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教案與反思

2023-01-30 22:21:05 字數 4570 閱讀 6066

白麗輝教學目標

1、 品詞析句,感悟走月亮的景美和情美。

2、 積累語句,背誦課文,體味小韻文的韻味。

3、 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習慣。

4、 培養孩子運用語言表達生活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整體感受文字。

師:上節課我們跟隨張老師一起美美的讀了讀《走月亮》,這節課我們再一次與作者和他的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一走月亮。

師:下面老師先來讀一遍課文,你們閉上眼睛靜靜聽,邊聽邊想:你聽到了什麼樣的畫面,帶給你什麼感受?

生暢所欲言談聽後感受。

二、品詞析句,把握文章情感。

師:好,下面帶著你的感受自己小聲的讀一遍課文,邊讀邊想,你最喜歡文章哪個地方?為什麼?可以用筆畫出來多讀幾遍,和小組裡的同學說一說。

a、 學生找出第二自然段「月兒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

1、師:為什麼喜歡這?帶給你什麼感覺?

生:覺得我的家鄉很好看,很美。

2、師:在生活中你覺得什麼能照亮?(手電筒、太陽、燈塔)那月光和這些光有什麼區別?

生:更柔和,更浪漫。

師:好,孩子,帶著你的體會讀一讀。

3、師:太柔和了,這月光一下把作者帶回了故鄉,月光照亮了遠處高高的點蒼山,近了,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更近了,也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同學們,還沒有完,你說這月光還會照亮哪些地方呢?

師:在月光照亮下的作者家鄉變得(更美麗,更寧靜)板書。

師:好,誰帶著你的體會讀一讀。

4、師:真美,這麼美的景色,我起頭一起背一背,看是不是記在了心裡。

設計意圖:本段通過「三讀一背」來指導學習,體會月光的特點,感受作者的家鄉美。讓孩子初步感知排比句的用法以及作者由遠及近的寫作手法。

b、學生找到文章第四自然段:

1、品讀「流著」

師:好,還有哪些景色你覺得很美,你很喜歡?生找到第二段。這一段裡你覺得哪的景色你最喜歡?

生:我喜歡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抱著乙個月亮!

師:嗯,真是,這香味怎麼還會流呢?

生:可能花瓣落到了水裡,水就有香味了,因為溪水在流,所以香味也就隨著溪水在流動。

2、品析「抱」,體味景中帶情,情寄予景的寫作手法。

師:太美了,這條細細的小溪裡有花香,有月光,還有什麼?

生:有水塘、還有月亮。(師板書:水塘抱月)

師:每個水塘裡還抱著乙個月亮,水塘多不多,月亮多不多,有幾個小水塘就有幾個月亮。多美的景啊,誰來讀一讀。

師:孩子,老師發現你讀「抱」字的時候特別有感情,這個抱字讓你感覺到什麼?「水塘抱月亮」讓你想到了誰?

(媽媽)作者看到小水塘和月亮也馬上想到了他的媽媽,想到了他和媽媽白天(在溪邊洗衣裳,坐小船)誰喜歡這,給我們讀讀,帶給你什麼感覺?(很美,很快樂)

師:孩子們,看來和媽媽在一起總是那麼快樂,你有和媽媽在一起特別快樂的事嗎?

3、指導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感悟文字。

師:可是剛剛我們說了,這篇課文是作者長大以後回憶他的媽媽時寫的,當時他已經十幾年沒有回過家鄉,十幾年沒有見過他的媽媽,孩子們,如果讓你一年不回家,見不到媽媽,你什麼感覺?腦子裡天天都在(想媽媽)。

那對於十多年沒有回過家沒有見過媽媽的作者來說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他心裡在想什麼呢?那你們再讀一讀這一段,你看看作者寫到這心裡還充滿了對家鄉,對媽媽的(思念、懷念)誰來帶著你的體會讀一讀。

師:讀得真好, 這小溪邊,小水塘裡,花瓣,紙船、其實都運載了媽媽對我的(愛)運載了我對媽媽的(思念)。

4、雖為散文,卻帶均有韻腳,指導學生讀出韻文的味道,便於背誦。

師:同學們,剛剛你們讀的時候,我在這一段裡還發現乙個小秘密,你們看這些字。你發現了什麼?

