第二節血液迴圈

1、血管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動脈是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的血管,靜脈是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毛細血管是連線小動脈和小靜脈的血管。

血管內的的血液流動方向是: 動脈——→毛細血管——→靜脈

2、毛細血管特點:很細,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層細胞構成,血流速度最慢。數量多,分布廣。毛細血管是血液和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

3、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叫心率,動脈隨著心臟的收縮和舒張而搏動,叫動脈脈搏,正常人每分鐘脈搏的次數與心跳的次數一樣。

4、血液迴圈分體迴圈和肺迴圈。當血液中含氧較多時,血液呈鮮紅色,叫動脈血;當血液含氧較少時,血液呈暗紅色,叫靜脈血。 從左心室射出的動脈血,經過體迴圈,就變成了靜脈血。

從右心室射出的靜脈血經過肺迴圈,變成了動脈血。

6、血液對動脈管壁的側壓力叫血壓。如果乙個人的血壓經常超過18.7/12kpa,則為高血壓。

第三節人體和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

1、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功能:不斷地從空氣中吸收氧氣,排出體內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

2、鼻腔內有鼻毛和黏膜。鼻腔對空氣具有溫暖、濕潤、清潔作用,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衛生。

3、咽既是空氣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喉僅是空氣的通道。

5、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肺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每個肺泡外面都纏繞著許多毛細血管,有利於肺泡和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

6、呼吸運動是指人體胸廓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的運動,包括吸氣過程和呼氣過程,呼吸運動主要與肋間肌和膈肌的運動狀態有關。

7、人在平靜狀態下,肋間肌收縮時,肋骨向上向外運動,使胸廓的前後徑和左右徑都增大;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這樣胸廓的容積增大,肺也隨著擴張,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過程。

8、肋間肌舒張時,肋骨因重力的作用而下降,使胸廓的前後徑都縮小;同時膈肌舒張,膈頂部

回公升,使胸廓的上下徑縮小。這樣,胸廓的容積就縮小,肺也隨著回縮,肺內氣體通過呼吸道排出體外,完成呼氣過程。

9、肺活量是盡力吸氣後再盡力撥出的氣體量。肺活量反映肺在一次呼吸運動中最大的通氣能力。

第四節人體內的氣體交換

1、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泡裡的氣體交換和組織裡的氣體交換。

2、肺泡裡的氣體交換:吸入的肺泡裡的氣體,其中的氧氣可以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靜脈血就變為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而肺泡周圍毛細血管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則可以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通過呼氣排出體外。

3、組織裡的氣體交換時,當動脈血經組織細胞之間的毛細血管,血液中的氧氣便擴散到組織細胞裡,同時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則擴散到血液裡,使動脈血變為靜脈血。

第五節人體能量的供給

1、消化系統吸收的營養物質,通過迴圈系統運輸到全身各處。這些營養物質的一部分用於細胞的**與生長,轉變**體的組成物質;另一部分被暫時儲藏在人體內。

2、在細胞內,蛋白質、糖、脂肪等營養物質在氧氣的參與下被氧化分解,貯存的能量被釋放出來,用於維持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

3、人體產生的部分能量用於維持體溫,體溫是人體內部的溫度,可用體溫計來測量,測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窩、口腔、直腸三處。平均數值分別為36.8℃、37.

2℃和37.5℃。直腸的溫度最接近人體內部的溫度;人的體溫與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等有關。

第二節人體廢物的排出

1、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過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和腎小囊壁進入腎小囊內,形成腎小囊內液,即原尿。

2、形成原尿的過程,稱為腎小球的濾過作用。

3、原尿中含有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在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被重新吸收進入毛細血管,這個過程稱為腎小管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和部分無機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是尿液。 4、腎能夠在一定範圍內自動調節尿液的成分。

5、人體內廢物排出體外的方式分出排洩和排遺。

6、人體排洩的主要器官有腎、肺和**。尿液在腎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無機鹽和水。

二氧化碳通過肺排出體外,還帶走少量的水。**中的汗腺通過導管把汗液排到**表面,汗液主要成分是水、無機鹽和少量尿素。 7、人體排遺的器官主要是大腸和**。

第十二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1、人體是乙個統一的整體,是由於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作用。

2、激素是由人體的內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質,對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動起重要的調節作用。激素通過毛細血管吸收進入迴圈系統,作用於相應細胞、器官發揮調節作用。

3、人體的主要內分泌腺有垂體、甲狀腺、胸腺、腎上腺、胰島和性腺(**和卵巢)

4、甲狀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和代謝,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5、碘是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原料。食用碘鹽是預防缺碘的有效方法。

7、如果胎兒期甲狀腺激素不足,會引起呆小症,平時要食用一些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食物。成年人甲狀腺激素不足,患甲狀腺腫大(大脖子病或地方性甲狀腺腫)。

8、如果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引起甲亢。

9、胰島素是胰腺中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促進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也就是加速血糖的分解,促進血糖合成糖元。 11、胰島素分泌不足會患糖尿病。

12、人的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兩部分組成。

13、神經元由細胞體和突起構成。突起分為樹突和軸突兩種。

14、成年人的腦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幹等主要部分。

15、大腦皮層有語言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運動中樞等,是調節人體生命運動的最高端中樞。

16、小腦的主要功能是維持身體的平衡,使運動協調準確。

17、人一生下來就有的反應叫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一種後天性的反射。條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條件反射基礎之上。

18、人的眼球壁外層由角膜和鞏膜(白眼珠)組成,中層由虹膜(黑眼珠,中間的圓孔叫瞳孔可以調節進入眼內的光線)、睫狀體和脈絡膜組成,內層是視網膜,具有感光作用。

19、外界光線透過角膜,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經過晶狀體折射,到達視網膜,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視網膜上感覺細胞受光的刺激而產生興奮,興奮沿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形成視覺。

20、如果眼球的前後經過長或晶狀體凸度過大,使遠處來的光線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叫做近視眼,配戴凹透鏡加以矯正。

21、耳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

22、外界的聲波資訊由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經三塊聽小骨傳到內耳的耳蝸,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接受資訊,並沿著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將資訊傳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第十三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

23、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空氣中被氧化,進而形成硫酸和硝酸,隨著降雨落到地面,

ph<5.6的雨水叫做酸雨。

24、水汙染中,人類活動產生的汙染物包括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農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等。

25、生活垃圾一般分為三類:可**垃圾、不可**垃圾和危險有害垃圾。

關於人體的生物學常識你知道嗎?

七年級生物下冊複習提綱

第一章 人的由來 第一節 人的起源和發展 1 19世紀演化論建立者是 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2 現代類人猿有哪四種?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是 3 從猿類進化到人類的原因是 最早的古人類是 證據是她的 能進行行走。第二節 人的生殖 1 男女身體結構最主要的差別是 男性的主要 官是 能產生和分泌 ...

七年級下冊語文複習提綱

七年級下期末語文重點課文複習提綱 一現代文閱讀 姓名班別座號 閱讀 社戲 第7自然段,回答下列問題。1 這一天我不釣蝦,東西也少吃。只有我不開口 表現了 我 怎樣的心情?答 表現了 我 因沒看成社戲而難過 失落的心情。2 選段主要描寫的人物是双喜。大悟似的 與 大聲的說道 屬於神態描寫,分別表現了双...

七年級下冊地理複習提綱

七年級下冊地理複習提綱 人教版 我們生活的大洲 第一節自然環境 概況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乙個大洲 地理位置 大部分位於東 北半球,跨東 西 南 北四個半球。亞洲東臨太平洋 北臨北冰洋 南靠印度洋 西臨地中海和黑海。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公尺,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