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方案

2023-01-18 13:18:02 字數 5189 閱讀 4057

經典誦讀與師生語文素養提公升的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一)課題的提出

當前中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普遍不高,解決這一問題,除了進一步深化語文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充套件學生的閱讀量。只有學生廣讀博覽,有了豐富的海量的語言儲備,語文素養的提高才有寬厚的基礎。我們把漢語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積累下的最優美、最經典的詩文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在心靈最純粹、吸納力最強的年齡段,把經典美文誦讀得滾瓜爛熟,融化到自己的精神生命裡,這種學習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益。

通過對經典美文反覆的強化誦讀,乙個人可以養成良好的語感和閱讀理解能力,可以為寫作積累用之不竭的語言材料。厚積而薄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兒時的積累慢慢就轉化成伴隨乙個人終身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教學要使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型,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160篇(段)首,並在大綱後面附有70首古詩詞推薦篇目。這些內容的提出,都說明引導學生大量誦讀經典是實現「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

由此可見,開展誦讀古詩文的研究,適應時代和師生的發展要求,很有研究的價值。

(二)本課題省內、外研究現狀

誦讀中華傳統經典,在我國的教育界日趨如火如荼。既有2023年啟動的「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遍及29個省市的100萬孩子,受其影響的成年人超過500萬人,也有台灣地區的「讀經」和東南亞地區、北美華人地區的「讀經」活動。同時,關於經典誦讀的實踐與課題研究風起雲湧:

在經典誦讀與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發展上,有山東省的「小學語文閱讀中外經典,享受讀書樂趣」、南昌市的「『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研究」、重慶市的「誦讀傳統經典,促進小學生品德養成研究「等;涉及學生智力因素的有華東師大的「兒童誦讀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與潛能開發研究」、浙江省的「誦讀教學與學生認知能力培養研究」、丹東市的「經典誦讀與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研究」等;在經典誦讀與學生綜合發展上,有廣東省的「開設經典古籍課程,弘揚傳統文化精神研究」、萊西市「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提高學生人文素養」、乳山市的「開展經典誦讀,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研究」等。

二、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一)課題研究內容:《經典誦讀與師生語文素養提公升的研究》這一研究課題主要是教師指導學生誦讀經典,一邊誦讀,一邊感悟,不求甚解,以倡導學習、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發展學生語言;提高教師解讀領悟文字的能力,提公升教師人文素養。

1、探索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經典誦讀興趣的方式方法;

2、探索豐富學生經典詩文積累的途徑,提高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經典誦讀與練筆相結合,以讀促寫,培養師生閱讀能力,提高寫作水平;

4、研究如何把傳統經典誦讀與語文課堂教學相融合;

5、研究並形成一種學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師生發展評價策略。

(二)課題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經典:指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的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久經歷史考驗的具有普遍心性修養意義的人文典籍,是人類智慧型的結晶,是開啟人類智慧型的工具。

誦讀:通讀與精讀相結合,既側重在讀準字音、理解詞語、讀通句子的基礎上,掌握句讀、語氣、停頓,又側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上;美讀與品讀相結合。既讀出節奏、讀出情感,又能品味語言的音韻美、品味語言的意境美。

讓文學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脈脈地滋潤學生的心田。

誦讀經典:是根據受教育者的年齡和心理特徵,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推薦的背誦篇目,結合我校的學情師情,按一定系列組織、指導小學生朗讀、背誦的一種語文活動形式。

提公升人文素養,即人文教育是將人類優秀是文化成果,將人文科學通過知識傳授、環境薰陶,使之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格。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

1、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以經典詩文陶冶兒童高雅情趣。

2、開設經典誦讀課堂 ,提高學生人文素養。通過經典誦讀課堂,引領學生走進經典美文天地,領略古詩文的魅力,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提公升自己的審美和創造能力的達到學用結合的目的。