生:都帶韻母ang

師:每句話末尾的字讀起來感覺像讀一首詩歌,朗朗上口,很押韻,不僅寫的很美,還很好記。我們一起再讀一遍,把它記在心裡。

設計意圖:通過指導朗讀,初步感受和媽媽在一起的快樂,到後來感受到對家鄉、對母親的思念,令學生開啟文字,嫁接生活,讀出不同的感悟,由景美昇華至情深。

c、文章最後一部分指導學生自學

師:同學們,剛剛我們已經學習了如何品景、品情的方法,下面這一段請你自己來學習體味一下月光下的景,月光下的情,試著帶上自己的體會讀一讀,邊讀邊想畫面,看看你能不能背下來?

師:誰先來?波光粼粼,月光閃閃的溪岸,真美。誰還來讀。

師:你感受到什麼?生:特好看。

師:誰還想讀。

師:月亮媽媽牽著星星寶寶走啊走,你感覺到什麼?(媽媽的愛)

師:說的真好,誰能試著背一背(看大螢幕背誦)

生充分背誦。

師總結:嗯~~~~~~我聞得見媽媽的氣息,媽媽的氣息是什麼氣息呢?(家的氣息,溫暖的氣息,愛的氣息)

師:走月亮,我和阿媽走月亮,不僅走出了月光下的美景,還走出了月光下我和阿媽濃濃的愛。

設計意圖:通過設定不同段落的學習、品析、朗讀的目標,做到講解詳略得當,每一段的品味都帶有明確的目標,學生學習起來更高效,更紮實。

三、拓展、寫作訓練

師:這篇文章讀起來字字皆美,這麼美的一篇文章還被入選了「全球經典美文之一」,有記者採訪吳然,問他是否還記得當初怎麼寫出這篇文章的呢?

吳然:把小時候與媽媽一起月下散步的情景一口氣寫在了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

師:看來我們不光要留心生活,熱愛生活,還要養成好的寫作習慣。

師:下面還有一點時間,我們先來說一說你和媽媽在一起感覺最溫暖,最快樂,最難忘的事,然後寫一小段在小本本上。

師:課下作業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摘抄在小本本上,收集一些描寫月亮的古詩。

設計意圖:通過真實的採訪將作者的寫作動機呈現出來,並用寫作大家的好習慣影響孩子們,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和能力。

課後反思:

今天我所教授的是《走月亮》的第二課時,我確定的第二課時的目標為:

1、 品詞析句,感悟走月亮的景美和情美。

2、 積累語句,背誦課文,體味小韻文的韻味。

3、 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習慣。

4、 培養孩子運用語言表達生活的能力。

為什麼要先談目標的確立,因為這節課的備課過程是一次非常漫長的過程,是不斷在磨練自己的過程,因為才從低年級帶上來,對中年級的教學重點不夠明確,感覺非常吃力,而這一次的備課徹底幫我明晰了中年級閱讀教學的環節。而談到環節就不得不說每個環節的目標,非常感謝在這次磨課的過程中楊主任和邵老師幫我逐步確立目標,讓我意識到教學目標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前總覺得第二課時只要把最精彩的部分上下來就可以了,想哪齣上哪齣,結果往往顧此失彼。

這次有了具體的目標,自我感覺更容易把握課堂節奏,把握教學的環節過程,在目標的指導下方方面面培養學生學習語文能力,感覺這樣的語文課更紮實。

本課的優點:

1、回顧本課在我落實目標的情況較好。

2、《走月亮》的文字離學生生活很遠,散文的形式更容易讓**欣賞,而孩子會感覺缺乏興趣,所以我注意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將學生的生活與文字鏈結在一起,從而幫他們更好的學習本課。如:平時什麼可以「照亮」?

你和媽媽在一起有什麼快樂的事?你如果離開媽媽很多年,你的心情怎樣?

