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溶解單元

2023-01-14 07:45:05 字數 4904 閱讀 5234

本學期總第8課時授課日期:10月11日

課題:1.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通過實驗、觀察和比較,知道一些物質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質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過濾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實驗能夠對食鹽、沙、麵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和不溶解的現象進行

描述,能正確規範地進行過濾實驗的操作,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引導猜測——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研究溶解與不溶解現象的樂趣,激發深入**溶解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觀察、比較、描述食鹽、沙和麵粉三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與不溶解。

教學難點:①比較食鹽、沙、麵粉在水中的變化有哪些異同。②過濾實驗的規範操作。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①配置好的糖水和鹽水。②燒杯及半杯清水、食鹽、沙子、玻璃棒、麵粉。③過濾裝置(方座支架、大燒杯、漏斗、濾紙、玻璃棒、小燒杯)。

分組準備:①大燒杯2個、食鹽、淘洗乾淨的沙子(用紙包好)玻璃棒1根 ②方座支架(調好高度)、大燒杯1個、漏斗1個、濾紙1張、玻璃棒1根、小燒杯1個③實驗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

希望同學們在課堂上能充滿熱情,積極的回答問題,能做到嗎?

二、新課匯入——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出示兩杯透明液體,糖水和鹽水,問:你們猜它們會是什麼?

(是兩杯清水),誰願意來嚐嚐,大家放心絕對安全衛生。(兩位同學上台品嚐,並說說它們的特點和不同)。學生上台品嚐並說說感受:

(一杯水甜,一杯水鹹。)

水怎麼變甜和鹹了呢?為什麼會這樣呢?請學生猜猜理由。

(裡面放了鹽和糖。)那為什麼看不見「鹽」 和 「糖」呢?學生暢所欲言:

化了,溶解了,鹽和糖在水中化了,也就是鹽和糖在水中溶解了。幻燈打出:「溶解」 同時板書:

溶解,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關於「溶解」的科學知識好嗎?(強調是「溶」而非「熔」,突出與水有關)幻燈打出課題:水能「溶解」一些物質嗎?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抓緊時間回到學習上來,集中精力學習;而是為下乙個環節溶解食鹽和沙子做好知識的鋪墊和環節的過度。

三、自主**——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剛才我們都說是食鹽溶解了,那你們想知道食鹽是怎樣溶解的嗎?誰來猜測一下?

學生猜測還是讓我們用實驗來證明吧!

投影:活動名稱及實驗器材,引導學生說說名稱及作用。

投影:實驗步驟:

①用肉眼觀察食鹽和沙子,描述它們的特點。

②把食鹽和沙子分別放入兩個裝水的燒杯裡,不攪拌,觀察比較。

③稍過一會兒用玻璃棒輕輕攪拌,觀察它們的變化。

投影:實驗注意事項,引導強調實驗注意事項。

投影:思考題:

思考:哪些現象使我們判斷食鹽在水中溶解了?哪些現象使我們判斷沙在水中沒有溶解?

幻燈打出:活動一實驗記錄表學生小組實驗、觀察、比較並記錄。強調實驗注意事項,巡視指導。

學生匯報觀察到的現象。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是怎樣的?(食鹽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沒有溶解。

)(學生邊匯報,教師邊點滑鼠——逐步呈現答案。)大家說說看什麼是溶解?學生歸納

小結:什麼是溶解? 幻燈打出:溶解的概念:像食鹽這樣在水中能化成肉眼看不見的極小極小的微粒並均勻持久地分布在水中的現象叫做溶解。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採用了發現問題—猜測結果---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教學模式,符合科學課的教學方法。在本環節中,學生們要運用觀察和比較的方法去發現食鹽、沙子和麵粉在水中的狀態有什麼不同。

從而,初步認識什麼是溶解。

四、深入**——教師演示,猜測分析。通過剛才的觀察和比較,同學們知道了像食鹽這樣放在水裡經過攪拌看不見了,就是溶解。像沙在水裡經過攪拌還能看見顆粒就是沒有溶解。

那麼麵粉在水裡又會怎樣呢?猜猜看。學生猜測、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分析。演示實驗:取一小匙麵粉,放入乙個盛水的燒杯裡,靜靜觀察一會兒,看看麵粉在水中的變化,然後再用筷子輕輕攪拌一會兒,觀察麵粉在水中的變化。

幻燈打出:活動二實驗記錄表學生口頭填表匯報答案。(學生邊匯報,教師邊點滑鼠——逐步呈現答案。

)麵粉在水中的變化是怎樣的?是否產生沉澱?它是更接近食鹽還是更接近沙子呢?

學生討論(可能會有爭議)麵粉在水中溶解了嗎?你們有更好的辦法證明嗎?引出過濾實驗。

幻燈打出:過濾實驗裝置及器材名稱圖學生觀察實驗裝置圖,說說實驗器材名稱及各種器材的作用。

引導學生嘗試組裝實驗裝置——教師演示:濾紙摺疊方法學生組裝過濾實驗裝置,組裝完成後討論實驗注意事項。引導討論過濾實驗注意事項:

一貼二低三靠(幻燈打出:實驗注意事項)學生觀察,教師點選滑鼠教師演示:過濾實驗的規範操作。

學生實驗,教師個別指導——分成三類(分別過濾食鹽溶液、沙溶液和麵粉溶液)。幻燈打出:活動三實驗記錄表,引導學生邊實驗邊觀察邊記錄。

匯報交流實驗觀察到的結果。濾紙上留下了麵粉和沙的顆粒,食鹽卻沒有留下顆粒,流到了下面的杯子裡。(學生邊匯報,教師邊點滑鼠——逐步呈現答案。

)小結:幻燈打出:通過過濾的方法,我們知道在水中溶解的物質不會和水分離開來,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物質會和水分離開來。**錄象《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設計意圖:用過濾的方法,分別過濾食鹽、沙子和麵粉與水的混合物,讓學生通過過濾實驗發現只有食鹽無法從水中分離出來,而沙和麵粉都可以通過過濾的方法從水中分離出來,認識了物質在水中是否溶解的乙個新方法----過濾,加深了學生對溶解現象的進一步理解

五、隨堂作業——即時練習,加強鞏固

教師點選。學生口答。溶解判斷:教師出示一碗肉餅湯。學生判斷:食鹽、味精、香蔥、生粉是否溶解?

