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習中如何促進遷移

2023-01-08 11:30:03 字數 1507 閱讀 7254

鹽邊縣紅格鎮中心校張文芳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知識在於積累」等至理名言無一不說明我們的知識是靠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有人用鏈條形容數學知識,缺少某一環節,知識就會散架。的確,數學這一門學科的知識連貫性是非常強的,前後知識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強化基礎知識,鼓勵學生大膽說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盡量作到一題多解。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

無論是多麼刁鑽、古怪的數學題總是一步一步解出來的。如果沒有堅實的基礎,又怎能到達知識的頂峰呢?因此,要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的遷移,必須重視基礎。

每天學習的知識,不僅是為了完成當天的任務,更重要的是為新知識作好鋪墊。我們在說的過程中,不僅強化了基礎,還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如:

我在教學倍數關係的應用題時,要求學生說出解題的步驟,先找出「一倍量」和「幾倍量」,如果「一倍量」是已知的,就用「一倍量×倍數=幾倍量」;如果「一倍量」是未知的,就用「幾倍量÷倍數=一倍量」。這樣,不僅紮實了基礎,還為以後學習「分數應用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當天的知識要做到舉一反三,使之成為「有價值的數學」。因為「有價值的數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關係,對學生有吸引力、能使學生產生興趣、能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學生可以通過肢體結構學習對稱圖形;學習了「元、角、分」後,可以模仿進行市場買賣;學習了「百分數」後,可以針對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打折、「買100送30」等**活動讓學生決定採取哪種購物方式叫適合;我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後,讓學生自己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做哪些事要利用到求表面積的知識。

於是,學生們大膽討論起來了。有的說:「我姐姐要去讀高中了,我爸爸準備為她做乙個木箱,爸爸問我需要多少木料?

我當時不知道,現在我知道了該用多少木料了,那就是求木箱上下、前後、左右六個面的面積。」又有學生說:「媽媽準備縫乙個電視罩,不知道該買多少公尺布。

現在我會根據電視機的尺寸算出五個面的面積總和,知道該買多少公尺布了。」通過學生們的討論,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所有長方體都要求六個面的面積,要根據實際情況,有的是求六個面的面積,有的是求五個面的面積,有的是求四個面的面積。

這樣的討論,不僅鞏固了舊知識,又促進了知識的拓展。

第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老師做嚮導、做路標。正如有人說,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自學的人。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量急劇增加。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人類近100年掌握的科學知識佔有史以來積累的科學知識總量的90%。人類的知識在19世紀是每50年增長1倍,20世紀是每10年增長1倍,而最近10年則是大約每3年增長1倍。面對如此多的知識,包括源源不斷出現的新知識,老師不可能學完,也不可能教完。

只有引導學生去學習、探索、發現新知識,這樣,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才不至於被淘汰出局。在新知的探索中,培養學生好問的習慣,陶行之先生曾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

」因此,再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時,有學生通過自學提問:

梯形的面積等於學知識的連貫性比較強,學生在自學新知識的時候肯定要運用到舊知識。在自學的過程中逐漸體會新舊知識的遷移。當然,在自學過程中,學生發問時必然出現困惑,困惑就需要點撥,我們老師就起嚮導、路標、橋梁的作用。

促進學習遷移的方法

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所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發生在先前學習與後繼學習之間,這兩種學習可以涉及眾多方面,兩種學習的影響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學習遷移的現象廣泛存在於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如,學會了騎自行車,會有助於學駕電單車,這是動作技能的遷移 加法的學習會影響乘法的學習,而學習乘法之...

如何挖掘情感因素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

摘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數學教學中的情感因素,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課堂上 新知是一種快樂的精神享受。我們要充分認識和發揮情感因素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運用和挖掘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和樂於上進的學科情感,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和諧健康的發展。關鍵詞情感因素 教學藝術 數...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促進學生的正遷移學習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正遷移 遷移是指一種學習 已經獲得的知識 技能 對於另一種學習 新知識 新技能 的影響。這種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對新的學習產生有利影響的遷移稱為正遷移 相反,對新的學習產生不利影響的遷移稱為負遷移。進入初中,學生雖然是初次接觸物理知識,但小學的自然知識與初中的物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