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集觀經濟學 考試大綱

2023-01-07 03:48:04 字數 2354 閱讀 1133

一、課程基本資訊

二、課程考試目的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現代西方微觀經濟學和巨集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了解現代經濟學發展的最新動態,能夠聯絡實際運用所學理論和方法分析當前國際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為繼續學習其他經濟學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並為將來從事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或經濟管理實際工作提供必要的經濟學基礎知識和經濟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第十二章巨集觀經濟學的基本指標及其衡量考試所佔比重約為 10 %

考試內容:巨集觀經濟學的研究物件及研究方法;巨集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巨集觀經濟學的特點、考察巨集觀經濟的主要變數、核算國民收入的兩種方法、從兩部門、三部門到四部門的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gdp。

考試要求:了解巨集觀和微觀經濟學的區別聯絡;掌握基本概念;了解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掌握名義gdp和實際gdp的含義、計算。

(二)第十三章國民收入的決定:收入--支出模型考試所佔比重約為 15 %

考試內容:均衡與均衡產出;消費理論,凱恩斯關於消費的各種假說;乘數理論;收入決定與乘數。

考試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和計算;聯絡實際分析問題;掌握兩部門、三部門經濟中的國民收入決定及乘數的計算。

(三)第十四章國民收入的決定:is-lm模型考試所佔比重約為 15 %

考試內容:國民收入決定的is-lm模型:投資的決定、is曲線的數學與圖形推導、is曲線的移動、流動偏好與貨幣需求、lm曲線的推導、lm曲線的移動、is-lm分析;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總需求曲線的含義及推導、總供給曲線的含義、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的國民收入與**水平的決定、總需求與總供給變動對國民收入與**水平的影響。

考試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產品市場均衡和貨幣市場均衡的計算問題;能夠聯絡實際分析問題。

(四)第十五章國民收入的決定:總需求-總供給模型考試所佔比重約為 10 %

考試內容:總需求曲線,長期和短期在國民收入決定;古典總供給曲線,凱恩斯總供給曲線,常規總供給曲線;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對現實的解釋。

考試要求:掌握總需求曲線的推導,掌握總供給曲線的三種形式及政策含義。了解總供給-總需求曲線在長期和短期的變化。

(五)第十六章失業與通貨膨脹考試所佔比重約為 15 %

考試內容:菲利普斯曲線、奧肯定律、通貨膨脹的涵義、型別、成因、影響因素與治理;失業的涵義、型別、形成原因、經濟解釋及治理。

考試要求:全面掌握、重點掌握,既要了解相關理論,能夠結合實際分析問題。

(六)第十七章巨集觀經濟政策考試所佔比重約為 15 %

考試內容:經濟政策目標:需求管理、巨集觀經濟政策目標與政策工具;財政政策:

財政的構成與政策工具、自動穩定器與斟酌使用、功能財政與預算盈餘、財政政策效果分析、擠出效應;貨幣政策:存款創造與貨幣供給、貨幣政策與政策工具、貨幣政策效果分析、凱恩斯陷阱與貨幣政策的侷限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混合使用。

考試要求:理解並掌握巨集觀經濟政策的目標、工具、作用機理及其效應,能夠結合實際分析問題。

(七)第十八章開放經濟下的短期經濟模型考試所佔比重約為 5 %

考試內容:匯率和對外**;蒙代爾-弗萊明模型;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應用;南北關係的一種經濟分析。

考試要求:了解國際**理論、匯率、國際收支平衡的一般概念。

(八)第十九章經濟增長考試所佔比重約為 5 %

考試內容: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經濟增長的型別、方式及其決定因素;哈羅德-多馬增長模型;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內生增長理論;經濟週期與反危機理論。

考試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了解經濟增長理論的演進及其經濟增長決定因素的變化;了解哈羅德-多馬模型的均衡條件、了解內生增長理論及其政策含義;掌握經濟週期的含義和特徵,經濟危機的原因及走出危機的措施。

(九)第二十章巨集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考試所佔比重約為 5 %

考試內容:消費;投資;貨幣需求。

考試要求:了解巨集觀總需求的消費、投資、和貨幣需求理論等相關理論。

(十)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巨集觀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考試所佔比重約為 5 %

考試內容:新古典巨集觀經濟學的理論淵源及基本假設;新凱恩斯主義形成的理論背景和特徵;名義黏性;目前巨集觀經濟學的基本共識。

考試要求:了解相關理論淵源及基本假設;了解新古典巨集觀經濟學的經濟週期理論;了解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微觀經濟基礎,及總需求理論。

四、考試方式及時間

五、考試題型結構及分值分布

捲麵總分:100分。

第一部分:判斷題:15分。

第二部分:單項選擇題:20分。

第三部分:概念解釋題:20分。

第四部分:簡答題:15分。

第五部分:計算題:30分。

六、成績綜合評定辦法

本課程總評成績由平時考核成績與期末考核成績相結合進行綜合評定:

制訂人:

審定人:

制訂時間: 年月日

巨集觀經濟學考試

一 名詞解釋 1 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 國民生產總值 指一定時期內 一般1年 乙個國家或地區的國民經濟在以貨幣表現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的總和,是乙個國民概念。國內生產總值 指一定時期內 一般一年 乙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的總和,是乙個地域概念。2 菲利普斯曲...

巨集觀經濟學複習大綱

第十二章國民收入核算 國內生產總值 gdp 國民生產總值gnp gnp與gdp的比較 國內生產總值的特點 最終產品與中間產品 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 支出法收入法生產法 其他巨集觀經濟指標 gdp ndp ni pi dpi名義與實際gdp,gdp折算數 平減指數 ipd第十三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 均衡產...

巨集觀經濟學

巨集觀經濟學 複習提綱 第一講序論 巨集觀經濟學是對整個經濟行為的研究 它分析長期的經濟增長以及總產出的週期波動 失業率和通貨膨脹 貨幣供給和預算赤字 國際 和國際金融。與之相對應的是研究個別市場 及產出行為的微觀經濟學。所有的市場經濟需要面對的三個核心的巨集觀經濟問題是 1 產出和就業率為什麼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