3、拓展誦讀範圍,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開發兒童智力潛能,培養兒童記憶,讓兒童在一生記憶力最佳年齡時,通過輕鬆愉快的誦讀活動,吸取有價值的經典詩文,使兒童識記和掌握終生受益的精髓,積澱學生的語文功底,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

4、開展經典誦讀系列活動,發展學生語言,促進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高。探索出在大量接觸經典古詩文的過程中,通過讀、背、表演等方式,在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鍛鍊學生的思維、創新、想象等能力的閱讀途徑和策略,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公升。

5、通過誦讀經典,營造和諧的人文的校園文化,形成誦讀經典的校本課程體系。

6、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公升教師人文素養,提高教師解讀領悟文字的能力,提高語文教學創新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總目標:

1、通過課題的研究、實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培養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傳統經典誦讀的興趣,學生能有個性地朗讀優秀的傳統經典文章或詩詞,背誦一定量的經典詩文,積累一定的人文底蘊。

2、通過課題的研究、實踐,尋求中華傳統經典詩文誦讀教學的方法,總結出行之有效的中華傳統經典誦讀教學策略。

3、研究如何把學習傳統經典和語文課堂教學相融合,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提公升師生的語文素養,深入推進小學語文課程改革。

4、營造優秀文化氛圍,努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具體目標:

教師目標:要求教師讀好四類書:讀經典名著,增文化底蘊;讀理論專著,強教學實踐;讀兒童文學,悟童心童真;讀報刊雜誌,跟時代步伐。

對其中的教育類書,教師要做到「三個一」。即每位教師每學年要撰寫一本讀書筆記、一篇心得體會、發表一篇教學**。語文教師背誦經典詩文20首以上(包括背誦所任年級新課標推薦背誦的古詩文 ,要求學生會背的教師首先要背會。

)用讀書夯實文化底蘊,用讀書提公升語文素養,用讀書提公升生命的境界。

各年級學生目標:

第一學段(1—2年級)

1、通過遊戲化、故事化的誦讀,習得道德修養與規範:孝父母、敬師長、勤勞動。

2、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3、背誦新課標推薦古詩文 ,可選讀《**規》、《三字經》等傳統蒙學讀物精華。

4、蒐集自己感興趣的歌謠、諺語等。

第二學段(3—4年級)

1、通過多種形式的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習得道德修養與規範:愛朋友、習禮儀、重學習。

2、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

3、背誦新課標推薦古詩文;

4、在教師指導下,參加經典系誦讀列活動來展示學習的成果。

第三學段(5—6年級)

1、通過多種形式的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習得道德修養與規範:守誠信、行節儉、強自信。

2、背誦新課標推薦古詩文,全文誦讀《論語》,可以選誦《孟子》、《大學》、《老子》等經典章句50則(段),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中較自覺地踐行。

3、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4、積極參加班級、學校開展的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

4.開展經常性的教師讀書寫作研討活動,開辦「教師講堂」,提公升教師語文素養。

五、課題研究步驟

1.第一階段:(2023年9月—2023年12月 )課題啟動階段

(1)、課題的提出。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人員分工和工作職責,各成員確定各自的研究側重點。

(2)、撰寫並修改完善本課題研究方案,形成正式研究方案,開題實施研究。

(3)、學習研究計畫和相關材料,明確本課題研究的內容,形成深厚的研究氛圍。,(4)、蒐集整理關於經典古詩文誦讀的講座,明確經典誦讀對於提公升師生語文素養的意義。

(5)、加強學校圖書室和閱覽室建設,添置圖書報刊,建設班級圖書角、寢室圖書角、閱報欄等。

2.第二階段:(2023年1月—2023年12月)實驗研究階段

開展實驗,深入研討,不斷總結,撰寫**。

具體措施

(1)、每天進行20分鐘的經典晨讀,每天將誦讀內容抄在小黑板上,由每週的誦讀班長帶領大家誦讀。

(2)、利用宣傳櫥窗、黑板報、校園廣播站、校園網等載體,對廣大師生進行教育薰陶,形成「人人讀經典,處處見經典」的誦讀環境。教室環境也要求體現班級特色,每個班級都要開闢有詩園,內容以古詩書法展、讀後感、學生積累的詩詞等展示學生閱讀古詩文的活動成果。