六、歸納整理,課外延伸。

幻燈打出:通過今天的實驗**,你們學到了什麼?學生匯報幻燈打出:水能溶解一些物質!(課外作業設計)回家調查一下,家裡的哪些東西會溶解在水裡?哪些不會溶解?

板書設計

1.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1.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教學反思

自我評價:在上這一堂實驗課之前,對學情進行了調查,把食鹽放進水裡會慢慢化掉,而把沙放進水裡卻不會化掉。就像有些學生聽說過「溶解」這乙個詞,但是不知道究竟什麼是溶解。

顯然學生對這一概念是有知識基礎的。本課主要是通過觀察、比較食鹽、沙麵粉在水中變化的不同,來發現了解溶解與不溶解的區別和特徵。通過實驗的操作,學生掌握的還比較可以,目標達成度比較高。

問題反思:上完了這一課,我感覺學生的觀察還有描述不夠深入,整堂課有點像走過場的味道。說明學生的觀察不夠細緻。

本課組織教學搞的不好,學生可能在這一學期第一次進實驗室,過於興奮,往往在我講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動手去弄桌上的器材。當時的我沒有發覺,只顧著自己去講解。課堂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活動,試驗課的組織教學比較難把握,需要花更多的心思。

對於學生實驗過程**現的操作錯誤,我沒有及時指出來,對培養學生規範的實驗操作不利。

教學重建:一堂實驗課下來了,我發現了自己在教學中自己講的太多,對學生扶得過多,學生自己**的內容過少。應充分尊重學生,多讓學生發言,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教學中還應注意對學生的實驗常規的訓練,這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基石。

2023年10月11日

本學期第09 課時教學時間: 10月 13 日

課題:2.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離出來。

過程與方法:

觀察和描述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並想象食鹽的溶解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實驗中細緻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描述食鹽、麵粉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徵。

【教學難點】比較食鹽、沙、麵粉在水裡的變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裝水燒杯4、筷子1、高錳酸鉀1、小藥勺、食鹽1、沙1、麵粉1。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故事激趣:一天,一匹小馬接受了媽媽交給的任務——把一麻袋食鹽送到河對岸。

小馬開心的出發了,河水很深,連它背上的麻袋都被淹沒了。等它過了河後,覺得身上輕了許多。小馬覺得非常奇怪,卻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你們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2.引導想象:說一說,食鹽可能是怎樣溶解到水中去的?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的前概念,通過講故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板書課題)

為了清晰地觀察到溶解現象,我們用一種有顏色的物質來做溶解實驗。

(二)**活動

活動一:科學觀察

1.出示並介紹高錳酸鉀,演示高錳酸鉀正確取放方法

注意:我們在取高錳酸鉀時不能直接用手去取,而是用小藥勺,盡量避免化學物品直接與我們的**接觸。

2.觀察、描述高錳酸鉀

①說一說用什麼方法觀察高錳酸鉀

②組內觀察、描述高錳酸鉀

注意:要用正確方法取高錳酸鉀

(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在實驗前觀察相關材料的習慣)

③猜測:把紫色的高錳酸鉀放入水中會是什麼樣的呢?

【設計意圖】:「猜測」對於科學實驗來說,是很重要的乙個環節,學生勇於猜測,敢於猜測,說明學生已開始為實驗做準備,他要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那麼接下來的實驗,他一定能夠認真做好每個環節的。

活動二:溶解實驗

1.出示記錄表,引出實驗提示

①思考:實驗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②強調:實驗方法及注意事項(課件出示)

第一步,用藥勺取3-4粒高錳酸鉀,輕輕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從燒杯側面仔細觀察高錳酸鉀剛進入水中的狀態及變化,做好記錄

第二步,用筷子輕輕攪拌1分鐘,觀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做好記錄。

第三步,繼續觀察水和高錳酸鉀混合物靜止時的變化,做好記錄。

2.分組實驗,認真填寫記錄表

3.交流觀察到的現象

①高錳酸鉀在進入水中前後有什麼變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嗎?

②學生完整的描述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描述攪拌前高錳酸鉀是如何逐漸分散到水中的,攪拌後高錳酸鉀和水有怎樣的變化,使學生初步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第九單元課題2《溶解度》導學案

第九單元課題2 溶解度導學案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從溶液形成的角度區分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2.通過演示實驗幫助學生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方法。3.了解晶體及晶體的形成過程,理解海水晒鹽的流程圖及其原理。4.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分析使學生理解固體溶解度的概念並會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課題2溶解度

一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 通過實驗 建立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的方法,了解結晶現象。2.能力目標 初步培養活動與 的一般程式 提出問題 建立假設 設計方案 畫出實驗簡圖 動手實驗 觀察記錄 分析現象 得出結論。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實驗條件的改變,讓學...

課題2 溶解度教案

第九單元溶液課題2 溶解度 一 教材分析 本課題分為飽和溶液和溶解度兩部分,以學生親身參與的 活動與 和 討論 為線索組織教學過程。學生雖然對於一般物質溶解後形成溶液的現象比較熟悉,但是從定量的角度去認識物質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種種狀態卻很少思考。上一課題從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課題將從定量的角度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