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DEA的我國商業銀行效率評價研究

2023-01-15 14:57:06 字數 874 閱讀 3304

作者:馬俊

**:《對外經貿》2023年第07期

[摘要]為探求國內商業銀行效率,利用資料報絡分析方法(dea)對我國14家商業銀行的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進行測度,研究發現:我國銀行業整體效率偏低,且波動較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規模效率整體上優於國有商業銀行。

[關鍵詞]商業銀行;dea模型;效率評價

[中圖分類號]f83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283(2012)07-0111-02

一、引言

現今我國商業銀行正處於金融體制全面調整時期,承受著來自市場風險以及外資銀行的衝擊。銀行產權結構不明確、資產配置能力和市場集中度不高等諸多因素導致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低於國外一些大型銀行。因此應對國內商業銀行進行評價分析,以效率指標大小作為評價標準。

影響銀行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經濟學意義上的技術效率是指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係,指在既定的投入下實現了產出最大化,或者在生產既定的產出時實現了投入最小化。而商業銀行的規模效率是指隨著銀行的業務規模、人員數量、機構網點、金融產品的擴大和增多而發生的單位運營成本下降、單位收益上公升的現象,它反映了商業銀行經營規模與其執行成本、經營收益的變動關係。

銀行效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單要素指標或建立多指標綜合評價體系進行分析;另一種是前沿效率分析法。其中單要素與多指標評價方法採用某種單一的要素或者構建多個指標體系來進行綜合評價。

一般的指標有經營效率指標,包括資產收益率、利潤收入率以及平均利潤等;前沿效率分析法分為引數法和非引數法。引數方法確定被考察銀行具體的生產函式形式,並考慮了隨機誤差。非引數方法在對銀行效率進行計算時沒有限定效率前沿的形狀,不要求對基本的生產函式做出明確的定義。

非引數方法主要是指資料報絡分析(簡稱dea)和自由排列包(簡稱fdh)。本文擬用dea方法來研究商業銀行的技術和規模效率。

基於DEA方法的我國商業銀行效率研究

摘要 近20年來,對商業銀行業效率的研究成為國際金融界和各監管當局研究的重點。商業銀行的本質是企業,其追求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或使收益最大化。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在逐年增加的同時銀行業的改革也取得眾多突破,但與國際先進同業相比我國的商業銀行在各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本文運用dea方法對我國...

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現狀

我國在1995年頒布的 商業銀行法 中確立了嚴格的分業經營原則。分業經營本意是在商業銀行和 公司之間立起一道金融 防火牆 防止風險的跨業傳染,從而降低系統性風險。但從1998年以來我國金融執行狀況來看,我國的分業經營制度,把商業銀行 投資銀行 業 保險業的業務範圍分別限制在乙個狹窄的範圍內,在效益普...

我國商業銀行的挑戰與對策

從1987年開始,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加快,我國銀行先後湧現交通 中信 招商 廣發等銀行,這些銀行採用與四大國有銀行不同的經營管理機制。隨著省份以及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需要,從1988年的北京銀行開始,各地不斷湧現出以城市命名的商業銀行,以及農村信用合作社等,例如南京銀行 大連銀行 成都銀行 成都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