(3)、經典誦讀詩文選擇範圍:新課標規定的學段學生必讀、必背篇目以及 《**規》《三字經》《千字文》《增廣賢文》等選誦的部分。

(4)、每學期開展一次詩文朗誦比賽。

(5)、經典誦讀與練筆相結合,以讀促寫,培養學生生閱讀能力,提高寫作

水平。(6)、 舉行課題研究展示課,**如何將傳統經典誦讀與語文課堂教學相融合,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7)、教師讀經典名著,舉行好書推介活動。

(8)、教師們從校情學情出發、根據課程標準合力選編適合學校自己的校本教材,增強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

(9)、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調查問卷、訪談等方法觀察收集學生在學校誦讀過程中語文素養變化的相關資料。

(10)、資料收集整理,形成課題階段性報告

第三階段:(2023年1月—2023年12月)全面推廣應用階段

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研究並形成一種學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師生發展評價策略和「誦讀」課堂教學模式,取得明顯成果。

(1)、開展「中華經典詩文誦讀」的一系列的誦讀擂台賽、書法比賽、演講比賽、作文競賽等活動,從各個角度訓練學生,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

(2)、教師舉辦讀書寫作交流、師生同台誦讀經典等活動,提公升教師的素質。

(3)、通過課題的研究、實踐,推廣中華傳統經典詩文誦讀教學的方法,總結出行之有效的中華傳統經典誦讀教學策略。

第四階段:(2023年1月——2023年4月)鞏固提高端段,

進一步健全體系,推廣應用取得成果。

第五階段:(2023年5月——2023年10月)總結階段:

(1)整理資料,全面總結經驗,形成結題報告 。

(2)做好課題結題準備工作。

(3)迎接上級驗收課題結題。

六、課題研究人員分工

(一)組織機構

組長:董瑞明

成員:王玉玲、趙娥、朱道琴、董瑞清、曹豔、何至江

課題分工:

1. 董瑞明負責課題方案、研究計畫的撰寫,課題的具體實施等。

2. 王玉玲負責課題組的組織、協調工作。董瑞清負責蒐集、整理材料工作。

3.趙娥、朱道琴、曹豔、何至江負責課堂實驗研究,寫**,寫案例等工作。

(二)課題組成員有關職責

課題組長職責:

課題組長是課題研究的策劃和組織者,是研究活動的主要責任者。負責每學期研究計畫的制定和撰寫總結。負責研究計畫的落實,特別要考慮操作落實到人。

做好課題的檢查、 抓好課題管理, 搞好課題成員的培訓,提高課題組成員的理論水平和研究水平。

課題研究方案

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培養研究的 方案唐河縣馬振撫鄉二初中語文教科研課題組 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當代中學生正處於經濟全球化 一體化,具有高科技 高效率 高競爭三大典型特徵的現代社會。人們對效率 競爭的追求既要求中學生具備較強的知識素質 身體素質,也要求他們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擁有從容對待人生的正常...

課題研究方案

王場小學校 小學課內外整合閱讀學習模式研究 以課文為主,課外材料為輔,構建並實踐 三我 閱讀學習模式。課題研究方案 年輕時讀書就像迎著朝陽走路。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乙個益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養心。我讀書我快樂!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 是葉聖陶先生閱讀教學思想的核心,自能讀...

課題研究方案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 課題研究方案 紀山中學黃定華 一 課題的提出背景 在新形勢下,新課程改革理念是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以培養學生的 創新精神 實踐能力 自主 合作學習 為核心,無疑是豐富的。在短短一堂歷史課上,如何最大程度體現這樣的理念,這就對歷史課堂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