3、本課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將學習的方法教給孩子們,讓他們不是為了學而學,而是帶著興趣和方法樂學。此外,我還將課下需要完成的背誦放在了課上完成,這樣既提高了他們背誦的熱情還達到良好的效果,從而又減輕學生、家長和老師的負擔,一舉多得。

4、在本課我還注意培養孩子們的寫作習慣,通過記者和吳然的對話引發學生感悟生活、記錄生活的興趣,並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本課教學的不足之處:

1、 每一次在講課前我都習慣將文字解讀做到完美,這好也不好。因為把文字讀的太「厚」,所以更容易講給**接受,孩子們就有些難以理解,因為我站的高度太高,離學生就有點遠。每次我的感情都很豐沛,但學生卻很難達到,這是我今後教學需要注意的地方。

2、 有時候還是會太以自我為中心,沒有珍視孩子們的獨特感受,比如本節課中孩子們感覺「抱」就像他抱著寶寶一樣,我卻總想讓他們說出我的答案,忽略孩子們的想法。不過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在努力改變我的學生觀。看來做得還是不夠,今後還是要繼續努力。

3、 雖然本課注重了培養學生寫作習慣,但是這個寫作題目有些過高,題目範圍太大,學生很容易被嚇住,所以在細節的處理上我還做的不夠好。

4、 我個人的想法,如果本課可以設定成三課時,在第三課時集中處理詞語、句子的仿寫和應用,生字的積累,我想教學效果會更好。

ps:又經歷了一次「磨」課,這次磨課心裡有多麼的「噁心」,身體有多麼的疲憊,收穫就有多麼甘甜,這絕對是成正比的!

乙個月的時間,走月亮三個字帶給我太多感觸,一提到走月亮,頭腦馬上就會襲來上成千上萬的詞語。覺得哪句都有理,哪句都有用,到底該怎麼講,真心沒有譜。所以每談「月亮」必色變,但我心裡明白,色變是因為我有太多的困惑,比如:

中年級的課堂流程是什麼?中年級孩子需要掌握什麼能力?經典散文講解哪該詳哪該略?

這些問題都讓我大傷腦筋,但正因為有這些困惑才會不斷的推動我思考,也正因為我不斷的思考,吸納、琢磨老師們的指導意見,所以在一次次的磨礪中我才能逐步明晰中年級閱讀教學的脈絡,漸漸地使我恍然有種「撥開雲霧見月明」的感覺。

直到活動結束那一刻,雖拖著疲憊的身體,但捧著一顆活過來的心,靜靜地告訴自己:又邁了一道坎!乙個人可以不聰明,可以沒天分,但絕不可以找藉口,絕不能逃避。人,還是需要有點韌勁的!

回顧這乙個多月的煎熬,我並不孤單,我知道有很多的老師和朋友陪著我一起煎熬,感謝大家對我的幫助和支援。在你們的陪伴下,我知道,我又成長了,這 「傷筋動骨」的成長和改變,幾經掙扎的內心和心理變化,雖然很苦,但卻很值。

因為——

成長,真的是自己的事!

走月亮教案

課題 走月亮 科目 語文 提供者 教學物件 三年級學生單位 課時 2 一 教學內容分析 走月亮 出自三年級上冊30頁,學習本文,要正確認讀本課的四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感悟文中溫馨 快樂 幸福的親情。二 教學目標 1 技能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

走月亮反思

走月亮 是第二單元裡一篇語句優美 意韻悠長的散文。讀著這篇文章,使人不由自主地走進一幅如詩 如夢 如世外田園的畫卷中 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媽牽著 我 的小手,走啊走,走過村頭,走過大道和小路,走過小溪和水塘,走過溪岸和拱橋,走過果園和菜地 山之高,村之靜,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蟲鳴 鳥飛 溪流 ...

月亮的心願教案與反思

月亮的心願 課堂實錄 一 課前交流 激發情趣 師 我早就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個個能說會唱,今天上課前和老師一塊唱首歌吧!師生齊唱 我的好媽媽 師 小朋友真能幹個個都會唱,相信待會上課會表現得更出色!二 引趣激qing 揭題疑題 課件出示乙個活潑可愛的月亮姐姐,向同學們 走 來 師 你們瞧!誰來了?生 ...